第五章 无处安放的段落(4)

(插播一则广告:本书记录我自己的成长和感悟,另有一本《妈妈是个大忽悠》记录孩子的成长与快乐,也在连载,敬请关注。)

(18)沉默的力量

有时候,沉默比雄辩更有力量。言多必失是原因之一;另外,说话太多容易变得浮躁。这也是我在滔滔不绝之后,总会突生厌倦的原因——厌倦喋喋不休的自己。

如果老了,上天要一一收回我们的各项功能,请他先把我讲话的功能收去吧。

(19)动.静

人生无非动和静:行走为动,坐卧为静;宦海沉浮为动,书斋徜徉为静;争名逐利为动,淡泊无为为静;入世为动,出世为静。

动和静,没有高下之分,好坏之分,对错之分。关键是要做到:动,要带上自己的心;静,要找到最舒服的姿势。

(20)白开水

日常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任是顶尖高手,手中有各种饮料配方,也很难把人生数十年,每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调出精彩味道。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有酒畅饮,有茶慢品,各种饮料的味道尝过、记牢。

然后,还是要习惯白开水的味道。

(21)两种水果

试吃了两种以前从未碰过的水果。一种是牛油果。不酸、不甜、不苦、不辣、不香,只有一股油腻腻的软,真象不加任何佐料的牛油。一种是人参果。淡而无味,还不如黄瓜。

酸甜苦辣各有其好处,唯有没有任何味道的水果,令人难以下咽。

人也一样。没有个性的人实在乏味。

人生也一样。乏味的人生实在难以卒读。

(22)回忆

我们唯一拥有的,只有回忆。即使是正在享用的美食,你说“真好吃”,那也是对刚刚过去的一瞬间的味蕾的回忆。即使你正在欣赏的美景,让你感叹的,也是留在脑海里的刹那之前的印象。所以,我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在创造回忆。

人生精彩与否,看你回忆的质量。回忆的质量又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回忆本身,一方面是对回忆的深入思考和加工。有一些悲惨的回忆,经过加工,成为人生佳酿;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时过境迁,却变为唏嘘和怅惘。端看你用了什么手段。

(23)同情

年岁渐长,同情心大打折扣。可能是阅历多了,幸与不幸都司空见惯;也可能是看清楚了,有些不幸是天灾人祸,的确值得同情;有些不幸却由性格缺陷造成,咎由自取。

对于前者,同情心仍在;对于后者,顶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心越变越硬,不仅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所以,不再抱怨,也不再自怨自艾。不记得上一次抱怨是什么时候了,五年前,八年前,还是十年前?看来,我是先对自己下狠心的。

(24)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看到一个qq签名:“没有绝对的善恶,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结合所见所闻,叹为至理名言。

如果总觉得周围人不怀好意,有两种可能:一部分恶意可能是真实的,有些人的确善于欺软怕硬;另一部分恶意,可能是臆想出来的,因为弱者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被害妄想症。

对真正的恶意,及时有力的反击,可以有效止恶。忍让只会让恶意步步升级。

“你的善良必须有些锋芒”,否则,善良即堕入懦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