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抓捕

金陵。

李瑜等人自应天知府衙门出来,便由薛蟠领路,一路往南边木匠坊而去。

木匠坊乃金陵十八坊之一,为前明时制作家具的木器作坊。

明朝洪武年间,朝廷自各地征调手工业匠人共计四万五千户,约二十万人,集中于金陵城南十八个作坊内,生产民用及军用的手工业产品。

诸如踹布坊、颜料坊、织锦坊、铁作坊、银作坊等,都在此十八坊中。

至刘汉当朝,金陵城十八坊也并未有什么变动,仍旧以手工业为主。

只是诸如许多服务业,如酒楼、客栈、勾栏瓦肆、船舶、车马租赁,也在此周围陆续兴起,使此间更为热闹。

李瑜等人来至木匠坊内,街两边商铺林林,多是售卖木质家具的店面。另杂有一二间酒馆饭店,卖茶水的棚子搭在街边。

巷子里人来人往,见了李瑜这一队锦衣官差,也都站到一边悄悄地观看,窃窃私议。

李瑜等人一直行至了薛家船行前,见这铺子倒是颇敞亮,门口两扇对开的大木门,上挂着一块牌匾,写的是“薛氏船行”四字。

自门外看,可见里面正有小厮招呼前来租用商船运送货物的顾客,倒显得颇热闹。

李瑜朝薛蟠道:“看样子,文龙家的生意倒是不小。仅此一处船行,如此多的客源,一日的营收恐怕已是不少,更遑论其他了。”duwo.org 比奇小说网

薛蟠道:“现下一想起诸多银子进了这些烂心贱奴的口袋里,我便恨的牙痒痒,这次定要叫他们好看!”

李瑜又问:“文龙可知此处还有别的出口没有?”

薛蟠想了想,道:“这家船行早年便有,外面是招呼客人的大铺面,后面是管事和杂役休息住宿的院子,另只有一个后门,便在这排铺子后面。”

李瑜转过头对苏久道:“逾明,烦你带两个弟兄去一趟,将后门守住,若有自后奔逃之人,尽量生擒,如有反抗不受缚者,格杀勿论,不可叫人走脱!”

苏久脸色一肃,道:“大哥放心!”

说罢,带着两名锦衣卫绕过街巷,到铺子后面蹲守去了。

李瑜对樊冀、张锐说道:“你等即刻率人入内,擒捕付氏兄弟,拿两个弟兄守住正门,一干杂役也不得走脱!”

樊冀等人听命,当即下令入内,率人冲出,鱼贯而入。

铺面内的顾客、小厮不防,见好几个锦衣军吏冲了进来,都惊吓住了。

樊冀皱眉怒目,呵斥不止,命他们蹲下,不许行动。

这些平头百姓哪经历过这样阵仗?在一众锦衣卫持刀的呵斥声中,都纷纷听话,蹲在原地不敢行动。

李瑜缓步入内,薛蟠则陪在一旁兴奋地看着。

因在前面不曾找到付氏兄弟,樊冀便领着人往后院而去,正碰上付刚出来看,便将他逮了个正着。

这付刚原本在屋内规劝兄弟付强,希望他不要与异族同流,却听前面铺子内有吵闹声,恐怕有人生事,便急着去看。

哪想到甫一出屋,刚迈步转出了院子,便见一锦衣大汉带了卫士前来。高呼一声正转身要跑,便被樊冀率人拿下。

付强听到外面兄长的叫喊声,暗觉不妙,便出门绕到后面,意欲从小门而跑。

哪想到苏久正在那里盯着,这付强刚打开门,还未来得及跑,便被苏久堵住。

如此前后进退两难,付强只得硬闯。苏久见他赤手空拳,也未起杀心,便要生擒他。

付强哪里是苏久的对手,两下便被打翻在地,哀叫连连。

苏久正要使锦衣卫拿住他,却见其自怀中抽出一把短刃,瘫坐在地与锦衣卫对峙。

付强见他们手上有刀,心知必然被擒,思索片刻,眼神一狠,狰狞着长啸一声,竟举刀自刎了。

苏久见状,不由愣住,哪想到此人竟然如此心狠,宁肯自尽也不受缚。

于是只得叫锦衣卫收殓尸身,抬到里面院子放好。

李瑜悠悠地迈进后院,见樊冀、苏久站在一处,身后张锐捆了一个四十岁的矮胖中年。

一旁倒着个瘦削的汉子,其颈脉被利刃划断,血流了一地。

那中年只对着他的尸身痛哭流涕,哀叫不止。

李瑜见状,皱眉问边上的薛蟠道:“文龙,此二人可是付刚、付强兄弟?”

薛蟠自随着李瑜进了院子,便看见那边倒着一人,脖颈处鲜血淋漓,仍在慢慢地往外渗血。

薛蟠自小锦衣玉食长大,连鸡都不曾杀过,如今见了这等景象,哪里不怕?

便连李瑜问他话也不曾耳闻,只捂着眼睛,双腿打颤。

李瑜转头见他如此,叫人拿白布将尸身遮盖住,只露出脸来,又叫薛蟠辨认。

薛蟠在李瑜安慰下,睁眼去看,见一旁一个痛哭的肥胖中年,正是管事付刚。

另一边地上的尸身已被白布遮盖,露出一个惨白的脸庞,正是付强。

于是哆哆嗦嗦地对李瑜说道:“正……正是他们兄弟,那个胖的……是哥哥付刚,死的……”

李瑜点点头,示意他不必再说。

转过头去,对樊冀说道:“樊冀,你且领两个弟兄将付刚押回应天府,等本官回去讯问。

将此店先封住,着人看管。前面的客人放了,小厮杂役不许出门,一并关在院里,待查清身份,再一一放过。”

樊冀领了命,便吩咐人去办了。

李瑜问苏久道:“逾明,这付强?”

苏久脸色一黑,道:“大哥,这人往后门跑,被我抓个正着,本把他打倒,正要拿他,不想他从怀中掏出一柄匕首,怪叫一声便自刎了……”

李瑜听后,叹道:“逆党抱必死之心,也怪不得逾明。所幸付刚落网,也算有所收获。”

说罢,又问薛蟠道:“文龙觉着如何,要不先使人送你回府?”

薛蟠此刻虽脸色煞白,却也恢复了精神,也没有初见死人的那般恐惧了。

况且在李瑜等锦衣卫身边,他才觉着无比安全,更兼未见李瑜审讯付刚,他心头也放不下。

于是便道:“无妨,还没见着伯璋审问那付刚,定要叫他把银子都吐出来才肯罢休!”

李瑜见他强撑着,笑道:“既如此,那便随我一道吧,晚些再送你回去。

这店铺里的账目都搜来查一查,看看他们贪墨了多少银两。”

说完,又命人去搜拿账目,回衙门交人核算。

薛蟠一听这话,也跟着冲进屋内搜寻。

在堂屋中找了一圈,因不识几个字,也找不到什么账本,只在付刚所用的桌案上看见一块翡翠芭蕉玉石,其下以一小块象牙作柄,小巧精美。

薛蟠也觉着奇特,拿在手中把玩了一会,略思索了一番,出得门外,递给李瑜道:“伯璋,你看这玉如何?”

李瑜见他伸手递来一块碧玉,接过一看,形为一叶芭蕉,小巧精致,可为挂坠,可为配饰。

李瑜道:“倒是一件宝贝,文龙从何处得来的?”

薛蟠道:“便在这付刚屋内得来,必是又拿了我家的宝贝,偷偷昧下!

只这一件便不只千两,也不知这么些年,究竟贪墨了多少银子!”

见李瑜将此玉退还,薛蟠笑道:“此玉便作谢礼,还请伯璋收下就是。”

李瑜道:“文龙也说此物堪值千两银子,如此贵重之物,我怎好收下?”

薛蟠摇头道:“区区千两银子,我还不甚在意。不过是个小玩意儿,贵在奇妙罕见,伯璋安心收下便是。”

李瑜想了想,此物按说不值千两之巨,只不过其样式独特罢了。

又因其芭蕉之形,想起来尚欠探春一件礼物,说要以一件宝贝来偿她赠衣之情。

此物小巧玲珑,可佩可戴,拿来赠给探春,再合适不过。

于是李瑜也不客气,笑着收下,道:“既如此,那便谢过文龙了。”

二人说话间,已有锦衣卫将店中账目搜集起来,只这一二年的,有十大本之多。

李瑜命人将账本带上,传令回应天府衙门。转身大袖一甩,便领着众人出了院子,望东北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