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培公献计龚黄响应

周培公自然激动不已,一天之中,从底层无人知道的小幕僚得见圣颜,还领了这么重要的差事,他跪地领旨谢恩。

回了将军府辞行,收拾好简单的行礼就匆匆的赶往平凉。

他不知道为何二阿哥这么肯定自己就有这个能耐劝降王辅臣。

但他自己却是对自己有信心,他的确胸有丘壑,有着自己的智慧和判断。

他却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现在这样的机会却是二阿哥给自己的。

索额图和明珠则对皇上的这个决定暗觉不妥,二阿哥毕竟那么小,他说的话哪能就这么算数,何况是大力的提拔一个汉人。

他们这些满族的上层官吏是十分看不起汉人的。

图海倒是个性情敦厚之人,没有满族老爷那种目中无人,对周培公倒是客客气气,他尊重有所有才之人。

一路疾行到了西北后,安顿好后周培公先是打听了现在的前线战争的局势,心中便分析这劝降王辅臣看似极难,实则却是可行之事。

王辅臣的反清走向吴三桂也是形势所逼,因他误杀了八旗将领莫洛,若是不反也必定会被朝廷惩罚。

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他不得不反。

他与吴三桂并非真正的同路之人。

想通这点后周培公请见图海。

图海见这周培公这么快就分析了形势,有了劝降的对策,自然礼遇待之。

让身边的副将将周培公请至中军大帐。

“周先生竟是已想出了对策?老夫还正焦头烂额呢。来,周先生请坐。”

“见过大学士,学生此番前来是有求于大学士。”

图海是领兵打仗的大将,却也是先帝御封的弘文院大学士。

周培公没有坐,而是长揖到底。

“是何事,周先生单说无妨。”图海上前扶起周培公。

“禀大学士,学生有两个同乡是王辅臣手下参将。学生可修书一封封蜡,可否请大学士派人想办法送入王辅臣军营。”

周培公直言不讳,说完就等着图海的指示。

“哦?竟有这等巧的事,是哪两人。”

图海听完,觉得若是真能帮助劝降,倒可以一试。

“禀大学士是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

“你可有把握?”

“有把握,这黄九畴、龚荣是从小与我一起长大的同乡,交情匪浅。若是能说通二人,有他们在王辅臣面前帮着劝劝,此事定成!”

周培公自然十分有把握,这两人可不止是同乡,他们的父辈更是同生共死的兄弟。

当年李自成攻破荆郢时,他父亲战死,母亲殉节。

黄九畴和龚荣的父亲同样身受重伤,不久也去世了。

他们同样是爱国之士的后辈,绝不会愿意和吴三桂这样先反明再反清的逆贼为伍。

“好,本官相信先生,我立刻着人去办。”图海应诺。

“多谢大学士。学生告退。”

周培公出来后抬头看看天,胸中豪情万丈,他就要立下功勋,终于可以给母亲以正名分了。

又想起这一切都是那个孩子带给自己的。

想起那个不凡的二阿哥,他对自己有着知遇之恩,况且才一岁就有如此的见识如此的魄力,以后也将会是个开创盛世的明君。

自己虽年纪已大,不能辅佐这位难得的贤明之君了。

倒是可以入他麾下,助他登顶。

也是从龙之功!

话说平凉城的甘肃布政使龚荣的府里。

“荣哥,你这么急唤我来所谓何事?”

黄九畴是个粗人,直来直去,二人从小的交情了不用那些客套的虚礼。

进了门就问道。

“坐,你先看看这个。”龚荣将手上的一封信递了过去。

黄九畴接了信,看了起来。刚坐下的屁股立马就弹了起来。

说话都结巴了:“荣哥,你这是,从哪得来。”

“是清军派了密探,偷偷交给我的。”

“是阿昌,培公来了?”

“嗯,他随着图海大军而来。”

“荣哥,这信中所提你怎么想?”

黄九畴问出了关键,看向龚荣。

龚荣沉着一张脸,递给黄九畴一只毛笔:

“你我二人将心中所想写于掌心,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好!”黄九畴点头。

二人落笔写罢,同时摊开掌心。

降。

两个掌心自然是同一个字。

黄九畴和龚荣都放声大笑起来,他们本就不愿做反清之人,何况他们的好兄弟周培公来做这招降特使。

龚荣立即提笔给周培公回了封信,以蜡丸裹住,让清军的密使带回去。

图海那边得了回信,立马传周培公。

“先生请看,这是龚荣二人的回信。”

周培公接了蜡丸,搓开蜡皮取出成团的信,展开看了起来。

待看完已经眉头舒展,将信呈给了图海。

“好,哈哈,先生好筹谋,龚荣、黄九畴二人十分支持降清,并愿意先行去试探王辅臣。”

图海看完信上内容,已是大悦。他虽是武将,却一直心怀怜悯。

王辅臣反叛,可城中数十万的百姓是无辜的,这也都是大清的子民,朝廷的赤子。

若是以武力收服王辅臣,即使最终战争胜利,可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徒增杀戮。

如今周培公的劝降计划已经除见成功,他自然高兴。

周培公亦是松了口气,虽然他对自己的两个发小很有信心,可是毕竟也是多年未见,不知二人是否愿意相信自己。

他现场给龚、黄二人回了信,交与图海查阅。

图海看罢点头,让密使尽快送去龚荣手中。

龚荣与黄九畴接了回信,看完之后知道朝廷的诚意,以及康熙皇帝的旨意,他们投降后,任然可得重用,委以官职,给与奖赏,对他们的过错既往不咎。

二人也就没了后顾之忧,培公不会害了他们。

龚、黄二人商议过后起身去了提督府,请见王辅臣。

试探一下王辅臣对降清是何等反应。

提督府里,王辅臣和儿子王吉贞正分析眼下的局势,听手下来报:

“布政使龚荣,参将黄九畴求见。”

“传。”王辅臣让儿子先站一边,一同听听这二人是何事。

龚荣和黄九畴进来行礼之后,各自坐下,他们跟王辅臣多年也是心腹之人。

几句寒暄之后,龚荣便进入正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