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低头

只要用对了人,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自然会有人帮你搞定一切。

而皇帝只需要搞定这些人就可以。

赵飞廉做的很好,姜子良自然是不用说,萧追月这种人依然觉得为赵飞廉付诸一生是明智之举。

韩重言虽然被敲打,被有意压制,但依旧在赵国老老实实,甚至韩家子弟乃是军部大佬们最信任的一辈新人!

赵飞廉用他的胸襟和手腕,确定了赵国的基本盘。

而赵丹,则是用仁和义,将赵国发展了起来。

否则,哪里会有那么多老臣在心君登基这么久之后,依然怀念鼓吹先君?

赵丹矜矜业业,对于臣子也是恩大于威,臣子爱她比敬他更多,只要有姜子良这个表率,尊敬根本不是问题。

而赵何,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

人君有雄心不是问题,怕的就是能力配不上他的野心。

在胸襟手腕都不足够的时候,先想的居然是卸磨杀驴!

要说打仗,赵氏的血脉里估计就没那玩意,背靠着几个帅才,兵法给了,经验也讲了,教出来的最好的也就是个勉强守成之辈。

真要打起来,那是没一个能够指望的上。

偏偏赵何本人没吃过亏,又分辨不出来。

在他看来,兵法也就是那么回事。

其实兵法根本很难付诸于口,更难付诸于文字。

这世间所有的兵法,都是在讲原理、讲方法。

甚至很多兵法,在粗略看来大同小异!

顶尖的兵法并不在于它的计谋有多强,而是带兵、安民、猜测人心。

所以,别看兵家轰轰烈烈一大堆子弟,能用的没几个。

为何?首先就是天赋和努力,看书谁都会,背书也不难,正儿八经能明白兵书精髓的,万中无一。

再有便是经验,这玩意就更难了,不打几场哪里来的经验?

再说,真要成为一个能扛大梁,哪怕只是带个两三万军队的将才,没有几十场大战的经验,想都别想。

但问题是,没人带着,自己就上战场,谁能保证能活过几十场大战?

军阵之上最是无情,人命就和草芥差不了多少,一个不小心,性命就没了。

但是要人带着,谁又愿意?不是直系血脉中的重点培养对象,谁愿意悉心教导?

一点点掰开了嚼烂了喂给你?军阵之上有那个时间么?

赵何倒还好,看看兵书,觉得没啥了不起的,哗啦啦地弄了一大批赵氏子孙就去学兵法。

还没上过战阵,纸上谈兵之言就觉得都是天才、将才、帅才。

完全不管不顾就要扶他们上位。

兵事跟儿戏差不多,也不看看,他倚重的那几位,在泰山演武军事场中的战绩如何。

就已经是被吊着打了,还沉浸在自己的认知里呢。

赵何那些秘密部队,可都是赵飞廉和赵丹给他们留下来的老底子。

其中不少都是赵飞廉那一辈的亲卫军的后代!

这些人大多都是姜子良亲自专门培养出来的,一代代下来,不说别的,光是身体素质和军阵上的能力,已经不是普通将士能够轻易理解的地步。

可是就这样的军士,给那些人作为底牌,还让秦国嬴氏子孙轻易翻盘,无论是指挥能力还是大局观,都是逊了不知多少去,更别提勇气。

皇族里头,赵氏是最怕死的,没有之一。

别看夜国是个烂摊子,人家可不在乎这些。

有能力的就上,金山银海随你造,但是在此之前,培养的过程那是血腥无比。

就是刺客的路子,学杀人,先要准备着被杀,多次任务下来没死,那好,还有下一步。

所以夜国的皇族,也许带兵不如何,但是单对单厮杀,怕是武洲之中难出其右。

鲁国不用讲,机关师不会兵法,那就不是一个好的机关师。所以,鲁国皇族,大小就是在血腥军阵之中熏陶而出,哪怕没上过阵,也是在远处观摩过许多次的。

秦国那是军阵皇族,人家就是靠这个成为霸主国的。

只有赵国,嗯,赵飞廉那一代开始,就喜欢享受,胆小怕死。

优点他没遗传给后代,缺点倒是被发扬光大了。

此次泰山演武,都没让主将亲自上阵,一半都输在勇气和血性,这种“将才”,当真是可笑如斯。

指望着他们接手军权,赵国迟早要完。

赵何你扶持自己人也行,好歹拿出利益来交换,更要注意分寸。

这位倒好,非但不想着拿出来,还整天想着怎么捞回去。

至于分寸,有分寸的皇帝能把自己弄成现在这个地步?!

所以,萧禄,抓住了最好的机会。

对于皇位,他不想。

赵氏对萧氏,那自然是有恩情的,萧氏在武洲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脱不开赵氏皇族。

更别提,他也不敢有如此野望,姜家那一位,与皇族的关系,也是人尽皆知。

虽然赵何这一代开始,姜子良退,赵何想着办法针对姜家,可是到底这位老公爷那是太祖的师兄,他们之间的感情谁人不知?

一旦起了这种心思,被那一位老公爷知道了,人间消失那是最好的下场。

萧禄只想着趁此机会让赵何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别再由着性子乱搞。

赵国前两任皇帝矜矜业业,群臣拼死拼活才恢复积累的元气力量,可禁不住他这么造下去。

本来他这个首辅就很累了,还得顾全大局,帮这个皇帝擦屁股,隔三差五来一次,谁也吃不消啊。

关键是,这皇帝一脑门子心思要从他们手里收权。

这让萧禄心里简直是比吞了狗屎还要难受无数倍。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姜家带头默认此事,想必多少家族等的就是这一天,萧禄这一招也是无奈之举。

她也不想把事态搞得太大,所以他只能亲自出手,他出手还容易控制,若是由着这帮人这么闹下去,可就真的不好收场。

但是赵何可不会明白他的心思,在赵何心里,萧禄已经是个隐忍的狼子野心之辈。

他曾听自己的老师讲过一个典故: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当初他就很羡慕如此的君主,他也想成为这样的君主,而此时,萧禄已成为了理所当然的臣子对象。

萧禄终究是不忍心看着赵何这么尴尬下去,躬了躬身:“陛下,大赵放眼武洲,强秦在侧,鲁不甘存,夜国依旧是不可忽视,所以众臣在陛下的麾下一心往前才是正道。”

其实他还有后面的话不好明说,一个人君,整天想着啃勒老臣之后,这人心一散,赵国岌岌可危。

别看此时赵国依旧是武洲霸主国之一,但是无论是底蕴和潜力可都是在秦国之下,鲁国那边给的压力也不小,赵何要再这么玩下去,一旦出点什么事,赵国这么大个摊子,瞬间崩盘可不是不可能。

但是在赵何看来,萧禄作为首辅,对他说出这番话就是以势压人了,对待君主,一点臣子忠敬之心都没了!

“萧爱卿所说倒是在理,当初老师也是告诫过朕,此时说来,那必然是朕的不是了?”

言语中,赵何的声音已是带上了阴恻恻的味道。

萧禄不念表情,一揖及地:“臣不敢,不过劝谏君主,乃是臣子本分。”

此时萧禄已是明白,金殿上的这一位光靠言语已是无法让他明白了,所以他更不能退,一退那里外不是人,萧家危矣。

眼见得金殿上不好收场,那些早早闹将起来的贵勋们又放大了声音。

净殿太监已是满头大汗,君前失仪本是大罪,维护君威那是他这个太监的本职,但现在,明显事态失控,最后要追究起来,贵勋们至少都有着陈年旧功可以防身,他这个家奴是只剩死路。

但偏偏,他根本不敢阻止。

吕家一位尚书都没能搞定的事情,他这个太监要冲在前头,不等着赵何这个皇帝事后清算,那些武勋直接将他打杀在场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

闹到如此地步,便不可能再善了!

赵何心中的恼怒无处发泄。

此时姜方舟在一边也终于是准备动了。

姜方舟所在的队列依旧是文臣,他走的根本不是武勋的路子,这个忠国公,并非实打实的军阵功勋,而是姜子良实在是赏无可赏,除非王爵,但是王爵姜子良绝不可能接受,一旦他去了,这就是给子孙招祸,所以干脆让姜方舟把这一份接了去,大不了两三代之后分家,皇帝总不至于太过忌惮。

这没想到,分家还没开始,赵何那是等不及了。

姜方舟对于此次的风波自然是心中有数,让那些人先跳出来就是看看各方的态度。

他没想到,萧禄能这么果断。

姜家和萧家,本就是各自有数,没办法走的太近,甚至还要出现点别苗头的趋势,要不然皇帝也不放心。

所以姜家和萧家的关系,一直不算好,但此次,必须同心协力了。

所以姜方舟站了出来:“臣恭请陛下,核实此次泰山演武之功,以安群臣报国之心。”

姜方舟一出来明刀明枪表露态度,那群臣之中,足有大半都开始跟着出列附议。

这一下,赵何那是不低头也不行了。

将双手握拳在宽袖之中捏得死死的,脸上面无表情,赵何一字一顿地说道:“朝议暂休,宰辅及各位尚书大人随朕去书房详谈。”

即便是死,赵何也绝不在当朝低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