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7 数据不会说谎

“斯蒂芬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天才。”记者评价道:“您现在有iPhone,还有APhone,您平常会用哪部手机呢?”

江华晃了晃定制款:“我当然用iPhone了,有好的不用,为什么要用它差的?”

“您认为APhone还有什么地方比不过iPhone的。”

“那可多了去了。”江华笑着说:“别的地方不说,你就看他这个充电接口吧,全世界独一家,与以往的老式手机也不同,用的跟安卓的又不同,这是他苹果公司独有的lighting接口,我让人测试过了,这臭不要脸的接口,充电速度不快,最重要的是还限制数据传输速率,但是苹果公司还把它当成卖点,你说是不是臭不要脸?”

记者心想,这话我能怎么接啊?你是大老板,说出这些话没有问题,我是媒体啊,我得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评述,这话我要是附和伱的,弄不好以后苹果公司还得找我打官司。

记者只能无奈的说:“不清楚,因为我们还没有拿到样机,所以并不清楚APhone的优缺点。”

“不是吧,你们媒体这么逊。”江华惊讶的说:“竟然到现在都没有一部实体机,这么着,你去传奇微电子研究所,他们那里的半导体研究组有不少APhone,正在进行拆检,APhone的所有具体数据和技术指标,他们那里都有。”

记者双眼一亮,还有这种好事啊,这要是再来一篇APhone手机测评的报告,那下一期杂志不得卖爆了。

“你放心去拿吧,到时候我给他们打个电话。”江华轻松的说:“其实你们可以把iPhone和APhone两个手机放在一起作比较,这样就会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

“谢谢江先生。”

“不客气。”江华笑着说道:“尽量用公平公正的态度来做对比,不要贬低我们国产手机就行。”

“那不可能,我做新闻的态度就是一是一、二是二,绝对的不偏不倚。”

江华对于这种话,只是笑了笑,没有争辩,只要是个人,都会有情感偏向的。

“江先生,我想请问一下,中信半导体接下来会有什么应对的动作吗?”

江华摇摇头:“我现在只是中性半导体的一个顾问而已,他们接下来有什么动作我并不知晓,但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一点,那就是今年中信肯定会推出一部新的手机,这是既定的战略,每年推出一部新配置的手机,未来可能还会创立子品牌,以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

“每年都会推出一部新的手机吗?”

江华点点头:“没办法,面对着这么庞大的一个市场,如果你不多点开花的话,市场就让别人给吃了,咱们种花家的市场竞争太激烈了。”

“您觉得我们国家以后的智能手机市场会非常庞大吗?”

“当然。”江华点点头:“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么说吧,以后你携带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出门儿了,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就无法离开智能手机。”

“那不是极度的依赖,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当然会有不好的影响,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智能手机可以造福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不过极度依赖智能手机,就会有人说我们手机不能离手,恐怕到时候我们就得称呼机不离手的人低头族了。”

“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感觉名字挺负面的。”

“任何新事物出现以后,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非议。”江华耸耸肩:“收音机,电视机,电脑这些东西出来的时候。都有很多人沉迷其中,社会上不都对这些人进行了批判吗,等又有新事物出现了之后,他们又会怀念以前,所以可以说他们的批判并不是科学的,只是单纯的不能接受新事物,当然,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不可以沉迷其中。”

“在采访最后,您能不能跟我们透露一下,中信集团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江华摇摇头:“对于一家科技企业来说,它的研究目标就是最顶级的机密是,不可能对外透露的,你这个问题有点过于唐突了。”

“仅仅是一个方向而已,也不可以透露。”

“世界上有一种人或者公司,叫做专利骗子。”江华笑着说:“假如说他们预先得知某种概念,他们就可注册专利,即使他们没有这种技术,等你们真的把技术做出来以后,他又可以跟你们来征收专利费。”

“这不是讹诈吗?”

“所以他们叫骗子。”

采访很快就登上了杂志的头版,另外还有APhone和iPhone的对比,都说数据是没办法骗人的,明显可以看出啊,APhone落后iPhone一大截儿。

但是网络上就能看到不少人就是在贬低iPhone,就是想要一个APhone,看样子这个嘎腰子神机名称是无可避免了。

吕秀英打电话跟江华咨询过,如果苹果公司要求代工,是不是正常接受订单。

“这种日常经营类的策略,你不应该来问我。”江华一本正经的说:“你不能只考虑中信手机的经营,而忘了中信还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来自于代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代工厂的员工可都是等着订单才能发工资的,没有道理为了手机事业部的生存,就放弃那么多代工厂的员工。”

“可是我们的代工厂不缺订单。”

“没错,但是你们也不缺对手,还记得那个鸿海精密吗,他们也一直在发展,给他们一个合适的机会,他们就能壮大起来,我相信你是深入了解了你们得对手的,他们对待员工有多冷酷无情,你是知道的,与其让工人在他们工厂里面受苦受难,不如让中信对工人们好一点。”

“我也知道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现在也没有办法,一下子把鸿海给挤死,这些年他们虽然发展缓慢,但是稳扎稳打,也没什么能让人抓住的把柄。”

江华笑着说:“知道为什么鸿海这几年转变经营策略,提高了工人的待遇吗,就是因为有中信在这儿比着,中信要是倒下去,没有了参照物,鸿海的代工业务就可以爱无忌惮了。”

求月票,求打赏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