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的突破!

第七百七十六章: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的突破!

大型squid超导量子干涉磁力仪实验室中,针对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的第一次测试正式开启。

庞大的电能源源不断的通过线路送入各种设备中。

核心实验舱中,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开始运作,连接着磁力仪的计算机,已经在不断的采集磁场信息和数据了。

电脑屏幕前,徐川的目光落在了不断跳跃着幅度的曲线上,眼神中带着若有所思的色彩。

虽然说针对磁场的实验看不到磁线、磁极化子、磁粒子这些东西,但这并不妨碍什么。

因为有些东西并不需要直观的看见,直观的数据比一切东西都更加可靠。

不得不说,科研这种东西,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先进程度。

在星海研究院那边没有观察到的一些细节和数据,在沈洲分院这边的大型squid超导量子干涉磁力仪实验室中,暴露出来了。

站在徐川的旁边,负责磁极化子电磁场项目的李开畅看着屏幕上的数据,皱着眉头开口道:磁线过于紊乱,导致磁极化子场的引导率不高,这个问题感觉麻烦了。

徐川点了点头,道:固体中的载流子产生一个电场而使周围的媒质极化,这种感应极化伴随着载流子运动。

而载流子加上固体中感应极化的复合体的大小和能量决定于电子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先计算出极化子内部激发态与耦合强度和磁场的关系。

李开畅皱着眉,开口说道:这恐怕需要拿到详细完整的数据后才能处理了。

一旁,徐川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实验数据,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默默的在思索计算着什么。

徐川半响没说话,实验室中蓦的安静了下来,正盯着实验数据观察的李开畅疑惑的看了过来,见他在思考也就将到了嘴里的疑问憋了回去。

实验室中,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正在不断的进行着变换实验,大型squid超导量子干涉磁力仪也源源不断的将相关的磁场数据采集到电脑中。

就在第一轮的实验即将结束的时候,带着些许兴奋的声音在实验室中响起。

zeeman劈裂!

徐川的声音在电脑屏幕前响起,被惊醒过来的李开畅扭过头看了过来,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什么?

像是在回答他的问题,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徐川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曲线数据,眼神中带着兴奋的光芒。

没错,就是zeeman劈裂!

抛物量子点中磁极化子的回旋共振频率劈裂为两支。基态和激发态磁极化子的束缚能以及磁极化子的共振频率都随回旋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随量子点的有效束缚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如果我的判断没有出错,那么分裂的程度随磁场的加强而加剧。并且随着磁场或温度的增加,磁极化子的自陷能减小而电子自旋能量与磁极化子自陷能之比增大。当磁场足够强或温度足够高时,电子自旋能量与磁极化子自陷能之比会增加到一个极大值......

简短快速的话语在实验室中响起,徐川的目光已经从电脑屏幕上挪开,盯上了已经断开了电源供应的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

或许,他知道该怎么来优化后续的实验了。

徐川的话,犹如一道惊雷在李开畅的心头响起,心头巨震的同时又懵懵懂懂的,有些像是抓到了什么线索,却又没法全盘了解。

压下了心头的震撼,他咽了口吐沫,继续说:我们.....该怎么做?

听到这个问

题,徐川收回了落在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的目光,看了过来,嘴角边挂着淡淡的笑容。

他笑着开口道:量子点中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随特征频率、回旋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的。而在同时考虑磁场和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么正变换和线性组合算符法,来完善和研究电子自旋对弱耦合二维磁极化子自陷能的影响。

即当特征频率(或回旋共振频率)增加到某一值时,磁极化子能量由负变为正.基态能量随柱高的减小而增加,且柱高越小,增加越快;当柱高减小到某一值时,磁极化子能量也由负变为正.....

总之,量子点中磁极化子的基态能量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加,随量子点的厚度增大而减小,而柱形量子点中的磁极化子,其基态能量与量子点的尺度、外磁场、特征频率等有关。

至于怎么做.....

说到这,徐川自信笑了下,接着道:磁振子是与自旋波有关的量化准粒子,是自旋在晶格中的有序激发。重要的是改变晶格中某一点的磁化强度会影响附近的位置,就像波涛在平静的池塘表面上荡漾一样。

我们只需要通过磁电光光谱仪来测量对设备中光子-磁振子耦合强度和位置的不同调谐的响应,然后将结果绘制在特殊表面的三维图中。

再利用纳米技术来构造配套的磁振子晶格激发装置,理论上来说,就足够完成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的制造了!

......

不得不说,科研设备真的是科研的核心基础。

大型squid超导量子干涉磁力仪实验室检测到的数据,是星海研究院那边小型的磁力仪无法探测到的。

而这一份实验数据,直接就给徐川指明了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的问题在哪里了。

虽然说指明问题在哪并不意味着就能直接解决问题,但相对比之前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都不清楚问题在哪儿来说要强太多了。

尽管柱形量子点中的磁极化子问题只是磁极化子电磁护盾生成器问题之一,但在磁极化场中,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如同可控核聚变技术中的高温等离子体湍流控制技术一样,是整项技术的核心之一。

能解决这个难题,毫无疑问,他们能在等离子体·电磁偏转护盾技术上前进一大步。

......

在徐川带队研究着等离子体·电磁偏转护盾技术的同时。

欧亚大陆的另一边,位于瑞士日内瓦地下一百米深的高亮度lh-lhc大型强粒子对撞机此刻也正在进行着对撞实验。

crhpc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还未正式完工,此刻的cern仍然似乎物理学界的圣地,聚集了无数来自全世界的物理学家。

尤其是针对强电统一理论的验证,更是吸引了不止物理学界的目光,就连各国政府,都有将视线投递过来,保持对lh-lhc的关注。

毕竟不管是验证这份理论正确也好,还是失败也罢,都将是影响整个物理学界发展的成果。

尤其是国内,虽然因为和cern闹蹦的关系,这一次并没有物理学家和高校机构安排物理学家前往cern参加对撞实验。但可以说从上到下几乎都在关注相关的讯息。

cern的总部大楼中,忙碌的工作人员穿梭在各处。

在对撞机的实验完成后,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相关的数据分析工作。

第一次针对强电统一理论验证的对撞实验,数据分析按照cern的传统一般是由两家或者三家不同的机构或国家的学校进行竞争分析。

而这一次的数据,cern在"潜规则&quo

t;的影响下,分配给了两家米国的高校及英不落国的一家物理研究机构。

对于这份分配结果,虽然cern的其他成员国都有些不满,但也没办法。

毕竟在这次lhc的升级工作中,米国的确超"反常"的出了大力,不仅仅兑现了自己的投资,还提供了一批高温超导材料。

而且cern的其他成员国也很清楚,这一次老米之所以这么出力,主要还是想在基础科学领域压制一下欧亚大陆东方的那个国家。

毕竟伴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败北和在航天领域的失利,米国如今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

一超多强的格局早已经变成了东西对立,上个世纪红蓝双方的竞争宛如复制一般在二十一世纪再度上演。

虽然cern早已经有意向关停lhc对撞机,将高能物理领域的重心转移到那个崛起的东方大国去。毕竟随着时代的变化,欧盟已经很难承受对撞机的升级以及对撞、维护等相关的工作了。

但对于北米来说,先后在能源领域和航天领域的失利,已经让他们很难再接受一次其他领域的落败了。

尤其是在芯片、基础科学这些涉及到国家利益与发展核心的领域上。

虽然高能物理仅仅是基础科学领域的一部分,但这个缺口一旦打开,就意味着基础科学,至少在物理领域开始全面倒下华国了。

毕竟一台大型强粒子对撞机,对于物理学家们的吸引是致命的,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这些学者更在意了。

基础科学领域很难形成系统性的发展,但一旦形成,就极其容易形成关系,难以打破。

就像是米国在上个世纪借助第二次大战吸引了无数人才几乎垄断了整个基础学科的发展一样,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到如今依旧是他们占据了主导地位。

米国并不希望在这些领域上看到那个红色对手强大起来,哪怕是可能要几十年甚至是更长远的时间才能得到应用的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

......

cern,总部大楼中。

在第一次强电统一理论的验证对撞实验结束后,拿到了原始数据的两家米国高校在第一时间组织了学者进行分析。

办公室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小组正在加班加点的处理着原始数据。

格雷,你手中的数据分析什么时候能够完成?

端着一杯咖啡,斯坦福大学物理小组的组长福克斯·海尔教授从门外走了进来,朝着一名正坐在电脑前努力工作的青年研究员询问道。

快了,教授,再给我两天的时间一定能够完成。格雷·德莱塞瞪大了双眼,努力在原始数据中寻找着有用的信息。

加油!

听到这个回答,福克斯·海尔满意的拍了拍格雷的肩膀,笑着道: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赶在加州理工和卡文迪许实验室前面。

这可是强电统一理论的验证,只要能拿到5sigma以上的置信度,我们绝对能够一战成名。你们的奖金也会相当的丰厚!

高能物理领域竞争向来都是一场激烈的,谁能够最先找到确切的信号,绘制出对应的达里兹图,那么这份荣耀就是属于谁的。

不仅仅是要竞争数据分析的资格,还要和同样拿到数据分析资格的同行竞争分析的速度。

可以说每一次数据的分析,其背后都是研究团队加班加点甚至是通宵熬夜的结果。

而这一次,针对强电统一理论的第一次对撞实验的数据分析,自然亦不例外,而且比以前更加的激烈。

因为这是强电统一理论,若是能够率先

完成它的验证,甚至搞不好有机会去摸一下那座璀璨夺目的诺贝尔奖。

尽管诺奖基本不会考虑cern的团体,但若是在某个理论的探索中做出重大的贡献,也不是没有可能。

比如84年的诺物奖,就是颁发给了对场粒子和z的大型项目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卡洛·鲁比亚和西蒙·范德梅尔的。

而能触摸一下诺奖的机会,恐怕没有任何一名学者会错过。

思索着,斯坦福大学的福克斯·海尔教授脸上露出了一抹惬意的笑容。

在他看来,华国在三年前选择退出cern真再愚蠢不过了,如果华国现在还在cern里面的话,强电统一理论的验证恐怕根本就轮不到他们的头上来。

毕竟有那位徐教授在,其他人大概没有一丁点的机会。

而现在,这份机遇就摆在了面前,就看谁能够率先抢到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