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意外的来电

八月的骄阳,烤炙着岭南大地。于人而言,这样的艳阳是极其难耐的。然而大自然却刚刚相反,接着着灿烂的阳光,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小沙河的两岸,竹木郁郁葱葱,倒影在清澈的河面上,让河水看起来格外的清澈和深邃。许多不知名的鸟上蹿下跳,吱吱喳喳,也不知道它们是在歌唱还是在骂架,反正在钓鱼人听来就感觉十分的聒噪。

坐在竹林下钓鱼的,正是那惆怅的孩子——陈大同。

他坐在这里,已经守了将近两个小时了,但是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收获。其实,这里依山傍水,风景自然是很美丽的。本来,对于喜欢画画的大同来说,即使钓不到鱼,看着这样的如画风景也是极好的。只是,看风景是需要一个好心情的。

是啊,对大同来说,现在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

时间已经来到了八月十七日,还有三天,升初三的学生就要返校了。

学生返校如此平常的事情,在大同心里却是如此的沉重。

钓鱼丝安静地泡在河水里,偶尔会有一些小颤动。这钓鱼竿和鱼钩,是祖父生前留下的。大同祖父是个文化人,总希望孙子也能读好书,将来好重振家族。

看着小沙河对岸的山,大同觉得,山的那边也许还是山,根本看不到路。贫寒的少年啊,总是比正常的同龄人想得更多……

“阿同!”

大同忽然听到有人再叫自己的名字。他左右看了一下,又回过头,看到父亲陈强正站在自己身后。

“阿盛叫你接电话。”父亲说。

大同问道:“是谁打来的电话?”

“是张老师打来的”

“哦。”

大同拔起插在河边的鱼竿,把鱼丝一圈一圈绕在鱼竿上,最后又把鱼钩小心翼翼地勾在鱼竿的一端,一言不发就往家里走去。

到家了,大同把鱼竿竖着靠在墙壁上,便往阿盛家走去。

张老师是大同学校里的教务主任,虽然没有教过大同,但是很欣赏大同的才华。

阿盛是大同邻居家的,也在大同的学校里教书。论辈分,阿盛是大同血缘比较远的堂兄。

到了阿盛家,盛嫂子阿梅就迎了出来,递给大同一张纸,说:“这是张老师的电话,他叫你打回去给他。”

阿梅是在学校的厨房做工的,平日里往大同饭里淋肉汁的正是她。在大同看来,盛嫂子要比盛堂哥要亲切一些。

大同接过写着电话号码的小纸条,走到电话机旁打量了一下,然后又走出门口,羞涩问道:“盛嫂子,这电话怎么开机的?”

“不用开机的,拿起话筒直接按号码就行了。”阿梅回答说。

大同突然感到脸上发热,又走到电话机旁,按着纸条上的号码,小心翼翼地按完了那几个数字。

“喂?”电话机那边“嘟嘟”了几下后,传来了人的声音。

“喂?是张老师吗?”大同显得有些紧张,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

“准备要开学了哦。”

“是,还有三天。”

“你有什么打算吗?”

“没有,上学期的学费还没交。”

“我现在不在文山一中了,调到县城了。”

“哦。”

“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啊?”

“不知道,没有问过。李校长私底下跟我说,考了前三名能减免一些学费。”

“这样子啊,那你想不想下到县城来读啊?”

大同不知道怎么回答,电话两头安静了那么几秒钟。

“我跟校长说了,成绩好的学生直接免学费。”张老师开口打破了安静。

“哦,这样子的。”大同回答得很平静,其实他内心已经很激动了。

“如果你想下来读,20号直接来我学校报到就可以了。来到车站就打电话给我。”

“好,好的。”

“那先这样了,到时候你下来就行了。”

话音刚落,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嘟嘟”的声音。老师已经挂掉电话了。

大同轻轻地把话筒盖回座机那两个凹坑处,看到按键的灯灭了才走出门去。

“话费多少钱啊?盛嫂子。”大同问了一句阿梅。

“不用不用,是不是张老师叫你去城里读书啊?”

“是!”大同微微地笑了笑,跟阿梅说了声“多谢”,又聊了几句可有可无的话,便回家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