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这个我会

奉天殿。

随着弘治皇帝的发问,诸生都停了笔回头看着门口的陈澜。

“臣......学生没听清题目。”陈澜站起来讪讪的说,殿内一阵骚动,萧敬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咱声音多大多好听呀,怎么就你听不清,门口那么多人哪,况且卷子上不是写了策题吗!

箫敬回头看着弘治,弘治瞧着陈澜傻乎乎的杵在那,压了压手让陈澜坐下,脸上泛起笑意:“萧伴伴,去看看,莫扰了其他人答题。”

“是”,箫敬应了,小心翼翼拿着圣旨走到陈澜面前,没好气的展开:“你可瞧好了”。

陈澜赶忙伸手想接,箫敬牛眼一瞪,吓得他手缩了回去,凑近了认认真真看了一遍题目,双手抱拳:“学生看好了,多谢公公”。

箫敬收了圣旨,见他老实模样,领到的又是一卷白纸,心知不是陈澜的过错,面色也好看了些许,压低声音:“考完了去鸿胪寺学礼,这江湖人的俗礼可不敢在宫里用。”

陈澜感激地看了箫敬一眼,点点头,然后拿笔蘸饱了墨,老老实实开始答题。

陈澜前世也叫陈澜,考进体系就去援边了,一个县比东南的市都大,去下面乡镇办事比出差还远,熬夜加班也是家常便饭,正当他通宵给领导肝材料的时候两眼一黑,再睁眼就在奉天殿前排队了。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也不知这边的陈澜是什么样的人,陈澜一边想着,一边写着策论,他觉得殿试题目挺简单的,不就是写个工作路线嘛,这个我会呀。

虽是开春,可风依旧冷飕飕的,弘治坐了会,便感觉有些寒意,抬头看殿门口的贡士,虽是穿的严实,还是冻得发抖,叹了口气,招来萧敬:“掩了殿门吧,朕有些冷”。

萧敬一听就两眼泛红:“倒春寒可厉害着哩,奴婢伺候陛下去偏殿歇息吧。”

弘治摆摆手,萧敬顺着弘治的目光,心里也柔软下来,原来陛下是怕贡生冻着,当下便对着座下侍候的小宦官使了个眼色,小宦官躬身而去。

陈澜坐在殿门倒是不冷,他穿了两套衣服,一套是陈澜的,另一套是陈澜的......

旁边的陆经就不一样了,尽管穿的不少,依然冻得格格发抖,此时见大汉将军把殿门掩上,没了寒风往脖子里灌,地龙的热气上来,倒是暖和不少。

陈澜偷偷瞧了正襟危坐的弘治皇帝一眼,暗暗佩服。都说弘治励精图治,勤政宽仁,今日一看果然如此,要知道这样一坐要一整天,还要端着皇帝的架子,甭提多累了。

那后世评价褒贬不一的成化先皇帝,至少在这一点上,就远远不如他儿子,别说殿试都只委个宦官放题,连题目都是内阁大学士挑的。

快到正午,陈澜洋洋洒洒一篇文章才算写完,本来花不了这么久,好多字繁体记不起来,想替代词倒花了不少时候,他揉了揉酸疼的手腕,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自己的文章,心里也莫名有了期待,这把总不至于当孙山了吧。

正胡思乱想呢,萧敬的声音再次响彻奉天殿:“陛下有旨,传膳!”

还是上午发卷的那批小宦官,手里端着个木制餐盘,上有馒头两个,汤一碗,还有碟小茶点,缀着时兴的几样绿豆糕桂花糕之类的小点心。

陈澜看着餐盘,不由两眼放光,饿了饿了,尝尝明朝的饭好不好吃。也不管隔壁贡生还在答题,抓起一个“馒头”就往嘴里炫。

“嗯,好吃好吃”,陈澜砸吧嘴点头,这馒头有嚼劲,发酵得挺好,里面还有肉馅,咦,这不包子吗!

按捺住心里的疑问,陈澜又打开了汤罐的盖子,馥郁的香气扑鼻而来。

“海参,乌鸡,这是什么?鲍鱼?”陈澜扒拉着汤碗,一边啧啧赞叹。

旁边等着他吃完收盘子小宦官眼睛都直了,从来没见过殿试喝汤还一边念叨一边扒拉碗的。

赶紧凑到陈澜耳边,压低声音道:“此为御菜,选海味,乌鸡,猪蹄小火慢煨而成的,不可喧哗,吃就是了。”

弘治皇帝的龙书案上也摆满了十几盘吃食,早远远地瞧着陈澜吃得香,不由也来了食欲,看来今日菜好吃,吃了两口,疑惑的抬头,和平日里没啥区别呀!

其实连弘治也不知道,殿试的饭菜向来是光禄寺承办的,弘治虽是个节俭皇帝,但从不敷衍光禄寺的用度,毕竟宴席接待,关系到的是朝廷和皇家的脸面,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大明都干了百来年了。

而且贡生考完就授官,无论是彰显朝廷恩德,还是给光禄寺卿拉拢人心,殿试的饭食可不能马虎,虽然规矩就是两个馒头一碟菜一碗汤,那也是务求色香味俱全的。

皇帝的饭食就不一样了,讲究多不说,就是味道也故意做的不咸不淡,令人腻味,官面的理由是做太好吃的话,怕皇帝暴饮暴食引出疾病,而且皇帝还不能吃第一口,都有个专门的尝膳太监吃过之后皇帝才能吃,是以明朝的皇帝大多重口,还不是平时吃的嘴里淡出鸟了。

一想到皇帝都只能吃二手饭,陈澜干饭的兴致不由得又旺了两分,一口吞掉最后两块绿豆糕,打了个饱嗝,朝小宦官挥挥手。

那小宦官立刻如蒙大赦般蹲下来,手忙脚乱收拾一桌碗碟,端着餐盘拔腿就跑,虽说陛下脾气好,谁知道看到吃相这么差的贡生会不会迁怒于他,进士是宝贝,宦官可不是。

好容易捱到黄昏,钟响三声,惊鸟扰雀,待余音落静。

吴宽抬眼看了看早已袖手停笔的诸生,张口道:“封卷。”

“封卷——”侍立一旁的宦官闻言大声唱喏,候在殿外的两排宦官鱼贯而入,按着座次考号一个个收卷,叠放在盘儿里,按着进殿的顺序离去。

这些考卷在梳理之后,会放置在文渊阁的案头,由皇帝和当科阅卷官共同阅卷,当然如果皇帝有别的事需要日理万机,那就会就由阅卷官挑出十到二十份好卷,让皇帝定名次,有个参与感。

众贡生交卷之后,列队,行礼,随后由宦官引着出宫。

弘治皇帝脸色有些差,身体也很疲惫,枯坐一天,他也没闲着,专门观察了几个人,像排头第一的康海,便是陕西巡抚杨一清推荐过的,言其有状元之才。

杨一清十七岁便中了进士,立朝数十年,允文允武,更是被弘治引为肱骨之臣,他推荐的人弘治皇帝当然会留心多看两眼,这康海倒是中正平和,似有几分大臣之风。

其他诸生,大多沉稳规矩,一板一眼。

人都是喜欢像自己的,弘治皇帝虽然生了个不太老实的太子,他自己还是用喜欢稳重实诚的人。

你像那殿门口那个甚么陈澜,就有些散漫,上午便将题做完了,下午竟不复查,伸着个脖子四处打量,喝个汤还咕咕哝哝的,隔十几丈远朕都听到了,这年轻人,还得磨一磨才好。

“陛下,贡生们都出宫了。”萧敬走到弘治皇帝跟前,低声提醒。

弘治颔首,眼里泛了一丝精光:“查清楚了?”

“是,礼部的王主事说昨日策题给宫里的狮猫叼走了一份,发现的时候已经散卷了,按座次那陈澜便只有白纸了。他还说......”萧敬小声回答。

“说什么了?”弘治听说不牵扯科场舞弊,神色一缓,毕竟前科程敏政科场舞弊案着实让朝廷大丢脸面。

听萧敬有话没说话完,弘治皇帝的眉毛又扬了起来。

“王主事说反正殿试要读题,有没有策题也不打紧,何况那陈澜是北直隶人,三甲一百名和一百九十九名也没甚么差别。”萧敬一边说,一边看弘治皇帝的脸色,见弘治没生气,才缓缓把一句话说完。

“呀?北直隶多久没出状元了?”弘治皇帝先是失笑,又叹了口气。

萧敬略一思索:“陛下,已经六十九年了,北直隶上一个状元是宣德八年的曹鼐。”

“曹文忠?是有些年月了,那陈澜是北直隶人?”弘治皇帝随口一问。

萧敬点点头:“是,顺天府宛平县人。”

“国朝有会试末流殿试一甲的吗?”弘治皇帝鬼使神差的问了这一句。

萧敬有点懵,结结巴巴道:“这......奴婢不知,不过要是有真才实学,想来会试名次也不会太靠后。陛下是想.......”

弘治摇了摇头:“是朕想多了,扶朕起来,传旨,文渊阁阅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