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 价值观

看到李银河茅七等人,茅元仪放下手中图纸,从水槽中洗净双手,摘下铁匠皮围裙,冲李银河微笑示意。

看到工坊外一车酒,茅元仪眼睛一亮,对门外喊道;“范三小子,取坛酒进来。”

等范三乐取进一坛酒,茅元仪拍开泥封,仰头灌了一口,腮帮子左右滚动,眯着眼感受老酒的芬芳。

李银河赶紧道;“茅兄,两位嫂子嘱咐,让你饮酒适度啊!

这酒用农院酒窖陈酿为基,用枣酒勾兑,度数中等烈度适中,外边还有车野味,整治好了佐酒。”

“怪不得醇香中夹杂着果子的涩味,好酒!”茅元仪摆摆手道;“人生苦短,不能总委屈自己啊!”

茅元仪指着一旁点头的范三乐道;“为兄收了三乐做徒弟,这小子读书有底子,算学基础不错,就是做事没长性,缺练啊!

好在人机灵,性子不坏,兄弟走边镇,带他历练历练!”

“好说,兄弟还想让三乐在商道建鸽站呢!”李银河边说边从怀中取出手串,望远镜,从腰间拿出一把匕首道;“送给三乐师侄的,手串是皇后娘娘念经用的,材质是蜜蜡琥珀,望远镜是西人打制的,匕首是兄弟设计的三棱刺。”

看范三乐伸手,茅元仪瞪了范三乐一眼,拿起望远镜琢磨了一会,还给李银河道;“筒子制作不难,镜片现在打磨不易,这是军中利器,银河你先留着,其他的给三乐无妨。”

李银河收回望远镜,想了想拿出一本册子递给范三乐道;“师叔盗写的《价值论》,可以说,是师叔做学问的基点。”

看范三乐接过册子,李银河道;“从三乐以往人生经历就可以推断,三乐将是家族失败的范例,败家的浪荡子。

你不甘心家族的安排,又没有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十有八九是失败的人。

本官已经是你师叔,冥冥之中与你有缘分,不得不指点。”

范三乐迷茫道;“价值大不就是官大财多吗?”

“你说的是一种价值观,是大明现在主流价值观,你为何不好好接受家族安排?官商勾结,草菅人命,大发横财呢?为何放浪形骸也不去经营家族店铺呢?

至圣先师为什么称赞颜回是道德高尚的学子呢,颜回是官大还是钱多呢?”

范三乐惊喜地睁大双眼道;“三乐明白了,三乐开蒙后对家族教导充满抵触,家族发迹远离先贤教导,三乐从内心排斥损人利己的成功经验。

哎呀!三乐跟师叔一样,内心之中想成为高尚的人啊!我爹,我三叔的价值观错啦!”

李银河点点头,范三乐的悟性很高。

茅元仪若有所思道;“银河,既然是价值论,人生观,那就不是真实不二,可以人为影响,人为干涉。

有可能,大多数人是错的。”

李银河冲茅元仪竖起大拇指道;“你们师徒悟性都高啊!

茅兄,你从辽东回来一直闷闷不乐,因为你发现朝堂大佬和辽东将门的价值观有问题,却无法改变。”

茅元仪长舒口气道;“何止有问题,简直是犯罪,辽东将门拿着百姓血汗辽饷,公币私用,发展家丁,有藩镇雏形。

茅某向朝堂反映,和江南士子们诉苦,结果,茅某被莫须有打压,被士子们非议不识抬举。

茅某明白了,是部堂有私心,将门有私欲,所谓江南才俊们品德低劣啊!

痛快,三乐去取酒。”

“人间正道是沧桑,止生兄淡薄名利,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

儒家先贤之所以伟大,是想让百姓具有超然独立的人格,阳明先生讲心学,解放的是心,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要被人设计,清清楚楚过有意义的人生。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辽东百姓十不存一,价值观充满私欲,心浅命贱!”

茅元仪饮了口酒道;“大明现状不也是如此吗?呵呵,不谈这些腌臜事,去看看为兄的器械。”

兴奋的茅元仪如同献宝的孩童,将众人引入储物间,打开一个竹箱,取出一个纸筒道;“这是用于火铳的定装火药,上部是粉状引药,用牙咬开,放入药池,下部是发射药,连纸直接捅入火铳,使用定装火药大大加快装填速度,且使火铳保持稳定的发射状态。”

茅元仪用牙撕开纸筒上部,向李银河展示粉末引药道;“这个改进主要受茅某一个小友的影响。

这位小友是桐城方以智,其跟随父亲上任时游历甚广,疏注《尔雅》,在福建接触了传教士的西学,对算学,历学等感悟颇多,准备撰写《物理小识》一书,将部分草稿寄给茅某点评,茅某读毕受益匪浅。

西人对宇宙的观察,解释有独到之处,对制器之道更是有特殊理解。

在辽东,茅某接触了一些濠镜弗朗机人工匠和雇佣兵,茅某感觉西人的锻造铸造技术与大明相比相差不大,关键是对细微之处的认知。

据说,西人智者热衷于记录和实验,尽可能详细记录工艺步骤,并大胆假设,再不厌其烦地实验并记录,水滴石穿啊!量变将引发质变,必将导致其在某个方面突破,进而推动整个制器业发展。

据说,西人的很多国王对从事算学和制器的人,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给予崇高荣誉和金钱,诱之以利不是王道,但确会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反观大明,读书人的志向在科举,精力限制在特定的经书,匠师地位卑贱,匠师有好的技艺,却不识字,无法详细记录成果,并将其发展,长此以往,大明在制器之道前景堪忧!

西人智者实验着重在定量,贤弟在推进格物一道要格外注意此处。”

“大哥所言甚是,小弟在格物传授时,着重要求学子要详细记录每一次实验,对研究方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务必形成一整套严谨,循序渐进的操作流程。

西方在格物之道正创立一门新学问,在突破宗教束缚方面重新思考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认知。

西方称思考的智者为哲学家,每一个哲学家同样精通数学,天文学,或者喜欢钻研生物,矿物等等,这门庞大的新知识体系被称作科学。

科学有问题,但是科学在未来定生死,决定未来国家,民族的命运。”

李银河摆弄着定装纸单道;“定量火药必将增强火器输出的稳定性,火药研究也要精细化,小弟认为同样的配比,严谨地配比将增强火药威力。

兄长,弹药纸壳的灰烬对装填影响如何?”

“影响不大,大明纸药技术独步天下,给你一份制纸资料。”

茅元仪又拿出一张图纸道;“兄弟强调武器机动性,为兄查阅了资料,有一款武器目前适合旗军使用。

西人百年前在船舷装备了一种回旋炮,主要在接舷战时击杀对方甲板上的敌人,长不超三尺,重三百斤,发射霰弹,其支架设计巧妙,火炮可以方便拆卸,使用灵活,为兄已经做出支架。

炮到没必要锻造,兄弟可以在支架上使用弗朗机炮,重型火绳枪等现有武器,增强远程或战车火力。”

茅元仪拍拍一旁的支架道;“将支架预先固定在战车上,再将火炮火枪箍上丫字型铁托,将铁托下铁棍插入支架圆洞即可稳定射击,也可将铁棍拔起,去支援需要的打击方向。

你已经控制紫荆关路,仓库中轻炮和重火枪应该是现成的,重火铳缺陷多,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远程打击能力,后金用虎力弓手偷袭敌人将领,效果惊人,义弟也是耍阴谋的行家,可以用火铳偷袭敌人。”

支架很简单,就是两个人字型铁架拼装在一起,中间留有圆洞,这个思路可以使用在战车上,使战车可以提供稳定的输出火力。

茅元仪点点图纸道;“贤弟询问的开花弹,为兄倒是知道其制作工艺,但其使用颇受限制啊!

开花弹上预留了引线,所以多是臼炮使用,这臼炮动辄数千斤以上,且精度差,所以目前并不适合你旗军使用!”

李银河看看图纸,臼炮炮身短,开花弹的引线裸露在外,发射时点燃臼炮再点燃开花弹的引线,臼炮发射开花弹后,引线再引爆开花弹,如果炮身长极易提前引爆开花弹,造成炸膛事故。

“如此情况,现在兄长不必费心造开花弹了!”

茅元仪又拿出几个规格不同的钢片道;“这些是落尘小道做得软钢,很有意思!”

李银河端详着几片软钢,软钢其实就是片簧,片簧的打制不易,航海的发展需要精确的时钟,时钟的精确性和耐用性取决于片簧的质量,武器的创新改造也需要高质量片簧。

最早的遂发枪是转轮式遂发枪,但造价昂贵,操作繁琐,十六世纪末期,法国人马汉发明了撞击式遂发枪,被法王亨利四世委任为宫廷侍从。

亨利四世被刺杀后,法国军方反对装备遂发枪,由于片簧打制不易而且当时的片簧质量不稳定,导致遂发枪燧石冒出的火星难以稳定点燃火药,造成极高哑火率,影响火力输出,也影响了法国遂发枪的普及。

虽然遂发枪的哑火率高,却是未来火铳的发展方向。

李银河莞尔一笑道;“难得落尘道长大方一回啊!”

王庆笑道;“落尘师叔现在事务繁忙,很难每天在工坊制器,所以打制的物件追求少而精,选择上主要打制片簧,改造孔明灯。

落尘师叔听说李大人关注遂发枪,所以选择打制遂发枪软钢等关键部件,正好茅先生建造了水力击锤,所以落尘师叔时常使用水锤打制高品质钢材。

茅先生谦谦君子,自然不会在制器方面为难师叔。”

茅元仪笑道;“茅某自然不会做小人,这软钢制作容易,但打制高品质软钢殊为不易。

观察落尘的制作过程,其在盐液和油脂的淬火火候把握方面令茅某受益匪浅。

给范三乐做长途运鸽车,茅某正好将软钢装在车上做减震设施,能延长车辆使用寿命,远程旅行也会舒适许多!

高品质软钢对改进遂发雷也有裨益啊!”

看得意洋洋的范三乐,李银河眼皮直跳,靡费巨大的高品质软钢用来改造鸽车,为了旅行舒适,纨绔烧钱思路不好把握啊。

军营前人声鼎沸,主要是即将出行的商队在此补充货物,接受远行培训。欧阳经理组织人手安排货物,汪古突管事协助培训工作。

还有来自茂山卫的旗军和军户余丁在此训练。

谢兵宪以雷霆之势迅速平息三关兵变,,除了三关守将和数十家丁当场击毙外,其余营军及家属一锅端,近两千人被迁到劳改营接替白洋淀水匪劳动改造,三关防御只剩商行卫队和一些烽燧老军看守。

三关营军兵源来自保定府卫所旗军,此次兵变后,保定府的大宁都司和保定五卫鸦雀无声,如果三关守将能抗住兵宪衙门的压力造成对峙局面,都司卫所武官就能大力活动拿下三关的控制权,

现在守将家丁烟消云散,关城控制在兵宪衙门手中,没有了过关费,也不能吃空饷,都司和保定五卫根本派不出旗军,也没有将领愿意来。

兵部肯定偏向文官系统的兵宪衙门,再说了,保定卫所名义上也在兵宪管辖之下,谢兵宪不讲情面,都司卫所肯定遭殃,大家还是老实点,所以对于三关守军如何招募,都司卫所连建议都没有。

谢兵宪将三关防御交给了茂山卫,茂山卫掌印指挥谢永贵头疼不已,茂山卫不缺武官,实在是没有可派遣的旗军。

拜崇祯几位老祖宗的福,为了省钱,几位皇帝在军功赏赐上着重于赏官而不赏钱,一百多年来,武官数量增长了五六倍,从明朝中叶的两万迅速增长到崇祯朝的十余万,这些世袭武官要领月饷的,明朝目前的财政根本无法支付饷银,崇祯皇帝也没办法,对此不闻不问,反正没钱发饷。

茂山卫挂职武官大大超编,拿不到饷银,就大肆侵吞旗军田产,绝大多数武官现在只是地主,作坊主,根本不懂带兵打仗,卫所制确实烂到根子里了。

谢永贵愁啊!茂山卫只剩个架子了,从万历末年辽东萨尔浒战争开始,十年时间,以茂山卫旗军为主的易州车营年年东协作战,精锐旗军消耗殆尽,仅存的作战旗军都在车营中,两年多未回易州了,易州剩余旗军早已逃亡近半,留在易州的也成为军将们的佃农了。

听说李银河将升为卫所佥事,正从民户中招募守关营军,谢永贵找到李银河,让李银河将旗军招募一肩挑,募军一事由李银河全权负责,当然,营军军饷李银河负责。

李银河让黄玉调查茂山卫五个千户所旗军现状,最后结论是旗军现在生活状况惨不忍睹。

茂山卫在十年间不间断地支持辽东作战,旗军青壮累计死伤近万,茂山卫额定旗军五千六百人,也就是每户有两个青壮折损在辽东,刨去这两年东协未归的一千多旗军,茂山卫的青壮所剩不多,一代青壮被战火吞噬。

跟李银河的父亲去世后一样,青壮死亡,残疾的家庭迅速陷入贫困,田地被军头们侵占,强买,家徒四壁,沦为地主的佃农,缴纳六成收获,男的成为农奴,女的更是难以言表。

黄玉面色铁青,估计是旗军惨状看得太多了,一百多军官占着卫所九成土地。

既然这些军官们为富不仁,尸位素餐,那就不要怪自己下狠手,李银河找到李连城,请兵宪衙门出文,兵备衙门委托茂山卫佥事李银河招收营军,招收对象分民户和旗军。

在籍旗军和余丁都可报名,服役五年,分田十五亩,宅基一亩,田赋四成,服役期间可以将田亩交由卫所代管,五年后归个人所有,每月普通营军薪饷一石粮。

土地是农民的命,对旗军同样如此,虽然知道营军的选拔严苛,希望渺茫,各个千户所的旗军依旧三五成群地向老营面试地点走去,万一要是选上了呢!

白发苍苍的老军,缺胳膊少腿的残疾旗军,自称达到招收年龄的孩童,穿着单薄的衣服,兴高采烈地畅想拥有土地的快乐!

日子太难了,就当面试是个美梦吧。

经过抛荒地,旗军们惊呆了,落尘道长正带着二十多徒弟紧张地规划营军未来的村落,每户一亩的宅基,已经用犁头划开界限,每个村子二百户左右,村里的路宽十米,明显预留了仓库,庙宇,戏台的位置,村外有沟,还要修围墙,包围着村落的是一望无垠的土地,每村五千亩,每户十五亩,三千亩农户田,还有两千亩公田。

路上如何畅想,旗军们也没想到李银河大人的气魄如此大,听说还赊给营军大车,牲口,还可赊钱建房,这要是选上营军,一跃成为富户啊!

路过的旗军们沉默了,心底深深叹息,也不知谁有福气被选上,虽说是抛荒地,但只要整修水渠,平日多积肥,三两年就能整饬成中田传给子孙啊!

如果不是太渴求土地,很多旗军都没有勇气走到老营,就李银河大人给的条件,想当营军的壮小伙还不打破头报名,自己这些人异想天开了。

李银河带领卫队在征兵处亲自接待到达的旗军,登记完信息的每名旗军可以领两块菜馍馍,这人情大了,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金贵,很多报名的旗军根本没吃饭。

经过李银河卫队,旗军们都佝偻着身子,看看人家的身板,看看人家的装备,自惭形秽,今天来就是丢人啊!

负责登记的是花叔,一个卫所的,很多旗军都熟识,来了就报名等待考核吧,好歹得了饼子。

花叔笑眯眯的,让文书仔细登记每一个旗军的详细信息,家庭情况及家庭成员信息。

蛋叔,五十,前所的,录取了,营军新村得老军压阵。

根叔,五十三,录取了,村子老人多福气大。

没了一条胳膊的,录取了,上过战场,以后参加培训兴许做个甲长,里长,李大人稀罕经过战阵的。

腿伤啦!咱们镇抚大人就是伤了腿,骑着马骡照样打仗,录取了。

小兔崽子,你才九岁,叫你娘来登记,录取了,以后你就是那个后备梯队的。

家里后生在车营,你家录取了,走了两年了,快回来啦!

家里后生死在辽东了,家里还有个女娃,可怜的,录取了,但规矩得告诉你,你走了,娃嫁到外村,地得还回公中。

签约的旗军们回到卫所,将不多的家什挂在独轮车上,用唯一的旧被子将老娘,孩子一裹,安置在板车上,土坯房不要了,拉起板车直奔新家,哪怕现在那是荒坡,住地窝子也要住在自己的地里,河道得清淤,开荒地得整饬,耽误不得!

现在刚开春,昼夜温差大,夜间寒冷,李银河立即动员易水湖商行向北易水河营军新村运输物资,易州涞水的票号当铺清点库存,将旧袄,棉被打包,易水湖商行粮号按每名营军六石粮的安家费给付到达新村的营军,向易州商会递交订单,需要农械,麻布,陶瓷等各种生活物资。

茂山卫看热闹的军官们急眼了,没想到这些老弱旗军李银河全部接收,在北易水河北岸坡地设立军营社,下辖六个营军新村,给付军营社三万亩抛荒地,准备安置上千户旗军家庭。

乖乖,军官们怎么办?军户们迁走了,家里的田地谁来耕种啊!

军官们赶到兵备衙门,谢兵宪勃然大怒,卫所为何孱弱不堪,国朝为何内忧外患,就是你们这些蛀虫贪婪无度所致,喝兵血,吃空饷,奴役旗军,不知廉耻,还来兵宪衙门告状。本官要上奏朝廷,喜欢土地是吧,将你们派到边地服役,有本事去塞外占地去。

谢兵宪威胁,将清查卫所田产,怎么卫所田亩都归置在你们军官的名下了,东协兵役应役了没有,卫所应缴粮食缴纳没有,没人给你们耕种,好啊,两年抛荒,兵备衙门将收回卫所田产分配给无田军户。

谢兵宪口吐毒箭,军官们被怼的狼狈逃窜,惹不起兵宪大人,从三关兵变可知,谢兵宪敢杀人啊!

军官们只得找到掌印谢永贵,谢永贵双手一摊,时代变了,自己决定留下一百亩军官田,其余千亩出售给易水湖商行,以后主要精力投入到商道买卖上。

谢永贵告诫卫所军官,别盯着那点田产了,易州商会的订单雪花一般,东边不亮西边亮,要看清形势啊!

众人无奈而散,有的军官若有所思,有的愤愤不平。

军官们刚回家,更闹心的事情发生了,家里的余丁们也去应招营军了。

这就塌了天啦!什么是家族,以嫡子为主,全家共进退,嫡子掌控家族的房屋,田产,工坊等所有资产,庶子们在公中拿取份例,帮助嫡子壮大家族。

庶子们生活很艰难,完全仰仗嫡子,不敢脱离家族,只能为家族效力,如果敢单独立户,将遭到所有缙绅们的打击,难以生存。

后世伟人将宗族势力列为三座大山之一,可见其在社会构成中的巨大影响。

营军招募给了庶子余丁们一个自立门户的机会,家族控制庶子们就是让他们脱离家族无法生存,加入营军,可以有房产,有田地,如果出征还有薪饷,庶子们完全可以自立。

至于传统缙绅势力,已经被李银河摧毁的差不多了,背靠兵宪大人,又有李银河大人的强悍武力罩着,大批庶子们去应募营军。

是个男儿,谁不想自立门户,谁不想把产业传给自己后代,谁又愿意叫主母母亲,而叫亲娘姨娘呢!

军营外集训的营军就是此次招募的三百旗军,一百六十军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