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第二日清早,

陆青云先去练武场完成每日锻炼任务,今天没看到周涛,不过那些学员倒是对着自己指指点点,说着什么,

经过执法堂一事后,陆青云在雄风武馆也是出了名,大部分人都知道出了一个能让周涛吃亏的杂役。

陆青云倒是满不在乎,自顾自的完成锻炼后,就往药浴房走去。

【完成每日学习,勤能补拙技能经验+1】

【书生职业技能勤能补拙lv1(7/100)】

到了药浴房,陆青云找到瓦罐,随后从怀里拿出了嗷嗷叫,倒了下去。

有了昨天的经验,为了避免尴尬,陆青云将煮好的药液拿到了自己屋中,

一饮而尽,熟悉的感觉,陆青云直接开启【焚身】,借着这股邪火,开始运行《混血劲》。

【完成两次功法运行,《混血劲》经验+1】

【功法混血劲lv1(3/100)】

“呼。”

陆青云呼出一口浊气,伸手拭去额头上的汗珠,

这嗷嗷叫效果确实强劲,虽然对于增加体质可能并没有多好的效果,但在气血方面却是别具一格,以后练功就可以直接服用这个。

人参之类的大补药材则可以用来增强体魄,物尽其用。

陆青云躺倒在床上,想着今后的计划,念头一转,突然想到了王秀才,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清早,

王秀才神清气爽的出了门,

虽然昨天晚上有些腰肌劳累,但换来夫人的软糯浅语还是挺划算的。

出了大门,王秀才直往西大街而去,随后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宅子前,

门口立着两座硕大的石狮雕像,沥粉金漆红柱,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显得是颇为华丽。

刚到宅子前,便有人迎了上来,问明了身份后也是带着他穿过前堂,来到一处大厅之中,

大厅之内,已经坐着数十名读书人,不过却是泾渭分明的分成两派,互不打扰。

王秀才看了一圈,左边是上次酒楼三楼的一些熟面孔,右边应该就是外地那些有名的学子了。

左边的人看到王秀才后也是纷纷打起了招呼,王秀才一一回应,随后被领到了上座坐下。

右边的人看到王秀才后,也是纷纷开始交头接耳,

酒楼一事流传甚广,包括那三首诗词,而其中的《将进酒》更是让从不饮酒水的苏小姐举杯共饮,也是被奉为天下第一敬酒诗!

要知道,在京都苏小姐有两样东西是出了名的,一是她的美貌,二就是她从不饮酒,就连上届状元举杯共邀也被苏小姐婉拒,

如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秀才居然能让苏小姐举杯共饮,可谓是奇闻异事。

而作出此诗的王秀才更是隐隐约约被人捧上了神堂,甚至因为劝酒一事,有了诗狂的名号。

而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自古文人相轻,许多人知道此事后也是特意赶来河西县,看看能做出此诗词的是何人物,如今看来也是平平无奇罢了,那首《将进酒》说不定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王秀才刚刚坐下,旁边就有几人自来熟的靠了过来,跟他说起了对面那些人的来头,

对面这群人可不一般,个个都是禀生,要知道禀生虽然是秀才,但又不仅仅是秀才,属于秀才里面的佼佼者,每年可是能拿国家银子的,

秀才或许有穷秀才,但禀生却是个个家财万贯。

而那些禀生如今聚集到一起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冲着王秀才来的,

如今的王秀才在文坛声望颇高,若是能在接下来的小青山赏花游中压他一头,前途不可估量啊。

旁边人介绍完后,王秀才却是一脸平静,凭昨日得到的那几首诗应该能这几人一头。

突然大厅一暗,外面走进来一个清瘦的人影,

就当这道人影露出面容后,王秀才耳边也是突然响起一声惊呼,

“小诗王李不易!”

听到这个名字,王秀才心跳直接慢了半拍,

李不易,上届乡试的第一名,人称李案首,写的一手好诗词,在京都闯下了偌大名望,因其年龄较小,被人尊称小诗王。

如今他到这里来,其目的更是不言而喻。

果然李不易落座后,眼神就直盯盯的看着王秀才,大有现在就想与他一较高下的意味。

幸好这种气氛没有持续多久,苏小姐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只见这位苏小姐身着一袭青衫,脸上虽不施粉黛但依旧美艳不可方物,看的众人也都是一阵心痒难耐,目不转睛,那位小诗王更是一脸看痴了的模样。

唯独王秀才昨日操劳过度,虽然也是惊讶于苏小姐的美色,却也并未失态,看了几眼后就不再关注。

如此异于常人的举动也是让苏小姐多看了几眼。

苏小姐上来说了几句场面话后,也是表示车马已经备好,邀请众人前去小青山赏花。

到了小青山,众人都围在苏小姐身旁大献殷勤,

但王秀才却是眉头一皱,退至众人身后,打算安安静静度过这次赏花游。

但别人可不愿就这么放过他,

随着小诗王眼神示意,一名禀生直接出言道“王兄才华横溢,一首《将近酒》名震京都,在下实在是佩服佩服。”

“过奖,过奖。”王秀才谦虚回应。

“不过?”那禀生故意提高音量,看吸引了众人注意后,这才说道“鄙人也是道听途说,有传闻说王兄不善诗词,上届乡试也因此榜上无名。”

“吾闻之也是大笑,说写出《将近酒》之人不擅诗词,岂不徒惹人发笑呼?”

此话一出,周围人纷纷大笑,但更多的人是用审视的目光看向王秀才。

酒楼扬名,王秀才的身份背景早就被有心人挖了个一干二净,一个不擅诗词的人突然写出传世名篇,肯定会有人怀疑。

就看王秀才该如何证明自己。

在众人的注视下,王秀才不慌不忙,指着前面的一座大山说道

“吾听闻山中有大鸟,止山林之巅,三年不蜚又不鸣,诸位知此鸟何也?”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王秀才想说什么。

王秀才看着众人继续说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随机联想到王秀才近日的举动,这是以鸟自喻啊,

三年隐忍,今朝扬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