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期挣到了钱(2)

王小二的头一批产品尽管加工略显粗糙,但主要是为了前期做试验观察效果用的,因此也无需太讲究。而他将这头一批产品,分别免费赠送给镇子上还有村子里有相关需求的那些人。唯一的条件,就是这些人得经常向他反馈吃完这些东西后身体的感觉。没过几天,这些人均反映这些东西的效果极好,接着,王小二又稍微扩大了些产量,加工制作了第二批和第三批产品,送给了镇子上更多的人去免费试用。结果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普遍得到了试用者的认可。听到人们的反映后,这下王小二可就来了信心。他在镇子上先找个了租金相对便宜的临街门面,作为销售自己产品的小店铺。而又在自家收拾出了西屋的三间房子,一间作为生产车间,一间作为包装车间,另外一间则作为堆放原材料和产品的库房。接下来,他又办理了相关食品安全许可证和其他必要的手续,又从村子里找了些能干的妇女,便直接开工进行生产与销售了。因为他的这些东西都是按照食品进行销售的,而且价格也都比较适中,子虚县内和镇子上的人消费起来完全没有负担。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年底,就靠在镇子上开这个小店铺,卖他研发出来的这三样东西,就赚了有十五、六万块钱。王小二先是还了银行的十万贷款,又拿出两万块钱给店铺的伙计和加工生产的那些妇女发了一些奖金。眼看着快过年了,他则又研制了些米糕、糯米团、年糕等产品,自然在这些东西里面也适当添加了些养生保健的中草药。而这些东西一经推出,他那家小店铺的生意更是火爆得不得了。因为他卖得这些东西质好量足,价格也比较亲民,所以前来购买的人有非常多。后来,甚至连子虚县城内和邻县的很多人,也都慕名跑到乌有乡梅佑村来他的小店铺购买东西。这时王小二非但没有涨价,反倒是搞起了促销优惠活动。这下他的这家小店铺门口天天购买的人都排起了长龙,每天从早到晚几位店里的伙计全都忙乎不过来,直到晚上十点才能关门。而镇子上,也只好派出几个保安,前来帮助他维持现场的秩序。王小二则趁着如此大好时机,则又搞起了微博、微信和QQ上面的产品预售业务。

他这么一搞,镇子上几家快递站可都高兴了。因为他店铺内产品发送的快递,每天都有好几百单。过年前有一天正巧他不在镇子上,地高官任光远陪同某位领导前来乌有乡考察,完全目睹了他店铺这番热闹非凡的场景。这位领导当时给予的评价讲这就是实体经济全面带动相关各个行业发展的典范,值得高度肯定和大力推广。临走前,这位领导还特意排队亲自购买了他家小店铺里面的不少东西。就短短半天的时间,王小二便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大红大火。第二天一早,头版头条,则全是这位领导到皖南视察,亲临他的小店铺购买东西与讲话的报道,还刊登有不少大幅的高清图片。而他的这家小店铺,顺理成章也就成为了地高官任光远重点关注的民营小企业。王小二也很会来事儿,则在春节前雇了一辆金杯十一座给地委四套班子的各位主要领导,备了一份自家生产的这些东西作为年货。当然,他也给子虚县和乌有乡主要领导也都准备了一份。

因为听说他大哥不在家去Bj学习了,王小二亲自又购买了不少礼物在别人的指点下去了他大哥家里,与自己的嫂子初次见了面。他嫂子一直是在地区搞知识产权这方面相关工作的,见小叔子现在混得如此有出息,当然也很开心,还特意留王小二在家吃了顿饭。吃饭间,他嫂子建议他将自己的很多相关产品都尽快进行注册,并要申请专利。王小二回来后,听从他嫂子和他说得意见,将自己小铺的店名、产品商标进行了注册,而研发的所有产品,则也申请了发明专利。他这一手,则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为打击那些故意仿冒他产品以次充好的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年的春节,王小二过得很是充实。大年正月初一的一大早他就起来了,给去世的父母牌位前上了三柱香火。

而自父母去世后有十多年没有回家的大哥,也在这天上午回到了家里。哥俩则按照皖南的习俗,到父母的坟前祭拜了一番。下午等大哥一家人回去后,王小二则带上红包走街串户,给梅佑村的各位邻居乡亲们拜年,感谢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照顾。春节期间,他还接待省里和地区电视台记者们的几次参访,简单谈了下他这大半年发家致富的经过,也畅想了未来几句。对于今后的生活,他也很是有憧憬和具体追求目标的。刚送走省里和地区电视台人,新华社的王牌女记者李欣,则带着一个摄制组不请自到前来二天,对他进行了专访报道。王小二在这两天里,和李欣则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个别有意义的春节,伴随着正月十五的灯会与村里家家释放得璀璨绚丽的烟花,而宣告结束了。一开春王小二为了他这一年的小目标,则又开始了紧张忙碌地工作。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他哪里晓得有一桩大祸事,正悄然在前面等着他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