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070 杖毙

宁露和芸儿, 是大年初一那日利用红花粉事件害了玉雅的重要人物。

当初以她俩的罪过本应处死,可陛下到底是顾念着她和玉雅的姐妹之情,留了她们一命,将她们二人送入长寿宫, 这才给了此事一个翻身的机会。

若非如此, 倘若真的直接将这二人处死,人证物证皆没了, 那这件事就真的是玉雅一人硬生生扛下来了黑锅, 而林贵妃和宜妃也毫无负担的从这件事中抽身了。

当时她动了胎气养身子为主, 几乎不怎么出门, 这件事只得暂时搁置, 如今孩子已经满月,的确是该将这件事了结的时候了。

梅英姑姑将宁露和芸儿从外面带进来,只见两人清瘦了许多,低眉顺眼,神色恭谨不已,短短半年, 竟也和从前大不一样了。

太后慢慢品茶, 说道:“这两个宫女自从进了长寿宫,哀家便再也没有让她们出去过, 日日在佛堂清扫倒灰。这段日子里, 外头可是不少人打听她俩。”

“宫里的宫女虽多,可也不是个个都能进宫伺候,凡是进来的, 需得相貌端正,家底干净,查个明白才行, 一是为防着心思不纯之人,二是为了在宫外有些牵制,好让她们别动了歪心思,免得祸连家人。所以寻常宫女,在宫里也多是兢兢业业做活,服侍主子,不敢动了歪心思,顶多也就是贪些银两。”

“所以哀家就不明白了,夷宝林当初还只是一个御女,且出身平民,又怎么使唤得动两个入宫已有年头的宫女陷害怀着身子的你,还要胆大包天的赖到林贵妃身上。”

她不紧不慢睨了下首一眼:“让她们自己跟你说。”

左侧的宁露立刻跪下叩首,哭道:“启禀小主,是林贵妃身边的柊梅偷偷找到奴婢,给了奴婢一大笔银两,让奴婢去做夷宝林的掌事宫女。一是为了提防她有朝一日获宠,二也是为了挑拨离间,为林贵妃传递消息。”

“后来您有孕,林贵妃十分不满,便要奴婢配合去演一出戏。奴婢知道这件事牵连极大,本不愿意答应,可林贵妃拿远在安州的父母亲眷威胁,奴婢不得不从,但奴婢只知道奴婢该做什么,前因后果,还有谁,奴婢当时也是不清楚的。”

紧接着,芸儿也道:“小主,当初也是柊梅姑姑找到的奴婢,给了奴婢银两,但当初便只说要奴婢安安生生在渡玉轩做活,只需将红花粉藏好就是。奴婢也是猪油蒙了心,以为不需要害人还能得银两,便一时鬼迷心窍答应了,奴婢不是有意要害您和夷宝林的,还请小主饶了奴婢一命吧!”

太后搁下杯盏,上好的白釉瓷发出咔嚓一声脆响:“她们原本还不肯说,直到哀家命人去调查了她俩的底细,这才老老实实的说了出来。”

“林贵妃不喜你得宠,更不喜你生下三皇子,所以处心积虑要害你,如今你水涨船高,她日后更不会放过你,”她垂眸,沉静地看着沈霁,却话锋一转,说道,“你可知,哀家昨日当众撤下林贵妃的名牒,也是为了你?”

沈霁颔首,谦卑道:“嫔妾不明白太后的意思,还请您不吝赐教。”

“处罚林贵妃是为了安抚你,也是希望你这个时候,能暂时放下这件事,不要揪着不放,”太后缓缓拨动手捻上的佛珠,缓声,“哀家知道就算处罚了林贵妃,于你而言也不足以解恨,可眼下,还不是时候。”

“且不说此事已经过去了半年,如今再因为两个宫女的证词有变而处罚林贵妃有些轻率,便是林氏,也不会认可这个结果。”

说到这,太后牢牢看着沈霁,不疾不徐道:“林贵妃最为依仗的,无非是林氏在背后撑腰。她祖父是林太傅,连先帝也曾是他的学生,三朝元老,为人清廉,人人都要敬几分。但他最宠爱的就是林贵妃这个嫡孙女,原本林太傅已经隐居长安郊外不问家事,可林氏近年不安分,哀家听闻,林太傅已经回林府,重新整顿林氏风气了。”

“在这个节骨眼,不宜——也不能这样不清不楚地责罚林贵妃。所以哀家借长乐有恙一事下了她的名牒,既为你出一口气,也是让宫里人瞧瞧,哀家如今是向着你的。”

“林贵妃要动,那也该是林氏没落以后,一动便牵连全身,挖也挖得干净,不痛不痒反而打草惊蛇,倒是不值得。你既然要爬得够高,为你和孩子挣一份前程,就该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争一时意气无用。”

“所以宁露和芸儿,哀家今日就都交给你,是打是杀如何处置,都随你的心意。待出了这口恶气,今日离了长寿宫,这件事便烂进肚子里,林氏不死那日,都不要再提。”

沈霁仰起头怔怔看向太后,心中情绪纷杂如絮,贴在心口,让她难以呼吸。

可她知道,太后说的是对的。

在宫里,如林贵妃一般家世足够高之人一向是有保命符的,只要家世不倒,便是犯了再大的过错,只要不踩了国家底线,都能留她一命。

若想彻底除了林贵妃,林氏就一定得倒,帝王卧榻岂容猛虎酣睡,连陛下都在忍耐,等着伺机而动,沈霁没有理由为了一时之气坏了大局。

她深深跪拜下去,遵从道:“太后深思熟虑,桩桩件件都是为了大局和嫔妾着想,嫔妾感念太后恩德,不敢因一己私欲不依不饶,定会修身自省,以图后报,报答太后恩情。”

太后最看重沈霁的一点,也是因为她虽出身平民,却聪慧识趣,一点就通,不会过分执着于眼下,既然该说的都说了,也就不必拘着她了:“哀家岁数不比你们年轻人,今日说了这么多话也实在是乏了,你处置了她们,便带着三皇子好生回去歇着吧。”

“是。”

梅英亲自扶着沈霁从地上起身,这才转身看向宁露和芸儿。

她神色极淡,丝毫不将她们的求饶放在眼里,嗓音冷如冬日冰雪:“芸儿和宁露在长寿宫行为有失,以下犯上,脊杖一百,尸身丢入乱葬岗。”

说罢,她福身道:“太后今日教导嫔妾乏累,还望太后珍重自身,好生休息,嫔妾改日再带三皇子来请安。”

长寿宫的宫人们即刻将芸儿和宁露拖下去,在偌大的宫道上当街行刑,凄厉的叫喊过后,她们的嘴被人堵上,只能发出骇人的呜咽。

鲜血渗透衣裙,染红了冷凳,又流到宫道平坦洁白的石子路上,远远看过去一大片,触目惊心。

每日来来往往长寿宫门前的宫人不知几何,这脊杖一百更是被许多人瞧见,远远地传了出去。

路过的小宫女们瞧见这一幕吓得花容失色,捂着眼睛走开,连连后怕。

脊杖不同于臀杖,脊杖三十便可要了人性命,如今脊杖一百,岂不是要将人生生打成肉泥,实在是太狠了!

尽管明面上说是因为宁露和芸儿以下犯上惹了太后,可凡是明眼人谁不知道,这两人是当初陛下恩旨拨到太后宫里的,涉嫌谋害玉婉仪腹中皇嗣和嫁祸林贵妃一事。

时隔半年,玉婉仪才出长寿宫,太后就打死了她们,这分明是在警醒有的人,别借机生事,安分守己!

这份撑腰和警告,便是太后赏赐玉婉仪和三皇子的满月礼。

太后在长寿宫门前脊杖打死芸儿和宁露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各宫,被摘了名牒只能在宫内照顾长乐的林贵妃自然也听到了消息。

刚一听见的时候,就怒摔了几个昂贵的花瓶来泄愤,吓得长信宫里的宫人呼呼啦啦跪了一片,可冷静下来想想,便是她这时候,也得夹紧尾巴做人了。

宁露和芸儿被当街打死,定是太后猜到了什么,这才刻意处罚她们来警醒各宫和自己,一定是为了给沈霁和班玉雅出气,昨日又下了自己的名牒,不允许侍奉陛下,明摆着是针对她。

若是从前,太后就算再不喜她也不会到这地步,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父亲掌管林氏不善才生出许多事端。

她虽羞恼,可也知道眼下不是多事的时候,因为初一那事陛下和太后都起了疑心,虽说到底是打死了她们两个没了证据,但这时候也时刻盯着她,不喜她。

要是她还想回到从前,重新得到陛下的宠爱,她还是得等祖父料理好林氏,再缓一段日子,让陛下忘了这些祸事,也想起她的好才成。

此后数月,宫里一直风平浪静,不曾闹出什么事端。

陆氏在秋梧榭无声无息的生下一个公主,当日便被打入了冷宫,还是进冷宫时才有人发觉陆氏哑了。

娆贵嫔敷衍说是她日夜哭喊坏了嗓子,一个弃妇,也无人关心她死活,这事便这么轻飘飘的过去了。

二公主生来孱弱,气若游丝,还未出月便薨了,以公主之礼下葬后,一切又归于平静。

好似安宁的日子过起来总是格外的快,时间一晃,便到了腊月雪天。

这段日子里,玉婉仪最得宠,其次便是夷宝林,季宝林,其余嫔妃虽不打眼,可几个月下来,多多少少也有些恩宠。

唯一与众不同些的,是从前和安充衣交好的刘常在不吭不响的获了宠,近两日已经晋为才人,而林贵妃,也因为林氏而复了宠爱,虽还只是平平,可也足够令人警惕了。

雪天景色一贯美丽,沈霁坐在步辇上从梅林处回渡玉轩的路上,一路红梅簇簇,风景宜人。

刚拐个弯,就瞧见刘才人正领着侍女在折梅花花枝,目不斜视,身边还站着一位神色焦急的嫔妃。

也是熟人,正是因为肠胃不适御前失仪,再也不能得见天颜的安充衣。

还记得,从前东苑选侍一共四人,除了已故的戚贵人,打入冷宫的陆氏,便是刘才人和安充衣了。

当初刘才人和安充衣沆瀣一气,十分要好,安充衣得林贵妃眷顾,刘才人日日跟在安充衣屁股后面巴结。

如今时过境迁,也颠倒过来了。

沈霁坐在步辇上遥遥看过去,神色淡淡的。

都说刘才人是初雪那日在梅林中一舞入了陛下的眼,也难怪她现在这样喜欢梅花,是巴巴用这梅花邀宠呢。

“当初我得宠的时候去哪儿都带着你,没少在陛下跟前提你,怎么如今换你便不肯了?我给了你这么多银两,你也答应的好好的,如今可是你故意诓我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