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干不来文官

“陛下,臣不愿去大理寺,臣只想侍奉陛下左右,还请陛下成全。”

在未知道姨母的事之前,他确实可能会答应去大理寺,可现在对其他的位置他都不感兴趣。

有关沈景霄任何职位都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结果,最后皇帝干脆大手一挥退了朝。

王青山快步追上前面的两人。

“沈兄,景霄你们二人等等我。”

两人的脚步停了下来,看向来人。

“王伯父。”

沈景霄依旧是他记忆中的样子,这几日家中有事,一直没有时间去拜访。

“景霄啊,你为何不来我这户部?户部侍郎的位置有不少人都盯着,如今你回来了,我正好有借口可以推脱,怎么就不来呢?”

王青山叹着气。

互不适当的官局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能起到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

有不少世家子弟都盯着,王青山还是一己之力扛了下来,这个位置也留了一些时日。

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就准备在今年秋试的时候再去挑。

还没等到秋试就等到了沈景霄回来。

“伯父,我实在是干不来那些文官的活,还是保护百姓的安危过的自在一些。”

沈景霄说的也是

实话,在外征战多年,早就习惯了直来直去,官场中弯弯绕绕的他并非不知晓,实在是不想让自己劳心劳神。

“青山呐,孩子长大了知道自己想要去做什么,我这个做父亲的也拦不住,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现在唯一想的就是让这臭小子娶个媳妇,让我好抱上大胖孙子。”

沈自在把话题拐了个弯,不再继续讨论此事。

王青山也只是过来劝一劝,也没想着能让沈景萧改变主意。

自小就看着沈景霄长大,自然也知道他做事说一不二,认定的事没那么轻易改变,这才作罢。

两人回到家中就发现有不少人在府中进出。

有些人还拿着一包一包的东西。

连守在府中门口的护卫也从两个人变成了一个。

到底发生了何事,府中的下人为何如此忙碌?

两跟着下人一同来到了后院。

还未到后院,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药味。

两人皆是一惊,是谁在用药?

随着两人的靠近,这才发现沈如霜的身影。

“如霜,你这是在做什么?”

沈如霜正在和几个人在那里分辨药材,在她的身边堆了许多的药材。

在之前流民爆发,他们沈家出了不少

的力,也为流民提供了许多药材。

流民发现的早,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在他们回来之前就已经安善的差不多了。

如今又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沈如霜准备这么多药材需要做什么?

看到两人回来,沈如霜笑着。

“爹,大哥,这些人都是家中专门种药的,自从上次流民一事之后,女儿才发现药材乃是重中之重,后面再打听一番才知晓其中许多门道。”

在年后,她就有了这个打算,可突然患病,打了个她措手不及。

这件事也就一拖再拖,拖到现在。

孩子生了,她的身体也没有之前那么孱弱了,就又想着买药材。

在之前买药材的时候,她都是直接让人去买的,并不知道其中的门道。

这几日在家中,她了解了一些之后,又去外面仔细打听了一番,这才发现其中的弯弯绕绕。

药商为了赚钱,故意和这些药农压价,等把药材卖给医坊和医馆又故意抬高价格。

更甚至这些药商,为了多挣一些,还用手段把原本上好的药材故意弄成已经坏了的发霉的药材。

经过药商处理的发霉的药材,最后就都成了不值钱。

药农原本还想靠

这些上好的药材为家中补贴家用,被药商这么一弄还要倒贴钱。

久而久之原本一些药农都改去了种地。

只剩个别人还在坚持着。

沈如霜在上一世并不知晓人间疾苦,她也是在沈家被诬陷谋反之际,才想明白这些。

对于老百姓来说,守卫边疆于他们而言过于遥远,他们想要的是真正能为他们做事的好官。

这样的好官寥寥无几,甚至接近于无。

官场上官官相护,即便有这样的好官,也被他们排挤掉了。

也有的人为了百姓不得不与他们同流合污,时间一久,他的初心也就改变了。

老百姓真正认可的是你为他们做了多少实事并非是你说了几句话就能让他们对你有改观的。

她如今要做的,就是借着流民一事,让沈家在百姓心中留下的好印象,再借这个机会继续扩大。

即便日后皇帝真要给他们沈家动手,也要考虑考虑百姓。

失了民心的君王注定走不长久,她也不会让皇帝诬陷沈家的事再一次上演。

两人在听了沈如霜的计划之后,并没有过多的阻拦,反倒是积极的帮起了忙。

他们并没有沈如霜想的那么多,就是觉得能

让沈如霜找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也挺好的。

皇帝对他们沈家的态度不明,再加上今日沈景霄想要进入羽林卫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们知晓皇帝不愿意。

他们沈家手握兵权,倘若宫中的侍卫也成了他们沈家的人,皇帝如何能高枕无忧?

皇帝既不拒绝也不答应他们早就有预料。

今天仅仅是提出想要任职,朝中的明争暗斗就已经如此的波涛汹涌。

陈家的狼野心也并没有瞒着,就连沈家刚回来的两人都能看得清楚。

他们不信皇帝会看不出来。

既然皇帝看出来了,那么又为什么要放任他们陈家继续如此作为。

直到今日有人提到摄政王,他们心中了悟。

摄政王今日并未上朝,说是生了病在家中休养。

明明昨日他们两个人才看到过,再加上朝中的大臣个个早都不以为意的模样,一看就知道是惯用的借口了。

提到摄政王,是有朝臣提议让摄政王来决定沈锦霄的去留。

摄政王的威信比皇帝还要高,他怎么可能会答应让摄政王来处理沈锦霄的去留?

因此在提出来的时皇帝就一口回绝了。

最后怕他们再继续提,就匆匆忙忙的退了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