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张云也过去……

张云也过去安慰王春花:“妈你别被老二家的气坏了, 你放心,她在娘家住不了多久就得回来,她娘家那几亩薄田,也就刚够养活她娘一个人, 就像爹说的, 用不了多久, 她就得自己求着回来。”

李家宝眼泪汪汪:“到时候让苏然赔我十条裙子,让盼娣赔我一百个鸡蛋。”

李家宝已经开始对苏然直呼其名了。

王春花捂了捂胸口:“她想走就走想回来就回来?到时候我偏不让她进这个门, 得让她好好吃点儿苦头, 还有盼娣,那个死丫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看我以后给她找个厉害婆家好好磋磨磋磨她。”

苏然转身离去的时候李二柱是有些慌的,虽然他绝对苏然不对, 可是他确实也不能没了老婆。

不过听了爹娘和大嫂的话之后,李二柱又放心了, 的确,苏然的娘家根本养不住她和三个孩子, 苏然吃点儿苦头, 自然就会回来了。

让她吃点儿苦头也好,不然指不定还有像今天这样顶撞冒犯母亲和小宝的时候呢。

等她磨磨性子回来, 两个人生个儿子, 日子也就过好了。

苏然带着两个孩子走出了李家。

一出大门,苏然就柔声对盼娣说:“盼娣这个名字不好, 换一个吧, 我给你妹妹换成了苏诗嘉,诗人的诗,嘉奖的嘉, 你呢,是我给你取一个还是你自己取呢?”

妹妹诗嘉没有上过学,苏然就没和她商量直接自己代劳了,盼娣却是上过学的。

盼娣想了想,道:“妹妹叫诗嘉,那我就叫诗语吧。”

苏然笑笑:“诗语,这个名字不错,好了,以后姐姐就叫做诗语,妹妹就叫做诗嘉了,等明天我和你们的爸爸离了婚,你们就和我姓吧。”

走到村口,好些吃完饭的男人女人正在树下唠嗑,诗嘉穿的公主裙实在是太漂亮了,大家很快便注意到了苏然母女三人。

有一个和苏然差不多大的妇人张嫂叫住了苏然:“李老二家的,你把招娣打扮的这么漂亮干啥去啊。”

苏然停下了脚步:“嫂子,以后就别叫我李老二家的了,我明天就要和李老二离婚了。”

“离婚?”张嫂惊讶的叫了一声,“好端端的怎么离婚呢。”

周围人听到有离婚这样的大事,纷纷围了过来。

本来苏然回娘家是可以走另一条路的,不过苏然却故意走了这条人多的路,为的就是先声夺人,不然的话,按照王春花的习惯,定然会编排苏然和诗语诗嘉。

苏然见人围了过来,眼眶中涌出了泪花:“李二柱一家都不让盼娣和招娣去念书,我是不想两个孩子做个睁眼瞎,我挣的钱都被李二柱交给了他娘,我实在没有钱供两个孩子念书。”

现在村子里人还不知道两个孩子改名字的事情,苏然也没有特意强调,反正以后慢慢大家就会知道了。

张大婶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就是,我也是一直看这一家人奇怪,盼娣都辍学一年了,原来这不只是不让盼娣念,也不让招娣念。”

王大叔也道:“这盼娣上学那会儿,王春花还总是嫌盼娣上学不能在家里干活,合着家里活还完全指着这个孩子呢,这家人也是过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来。

“不过啊李老二家的,就算是你公公婆婆不让两个孩子念书,你也不能离婚啊,你一个女人,离了婚,带着两个孩子,没法儿过啊。”张大婶虽然觉得李家不让盼娣和招娣念书不像话,但是离婚也不对。

跟前有村民也纷纷劝了起来:“就是,这啥时事情都能商量不是,我们替你和婆婆说让两个孩子去上学,哪能离婚呢?”

招娣小心翼翼的开了口:“叔叔婶婶,我妈妈再在那个家里呆下去会累死的,今天我妈妈把头磕破了,大夫让我妈妈休息上三天,可是奶奶还非得要妈妈去做饭。”

大家看苏然,的确,一张脸惨白惨白,王春华是怎么对待苏然的,村里的人也全都知道,不过苏然从来不和任何人诉苦,对王春华这个婆婆也是毕恭毕敬,旁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说了什么就是挑拨离间了。

再加上苏然一幅眼泪汪汪的样子,大家也更确定了王春华就是对苏然太过苛刻了。

张大婶又关切的开口:“我说李老二家的,你要是身体不舒服心不顺,你就回娘家歇上几天再回来,这婚可是不能离,我和你的其他几个婶子,待会儿去劝劝你婆婆。”

苏然本来要制止张大婶去劝说王春花,但是转念一想后,又没有说什么。

苏然道:“几位婶子大叔,天快黑了,我就不多留了,我带着两个孩子走吧。”

大家纷纷表示苏然回去吧,虽然苏然娘家也离得不远,不过看苏然这个虚弱的样子,再多停留下去也不是个事情。

苏然带着诗语和诗嘉两姐妹朝着娘家的方向去了,走了二十分钟,就到了娘家。

苏然的娘家和李家的村子是隔壁,并不用走多久。

苏然的娘张素娥的房子一片漆黑,但是苏然知道娘一定在家,她只不过是不舍得点煤油灯罢了。

见苏然回来了,头上还缠着一圈绷带,张素娥着了慌:“这是怎么了啊然然,好端端的怎么头上缠了绷带,是伤着了吗?”

苏然把情况和张素娥说了一遍,并且也表达了自己想要离婚的想法。

张素娥不不是迂腐的人,但是思想还是有些老旧,不然也不会任原主这么多年在婆家当牛做马了。

张素娥有些慌了:“不能离婚啊,离了婚你该怎么养这两个孩子啊,你弟弟不在了,娘倒是愿意把家里这几亩地都给你,可是就算是都给你,你一个人也种不了啊。”

这个年代机械还不发达,也没有什么运输工具,要种地的话,家里需得有个男人。

张素娥家里没有男人,她便是种点口粮之外,便种点蔬菜拿去县城里卖,能卖多少算多少,因着这个年代蔬菜价钱不高,张素娥不过是能卖个糊口钱罢了。

苏然对张素娥说:“娘你不要担心,我能有办法养两个孩子,还有以后不要叫两个孩子盼娣和招娣了,以后姐姐叫诗语,妹妹叫诗嘉。”

张素娥还是认为苏然是在闹性子,虽然这个女儿是从来不闹性子的,但是到底是个女人,闹性子也是难免。

张素娥道:“这回你就在家里多住上几天,把伤养好再回去,过去总是让你忍让,如今看来,也得让你那个婆婆知道知道你在那个家里的贡献。”

张素娥为了女儿在婆家能过的好,从来不给女儿添任何麻烦,从来不向女儿提任何要求。

既然现在女儿受了伤受了气从婆家回来了,就让她和孩子舒舒心心在家里待上几天罢。

张素娥在苏然和两个孩子待着的房间点起了煤油灯,然后出去做饭,平日里晚上她就煮一点野菜粥,现在女儿回来了,她就做些好的。

张素娥杀了一只半大的鸡炖上,女儿头上有伤,最好是补补。

苏然和两个孩子在里屋呆不住,就也带着煤油灯出去和张素娥出去一起做饭。

在做饭的过程中,张素娥知道了苏然和两个孩子这些年在李家都过的是些什么日子,因为苏然一直都是报喜不报忧,张素娥并不知道女儿和两个外孙女在李家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张素娥抹了抹眼泪:“然然,这回你和两个孩子就在这里住着,李家过来求着让你们回去,你们不能回去。”

苏然:“……”

老太太还是希望她和李二柱过日子的。

不过也可以理解,这个年代离婚的人不多女人若是离了男人日子也难免会过的艰难。

要想让娘改变了这个心思,只能是苏然证明自己离开了男人也能过的很好,也能把两个孩子带的很好。

过了一个多时辰,香喷喷的鸡肉炖好了,张素娥把鸡肉鸡汤上洒了葱花端上桌子,把两个鸡腿给了两个外孙女一人一个,又挑了几块好肉放在女儿碗里面。

诗嘉看着碗中的鸡腿,开心地说:“也只有来姥姥家的时候才能吃上鸡腿了,在奶奶家的时候,奶奶都把鸡腿给小姑姑和两个哥哥,我和姐姐只能喝汤。”

张素娥一愣:“我平日里给你们拿过去的鸡呢,鸡腿也是给你小姑和你的两个堂哥吃了?”

诗语点了点头,告诉姥姥奶奶说她和妹妹吃点儿菜就好了。

张素娥再一次老泪纵横,我自己都舍不得吃,拿鸡过去就是为了让你们能吃的好点儿,想着鸡是我拿过去的,就算你们家大人多,你们娘仨也多少能吃上点,没想到竟然是只能喝口汤。

哭完张素娥说以后再也不会给李家拿鸡了,以后要苏然娘仨回家吃鸡肉。

苏然没有说话,老太太还是那个思想。

诗语和诗嘉两姐妹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鸡肉,在家的时候两个人吃饭从来都没有这么畅快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