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大军进驻沿海

严从汉与郭清扬到达镇川武学时,八千多名武学生员已重装集结完毕。

所有的生员,身穿布面铠甲,头戴笠盔,缠绑腿、着步履,一副短打装扮。

主战兵器为连枷,人手一把。

除了主战兵器外,每人还配备了弓箭、櫜鞬、火镰、火石、火绳、火药等。

按照此前刘现将军的建议,为了将每个人都设置成一个单独的战斗单元,所以每名生员还携带着药袋、干粮袋、竹筒制作的水壶、毛毯等物。

单兵携带的毛毯长约五尺、宽两尺半,卷成一卷系在后腰,轻巧便利,可随时取下展开,就地歇息,省去了携带帐篷行军的麻烦。

此次出征,由胡一彪担任主将,陈宜修是王府长吏兼文科教头,所以不随大军出征。

曾经的抗倭名将刘现,作为武科教头,竟然意外地留守武学,因此也不出征。

蜀王祝尤笑,简要地作了战前动员之后,便将一面军旗,授予了胡一彪。

严从汉听完训示后,独自来到祝尤笑面前,与其道别。

“从汉,战场之上,刀枪无眼、箭矢无情,需多加小心才是!”祝尤笑提醒说。

“谢谢王兄提醒,小弟此次出征,一定奋勇杀敌,为王兄、为朝廷分忧!”

“好!凡事多留心,不可只顾低头苦战,等你凯旋归来,本王便向朝廷请命,授你武职官衔。”zusu.org 茄子小说网

祝尤笑说着,拍了拍严从汉的肩膀。

严从汉会意,点头回答道:“王兄请放心,小弟知道该怎么做。”

子夜时分,八千武学生员组成的抗倭大军,趁着夜色开拔了。

大军一路浩浩荡荡,但却悄无声息。

按照此前的计划,一路夜行昼宿,极力隐蔽行军路线和意图。

经过十个夜晚的急行军,镇川武学抗倭大军终于抵达了抗倭前线——杭州府。

主将胡一彪,将八个千户所分别派往萧山、钱塘、慈溪、海宁、镇海、余姚、上虞等地驻扎。

严从汉与郭清扬、祖云旗,分别驻守杭州附近的萧山、钱塘和上城。

当晚,胡一彪带领严从汉及郭、祖三人一起,前往杭州都指挥使司,面见杭州都指挥使。

由于此前五十三名倭寇突入内陆纵深,四处流窜劫掠,而后竟然攻破南京城防。

朝廷震怒,不但罢免了几位一线巡抚和总兵,而且还责罚了当朝兵部尚书孙正则。

从上至下,朝廷一共处罚、罢免了近六十名军政官员。

胡一彪面见杭州都指挥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抗倭战况,以及商议与当地卫、所联合抗倭的事宜。

新上任的杭州都指挥使名叫尹志纶,他在半夜时分,接见了胡一彪等人。

四人行完参拜之礼后,尹指挥使客气地招呼他们入座。

“本官早就接到朝廷文告,说渝州的镇川抗倭大军即将到来,本官日夜祈盼,今日总算见到你们了。”尹志纶高兴地说道。

“按蜀王吩咐,镇川大军需隐蔽行军,昼伏夜行,因此耽搁了不少时日,还望尹大人见谅才是。”胡一彪说道。

“胡主将客气了,你我皆是奉朝廷之命,共同御敌,应不分彼此,团结一心才是。

另外,所部与杭州都指挥使司并无隶从关系,日后见到本官,也无需躬行大礼。”

“就依尹大人之言!”胡一彪拱手说道。

“请列位随本官前来!”尹志纶说完,起身进入了一间密室。

密室中央,摆着一个大型的作战沙盘。

严从汉随胡一彪一起,站到了沙盘前面。

沙盘所拟地形,皆是江浙地区沿海一带地貌,较之《筹海图集》中的图画,沙盘立体展示,更为直观生动。

尹志纶吩咐左右,点亮室内的蜡烛。

“待本官将此前的战况向列位作一通报。”尹志纶说完,用手指着沙盘讲解了起来。

“一月前,有一股倭寇,大约七十余人,由上虞爵溪所城登陆,攻击会稽、绍兴等地,劫掠于潜、昌化等县。

遭到当地卫所抵抗后,倭寇转而向西,一路骚扰破坏,攻打徽州歙县。

歙县卫所五百余名官兵奋起抵抗,不料竟不堪一击、弃城而逃。

于是,倭寇经由歙县,一路北进,攻至南陵,南陵县丞率三百兵丁御敌,仍是不堪一击、落荒而逃。

倭寇继续北进,几乎未遇抵抗,直到攻至芜湖,才遇到太平府县丞率兵殊死抵抗。

然而双方战力悬殊,太平县丞全军覆没。

到此,倭寇愈发嚣张,继续向北,最后竟直抵南京,还攻破了南京城防。

好在南京军民同仇敌忾,有条不紊地组织巷战,有力地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

由于在南京受阻,余下的五十三名倭寇立即弃城逃窜。

不料沿途明军不但未能有效阻击,反而闻风而逃,使倭寇有了喘息之机,继续逃窜。

倭寇行军迅速,一夜之间竟然急行一百五十余里,逃窜至苏州浒墅关。

这才被南京巡抚率兵围困击杀。

此役历时半个多月,战后统计,这七十余人的倭寇队伍,竟然造成明军及百姓数百人伤亡。

倭寇所过之州府县,劫掠、破坏民房、官署无数,造成的经济损失一时竟难以估量。

由是,朝堂震惊,圣上龙颜大怒,责罚罢免相关涉事官员,共计六十余名。

本官也是新近上任,日后还望各位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朝廷赋予的重任才是!”

尹志纶通报完敌情,严从汉等人面面相觑,内心极为震惊。

七十几人的倭寇队伍,竟然有如此之大的战斗力和破坏力。

严从汉首先想到的便是:倭寇战力虽强,但也暴露出了明军的致命弱点。

看来,整个南方海防已形同虚设,如不及时改善,再遇大股倭寇强袭,恐怕南方半壁江山从此将不得安宁。

此时的朝廷,由于辽东连年开战,军费暴增,财政早已出现赤字。

南方向来富庶,是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之地,若南方根基不稳,北方战事加剧,则朝廷倾覆,只在旦夕。

严从汉几人,再一次感受到了此事的严重性。  17638/9773911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