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各自的算计

没错, 崔莲花生生被气晕了。

秦湘可不承认这跟她有关,她如今可就是个不得不离婚的女人呢。

大集上人流攒动,熙熙攘攘, 最先发现崔莲花晕倒的还是旁边赶集的人。至于崔莲花的儿媳妇正跟其他老太太们感慨秦湘多有本事, 衣服质量有多好呢。

有人喊了一嗓子之后蔡红艳本着看热闹的想法抬头看去, 结果吓了一跳, “呀, 妈呀, 我婆婆晕倒了。”

秦湘隔着人群看了一眼也就不在意了,于她而言崔莲花当然越倒霉她就越高兴了。

正想着, 蔡红艳突然跑过来了,“秦湘,怎么办,妈晕倒了, 怎么办啊。”

秦湘乐了, “你搞清楚, 那是你婆婆, 跟我可没关系,晕倒了就去花钱看医生, 跟我这儿吆喝啥,我还能给你将人治好了?还是说你指望我去花钱给前婆婆治病?你觉得我是那好心的人?”

闻言蔡红艳呆了呆,觉得秦湘说的也有道理, 她就是慌神了,忙跑回去,就看到于翠花正死命的掐她婆婆,忙问,“于大娘, 您这是干啥。秦湘说了我婆婆这样得去医院花钱让大夫看。”

于翠花哼了一声,“我跟你讲,你婆婆其实就是犯了红眼病,眼红秦湘赚钱了跟她没关系呢。”

在这一点上于翠花看的准准的,她跟崔莲花认识多少年了,但要说关系多好那也不能够,顶多算泥捏的姐妹,随时破碎。别人以为崔莲花是个好性子的,她却不这么认为。

于翠花又对着崔莲花道,“莲花啊,你可快点醒吧,再不醒你大儿媳妇该拉你去医院花钱看病了,你家可还有不少外债呢。”

“这能行吗?”蔡红艳困惑极了,谁家人晕了说几句话掐几下就能好啊,她都看到了,于大娘不光掐人中,手还伸进去拧她婆婆的腰了。

于翠花笑了两声,“行不行的试试不就知道了,我跟你讲,医院可不是咱们这些人能去的地方,去了没个十块八块的都出不来。这要是个厉害的毛病说不定得花个百八十的呢,你们家分家了吧,那不得你们两口子出钱啊。”

蔡红艳瞪大眼睛,有一瞬间她很想将她婆婆就这么扔大马路上不管了,一个老太太还花百八十的看病,卖了也不值那么多钱啊。

话音才刚落,晕倒的崔莲花幽幽的转醒了,蔡红艳兴奋极了,“妈,您真的醒了,您醒的可真够及时的,您再不醒就该去医院花钱了。”

崔莲花心道,敢不醒吗,于翠花那双手拧人实在太疼了,还有人中这儿都火辣辣的了。

她坐直身子瞥了眼秦湘那边,不大的板车前面围满了人,可见生意有多好了。这得赚多少钱啊。可惜跟王家没关系了,崔莲花心疼的不得了,差点又把自己给气晕了。

“行了,醒了就起来吧,一个老太太坐地上像什么话,看着怪丢人的。”于翠花看不上崔莲花这副模样,眼皮都快翻天上去了。

那边秦湘忙完的时候,这边人早不见了踪影,秦洋直起腰问,“你担心她们来找你麻烦?”

秦湘忍不住笑了,“你觉得她们敢吗?”

秦洋也笑了。

王家当然不敢,如今王家在十里八乡的丢尽脸面,有些事的确是民不报官不究,王家庄的干部哪怕想捂着也捂不住,丢脸是肯定的了。

当然王家最在乎的就是王俊生大学生的身份,只要他们在意这个,就能被秦湘拿捏住,否则秦湘真的会闹上首都去的。别人说的话可能没人信,可秦湘手里还有俩人离婚的那张协议呢,当时秦湘可是直接让王俊生写上了因为王俊生出轨而感情破裂离婚。

所以王家人只要不傻就不会来主动招惹秦湘。

孙祖大集比昨天的大庄乡集规模要大,人流也更多,秦湘和秦洋忙活到三点人不多的时候,三百多件衣服已经卖的七七八八了。

袜子和内裤这么两天的功夫也卖了有三百多双,总之效果不错。

可千万别说八十年代的乡下穷就买不起东西,生活水平都是相对的,八十年代的农村和二十一世纪的农村肯定没法比,但八十年代的农村比七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又要好上好多倍,贵的东西买不起,十块八块的衣服咬咬牙还是能买的起的,毕竟都是消耗品,也担心错过这店儿就没了。

所以旁人问秦湘下个大集还来不来的时候秦湘都只说不一定,货清完了也就不来了。

这就是营销,后世最基础的营销在这年代还是很管用的。

现在集上倒是还有点人,秦湘也不想在这熬着时间了,招呼秦洋赶紧回县里去了。

只不过孙祖乡大集距离王家庄和秦家庄都不算太远,秦家屯的人虽然过来远一些但也有。这么回去后就宣传开了。

连凤英也终于知道秦湘到底干了什么。

她万万没想到秦湘竟然干了个体户,那不是搞投机倒把的行为吗。

当然,连凤英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有人跟田中梅说了,田中梅又来找的连凤英,“妈,那可是投机倒把,这要让人抓住,不得给咱们秦家扣一顶资本主义的帽子啊。”

也是凑巧,这两天秦保田没在家,连凤英一下子就没了主意,“那可怎么办啊?”

田中梅冷笑道,“妈,我可跟你讲,咱们可是分家了,就算小妹被抓,也跟我们没关系。连累我没关系,万一连累秦军怎么办,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

听着这话连凤英心里难受坏了,“那可怎么办啊。”

田中梅想到来之前她男人跟她说的,便道,“妈,不过我也打听了,也许也没事儿,听说不少人搞投机倒把呢。要不您去找小妹,让秦军去给她管钱,这样就算被抓了,好歹钱也丢不了,咱们又分家算两家人,更安全,你说对不对?”

连凤英有时候就是糊涂,听着这话竟然觉得有道理,但又摇头,“不成,秦湘那丫头肯定不乐意,而且老二在跟前呢,老二给管也一样。”

田中梅:“……”

弄个傻子婆婆可真够要命的。

秦湘对这事儿早就有准备,但也没当回事儿。

跟秦洋返回县里,秦湘便去点钱,六百件儿衣服剩下三十来件,统共收了4350块钱,净赚一千三百五,在这年月已经是暴利了,至于袜子,只能算小钱。

秦湘拿上钱就喊秦洋,“三哥,我们得赶紧去给向阳红那边汇款,然后让他们给把货捎过来。”

秦洋犹豫,“这汇款也有个时间差,他们再找人捎货可能没个几天来不了。”

秦湘皱眉想了想直接道,“那干脆我去运输队租一辆车,专门去走一趟,怎么样,这次衣服卖了四千三百五,加上袜子一共四千四出头,我打算全部用来进衣服也就八百多件,找辆小车都行。”

“但运输成本也有些高了。”

秦湘无奈,最后道,“算了,还是汇款吧,正好我们休息几天,利用这几天时间我学习。”

“也行。”

趁着还不到下班时间,两人赶紧去县邮局汇款,之后又给向阳红服装厂的何副厂长打个电话。

何副厂长听到秦湘的声音还是很惊喜的,“小秦,你那六百件儿衣服都卖完了?”

“是啊,何副厂长,这不是一卖完就赶紧给您打电话了,我已经把钱汇过去了,您收到后一定要赶紧给我们发货。”秦湘想到这服装的利润其实还是不满足的。

如果是进羊城那边的货,去市里能直接翻倍卖,可惜清水县城经济发展目前还不够好,只能走物美价廉的路子搞清仓了。

当然,她也知道这生意并不能长久,因为她在集上生意多好有目共睹,也就是现在大家伙胆子还没那么大,一旦看到有人赚钱了,总有胆子大的会跟风去卖。

何副厂长一听这话顿时高兴起来,“行,没问题,我亲自去找老冯给你提货。”

她自己算了下秦湘卖货的速度,也真是可怕,秦湘回去也没几天吧,结果六百件衣服就卖完了。他们销售科找的那几个体户就算用的秦湘的法子卖的也没秦湘的多啊。

“那多谢您了,何副厂长。”说完正事儿,秦湘又关心起厂里的事儿,“厂里库存卖的怎么样了?”

听这话何副厂长忍不住苦笑,“不容乐观。也就销售科出去找了一些镇上的个体户卖了一些,这还是因为大家听说了你赶集卖衣服的事儿之后才要的。至于召集员工和家属去赶集的事儿……唉,不提也罢。”

其实她自己也算过一笔账,远的地方不说,就向阳红服装厂周边的集市就有不少了。如果秦湘的方式推广下去,销货量肯定能上去。虽然未来不知道怎么样发展,目前的困境却能解决,可惜她一个人想也没用,根本扭转不了局面。

就销售科的人,也就是因为她亲自带队,不然下面的人也是意见不少。

秦湘听了这话就知道结果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国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是必然的结果。

何副厂长叹了口气说,“小秦啊,说起来,你这算是我出货的大户了,只可惜厂里不肯给赊账,只能款到了给你发货了。”

在这一点上何副厂长觉得挺愧疚的。她和秦湘虽然打交道不多,但对这小姑娘是真的很佩服,对她的为人也颇为信任。可厂里宁愿相信一些百货商店也不肯相信秦湘,还不就是因为看不上个体户吗。

要何副厂长说,厂里这些老顽固就是脑子不好使,个体户怎么了,如今厂里出货全指着个体户呢,那些个百货商店才提多少货啊。

秦湘能理解何副厂长的心思,却也没法多说。

挂了电话后,秦湘对秦洋说,“三哥,咱们得趁着这机会赶紧赚一波,积累一些本钱之后往羊城进货去。”

秦洋被她的大胆惊呆了,没想到妹妹对去羊城还念念不忘呢。

要他说就这么赶集也不错。

秦湘便给三哥解释了一番,才道,“还是新款式的衣服好卖,定位准了市场就好了,那利润翻倍都行,但那样好的衣服在县里估计很难卖出价格去,只能往市里或者省城走,局限在县里咱们就只能赚小钱了。”

原本她还打算开了屋后的门摆摊呢,但现在赶集就好累了,她突然又不想开了。就趁着这几天的时间好好学习吧。

回去将剩余的货清点一番,秦湘又琢磨给刘敏华寄点土特产了,顺便联络一下感情。

知道她的打算,秦洋便将这事儿揽了过去,第二天就给刘敏华寄了一份这边的特产。

至于秦湘,早起跟着秦湘练习防身术,吃过饭就老老实实的学习。纵然有陪读的经历,上次去学校考试考的也不错,但也得仔细复习,有些知识不太一样,她还得仔细研究,就去年的高考数学听说就格外的难,今年肯定也不会太容易,秦湘平时能学习的时间也不多,所以逮着时间绝对要下苦功夫了。

直到中午的时候秦湘才趁着休息的时候去给刘敏华打了一通电话。

接到秦湘电话的时候,刘敏华还挺惊讶的,没想到秦湘不是说说,竟真的打过来了。她想到那个漂亮又认真的姑娘,笑道,“怎么样,袜子卖的好不好?”

秦湘笑道,“还不错,我回来的时候路过宁城,买了一些他们的库存衣服,如今再倒卖这个呢,袜子饰品什么的反而成了捎带的了。”

这些东西利润多少,刘敏华一听便知道,她虽然也批发袜子什么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服装。

只是没想到秦湘竟敢接手一些库存的衣服。

不过刘敏华也没不识趣的去问她怎么处理,只说到,“对了,既然你打电话过来了,那我也顺便问你一句,过几天我还要去杭城进第二批货,你要不要进袜子,我可以给你发火车托运过去。”

从杭城到鲁省省城是有直达火车的,但秦湘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算了,我袜子还有不少,等我清的差不多再说。”

若没有向阳红服装厂那些衣服,一天靠着卖袜子挣个三四十块钱她其实也挺满足的,但谁让衣服的利润更大呢。别看款式不好看,但质量好啊,她就是能薄利多销出去,卖一件衣服赚的都够卖好几十双袜子了。

她干个体户就是为了赚钱,不赚钱的买卖她就懒得折腾了。

挂了电话回去,就见秦洋在那儿摆弄袜子和小饰品,见她回来便说,“我闲着也是闲着,我准备去屋后头摆摊卖卖试试。”

秦湘知道三哥闲不住,便点头,“行。”

见秦洋准备找东西砸那把生锈的锁,便喊住他,“三哥,以后我们会赚的越来越多,抽时间我们商量一下分成的事儿吧。”

秦洋乐了,“可拉倒吧,你就比照着车队的工资给我多开个十块八块的就行了,搞个屁分成,没有你这脑子,你三哥什么都不是。”

“那不行,三哥……”

秦洋打断她,“就这么定了,你要是不答应,那我干脆回车队干活算了。给谁干不是干,只要有以前的工资就行。”

秦湘气笑了,“那你去。”

见她这样,秦洋干脆不理她了,径自拿了柴刀将那把破锁给砸了。

这后门不大又是泥土的墙壁,拉开门的时候掉下一层土来。

秦洋拍打干净,便准备忙活了,见秦湘亦步亦趋的想要帮忙,便挥手道,“看你的书去。”

秦湘笑,“行。”

秦湘便滚去学习,期间秦洋似乎出去了而后又回来在院子里叮叮当当的。

下午的时候秦湘就知道秦洋忙活了些什么,一个简易的架子,再铺上一床床单就是现成的卖货柜台了。

“对了,三哥,我记得二哥说县里准备弄夜市,有门吗?”

秦洋摇头,“回来我就打听过了,不行,县里晚上人太少了,比市里差太远。但是咱县里这几年也靠着车队赚了些钱,所以打算在历城路那边修一座小型的市场,个体户可以去租摊位,不管是卖什么东西都行,就是都汇集过去。”

秦湘遗憾,“那算了,就先这么卖着吧。”

当然她也不觉得自己做的这些都是无用功。创业就是这样,就是要多试试才能知道路该怎么走。她买这些小饰品和袜子内裤的时候也不知道回程会有那样的机遇啊,如果早想到了,她肯定就直奔宁城了。

所以说人就该知足,反正卖出去就亏不了钱。就算卖不出去也不要紧,大不了先留着,等从羊城进货之后作为衣服的搭配,说不定还能卖出高价去。

钱汇过去第三天的时候向阳红的何副厂长给她打了电话,告诉她已经收到货款已经安排发货了。

货是跟着那边来临市的车过来的,所以得他们自己去市里提货。

秦湘一想也行,正好趁着这功夫去市里看看情况。如果市里发展好,那么她攒够钱去羊城提货后就去市里,不行就直接去省城找地儿卖衣服去。

从宁城到临市,开车大约六个小时,从何副厂长打电话过来之后,两人便准备出发了。

县里去市里的车一天三趟,赶着中间那一趟到了那儿离着约定时间还差着两个多小时。

秦湘便想去逛逛,让三哥先去休息,秦洋瞥她一眼,“秦老板,我可是打工的,能不跟着?”

兄妹俩从汽车站出来一路打听向着市中心去了。

总体来说市里发展是县里没法比的,但是跟杭城甚至沿途一些南方城市也有不小的差距。

逛了一会儿秦湘就没念头了,“三哥,等有时间我想去省城看看。”

对此秦洋已经没有任何劝说的想法了,应该说在他大胆子决心辞职的时候他就没有回头路走了,真的只能跟着自己妹妹这个老板走下去了。

“行,你想去三哥就带你去,反正从咱们那儿去省城跟来市里也差不多少时间。”

省城那边秦洋倒是去过,原本想给秦湘讲讲,可又一想他去的地方大部分都在郊区的厂房,说了也没什么用便没再开口了。

两人掐着点儿去了这边一个厂子去接货了,而在清水县城内,连凤英终于在田中梅和秦军的劝说下,偷偷的进城了。

当然这事儿秦保田并不知道。

连凤英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在田间地头干了一辈子,最远的距离只去过镇上,这县里还真是头一次来。

很震惊,也很害怕,也很恐惧。

看着县城里两层高的百货商店的时候她都震惊的不行,看到路上有人穿着高跟鞋的时候都像看到了怪物。

原来这就是县城啊。

只是找到秦湘之后她该说什么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