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48

橙子最后是被老母亲的眼神吓跑的,那眼睛分明说着:闺女也十岁了,再过几年也该议亲了。

这本来是看别人八卦的,可不能让八卦落自己头上的。

没几日,就从地里摘了两筐西红柿,可以去县城送货了。第一次去,一家人都很激动,起了大早送江德梁,但是,有点不太对劲,怎么都盯着驴车上空出来的地方?

那眼神分明就是:想去,想去,想去。

江德梁被三个姑娘外加一个媳妇儿盯的无奈,又觑着老娘和大哥的神情,试探着问:“你们也去?”

“行!”

“好!”

橙子和桃子一听翻身就上车了。江王氏其实也想去,但在李秀莲抱着小女儿爬上去以后就没地方了,于是笑着制止小叔子挪筐给她腾位置:“我不去,家里现在离不开人。”

又叮嘱女儿:“到城里别乱跑,好好跟着你二叔二婶。”又悄悄塞了一个香囊给江橙。

可惜大伙都忘了旅途的颠簸,紧赶慢赶,总算在巳时前把东西送到了酒楼后门,高掌柜派人把东西清点完搬进去,便直接结了账,假意挽留表明离意的江德梁:“进来喝杯茶再走。”

“不了不了。”

又说了几句客气话,高掌柜干脆利落的合上门。

空箩筐们叠起来堆在板车尾。江德梁招呼状态不佳的四个女眷:“换个地儿好好歇歇。”

寻了个茶摊,要了罐茶,等一杯热茶下肚,众人才感觉舒服多了。

“你们先在这儿歇着,我去钱庄。”江德梁压低声音同她们嘱咐。

几个孩子喝着茶伸着脑袋看四周的热闹。

“听说南郡今年又发大水了,庄稼都淹完了。”隔壁桌上的人在分享新闻。

“可不是,昨儿就听说了。我有个亲戚是走商的,才从那回来,说是一路上都是水。”同桌的另一人附和。

“这老天爷,南郡的人们可遭了罪了。”

在旁光明正大听完谈话的江橙想到了一个词:流离失所。地淹了,房子估计也淹了。

好心情瞬间就没了。

唉……

她现在也帮不上什么忙。要钱没钱,要力没力。现在还在为致富而努力种地呢,就等着有钱了,哥哥们学业有成了跟着进京赶考去寻人。

原以为这事跟她们没啥关系,结果回去没几天就接到里正通知:官府运粮食赈灾,征丁。

征丁:本意是有人了出人,没人了出钱。现在基本变成了有钱了出钱,没钱了出人。管他征几个人,哪怕只需要十个人,也要全县通知,挨家挨户上门。

到橙子家的时候,江德柱果断决定捐钱免征。这一捐,好几个月的辛辛苦苦全没了。更别说其他村民了。

最难的是英子家,江阳是唯一的男丁。捐完钱家里就断粮了。

老太太不等英子家出去借粮,使唤着儿媳妇去送粮。江王氏自然带着橙子一道去了。

“英子,你莫慌。再过几天我教你们种的辣椒就可以摘了,到时候就挣钱了。”

“对,到时候就有的忙了。”江王氏笑着说。

英子眼含泪水,伸手抱住橙子,哽咽道:“橙子,你真好,谢谢,谢谢你们。”

“谢什么呀,咱们可是姐妹,从小都在一起玩。”彼此什么样没见过?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

“哎呀,遭了!”正煽情着,江橙忽然推开英子,面色惶急,“忘记这回事了!娘,走,赶紧回家。五奶奶,婶,英子,我们先回去,忙完了我再来。”

“哎,这孩子。五婶,我们先回去。”江王氏话还没说完就被闺女催着往家回。

走在路上,江橙问系统为什么不提醒她,系统选择装死。

我只是一个提供材料的小系统啊。

回到家,找半天在村东头河沟边的旱稻地里找到了江德柱。

“咋了?急急忙忙的?快看,这稻是不是要熟了。”

江橙往旱稻地里瞄了一眼,“诊断”技能自动识别:趋近成熟。

好家伙,真是一样赶一样,累死人的节奏。不来这儿她都快忘了她还在这儿种了一块地的旱稻。

“爹,赶紧找人来咱家垒炕。”江橙顾不上管旱稻了,反正还没熟,正经事要紧。

“啥玩意儿?炕是啥?”江德柱一脸疑惑。

呃,好吧。忽略了老父亲见识短了。可是,没炕烘干辣椒,没晒干的辣椒会发霉的!收完辣椒都进入雨季了,更不用说辣椒本身就难晒,愁。

最关键的是,老爹没听过代表着附近没人会盖。要了命了……

这还推个屁的广。

“本系统里面有技术哦,仅需一千积分哦。”系统贱兮兮的声音在江橙耳边响起。

江德柱就发现旁边忽然变得非常亮。

得了图纸和视频的江橙腰杆瞬间直了:“没事,我跟你说咋盖。”

计算好要请的人数后,江德柱肉疼:“咱们家现在可没多少现钱让你折腾了。夏天日头好的很,大活人站太阳底下晒都能晒成肉干,更别说辣椒了。”

哟,难得您老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呀。江橙撇撇嘴:“下雨了怎么办?”据她前世的印象,晒辣椒最起码得晒五六天。

“那等咱卖来钱了再盖不行?”江德柱还是心疼。不管哪个年代,盖东西都是个大花销。

“不行!爹你就听我的吧,哪一次吃亏了?”

眼见女儿要生气,江德柱连连应好。只是回到家同媳妇儿小声嘀咕:“这会儿做饭别太实在了,省着点。”

收获媳妇儿一对大大的白眼。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都是门前的邻居,做的不好骂的又不是你。

幸亏江橙是理科生,看图还是小意思,更别说有视频了。把厨房旁边的柴房腾空,花了四五天时间把炕盖好。

中间橙子和桃子接手巡视旱稻田的活,天天在地边赶野鸭子,赶鸟。急的她找江王氏扎了好几个稻草人插在地里。等状态一显示成熟,江德梁领着媳妇儿、大女儿、侄女收稻子。

“嘿,真结出来稻子了?”住在村东头的几家村民早就知道这地里种的是稻子,但也没见柱子那货浇几次水,还想着是这家人傻钱多。结果这会摸着壳里面的,圆滚滚的,再用手碾开,好家伙,白生生的,不是大米是什么?

“你们这是在哪弄的种?说说我下一年也去买点种。”有人问。

对于青阳镇上的人来说,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基本种不出来,太旱了。所以大米不是一般的贵,平常人家哪吃过这精贵东西。

“梁子,舂米的时候喊我。”也有人朝江德梁喊话。

江橙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来这儿多少年了,终于能吃上大米饭了。想一想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盖浇饭,再想一想美味的红烧茄子盖浇饭,更别说黄焖鸡米饭了。

啊,不能再想了,嘴角在流泪。

最后的发展依旧是老旧的剧情,碾稻谷,晒谷子,舂米,蒸米饭,江橙甚至可以很平静的看着家里人的兴奋,当然她自己也很兴奋就是了。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得抽空去县城汇报给郑主簿。问题是他们抽不出空。

绿油油的辣椒地里已经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子。

“来,大家先把手套戴上,对,就是我刚刚发给你们的。像这样。”江橙耐心的把她教江王氏做的几双手套发给大家,包括江英一家。

继续叮嘱:“如果不戴,摘的久了手指头会辣的受不了。戴上这个还会辣,但是会轻一点。记住,一定不要戴着手套揉眼,会辣哭的。如果不小心碰到眼睛就赶紧用清水冲洗眼睛。还有……算了,开始摘吧,只摘红的啊。”

江橙看着大伙的表情,决定结束说教,教训吃着吃着就长记性了。

七八个人同时摘,又加上产量没有前世高,红辣椒一天就采摘完毕。

江橙先教老娘如何使用辣椒炒菜:切断,起锅(划掉),烧油,下锅,翻炒,加入要炒的菜品……

制作辣椒酱去年都知道了,不用教。去年还尝过辣椒蒜汁拌面,吃起来除了爽还是爽。

下面就是如何将辣椒自然的融入食谱里。想着地里还有没熟的,江橙直接教老爹如何炕干辣椒,程序很多,橙子得照着介绍尝试。

至于做坏了?别人能尝出来?本姑娘丝毫不慌,稳得一批。

炕辣椒这活,是个细活,长活。分三个阶段:预热,蒸发,干制。

具体就是将辣椒铺在炕面上,先小火让炕炉热起来,不用太热,手放上去感觉稍微有点烫就可以,然后抽柴,留点能继续保持温度即可,等一两个小时以后加柴升温,进入蒸发阶段。此阶段很繁琐,每隔一炷香的时间(大约三十分钟)就要控火排气,如此一两个小时以后进入干制,启动大火模式。

其实以上步骤只需要一个简简单单的烘干机,然而这儿没有。

先拿自家的做实验,江德柱两兄弟轮流上场用了两天时间炕干。等给英子家摘的辣椒加工的时候两人已经不生疏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