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年

厉王三十一年,春三月,厉王大朝。

毛公因洛阳事艰,非一年半载可以结束,需长期坐镇洛阳,故向天子请辞大司马一职。

天子不许,而允毛公以大司马之职继续坐镇洛阳,全权负责成周之事,命虎贲将军方叔暂代大司马之权,为左司马。

厉王又沿袭成康旧制,命王后之弟丶申侯之子,申季子掌管天子虎贲禁卫,为虎贲将军。

任命一位之前从来没在中央任职的诸侯之子,担任同上大夫的高职,一般情况下是不被允许的,但是意外却总是难免的。

因为虎贲卫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在国家正规军系列之中,更加类似于天子私人军队。换句话说,他们是真正意义上只服从于天子,没有天子的命令,哪怕三公丶六卿在理论上也调不动一个兵。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对于天子似乎有种误解,认为“朕即国家”。国家的军队就是天子的军队,国家的钱也都是天子的钱,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先说财政方面,中国从很早开始起,就对天子的财政与国家的财政进行了分割。

我们经常提到的税赋,实际上应该是拆开的,税是由国家征收,维持政府运转的财政收入。

赋则是专门上供与帝王,供王族日常开销的私人小金库。tiqi.org 草莓小说网

比如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里,九卿中有少府一职,便是专门负责皇帝私人小金库的官职。类似于后世,在电视剧上被演烂了的大清内务府。

两者之间虽不是泾渭分明,但也算是井然有界。皇帝怎么花自己的小金库,大臣管不着。但是如果皇帝未经大臣的允许挪用国库的话,是会被骂的。

哪怕,是在被某些"公猪"认为黑暗专制的明朝也是如此。

比如说明朝万历皇帝他爹,倒霉的隆庆皇帝,刚上位的时候,由于皇帝的小金库,都被他老爹道士嘉靖皇帝炼丹练了个精光,所以想要朝国库里借点钱,就被大臣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可不是个例,一般的皇帝是不敢轻易打破这两者界限的,最多就是如那位缺德的唐德宗一般,猥琐至极的充当搬家鼠,命人偷偷地将国库里的钱转到自己的内库里。

当然,如果碰上个别比较强势的皇帝,比如说秦皇汉武,那国库就跟小金库没什么区别了。

不过需要声明一点,当国库里的钱不够花时,大部分皇帝只要脑子还没抽到家,都会忍痛拿出自己内库的钱来给国库补窟窿,哪怕是以爱钱闻名的明万历皇帝,在打完三大征后,对于军队的犒赏,就是这位皇帝自己掏腰包的

当然,皇帝借钱给国库,根本就没有还钱这一说。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很缺钱吗?

答案:皇帝很需要钱!

那么皇帝的钱都花到哪去了呢?

答曰:生存需求。

人有四种需求,第一种是生存需求。

若说哪一种人对生存需求最为渴望,换句话说,就是最缺乏安全感的话,那就莫过于皇帝了。

没办法,这个位置,九五至尊,风光无限,但是风光无限的背后,则是战战兢,如履薄冰的危险。

因为,同样也只是个普通人的皇帝,既不会读心术,也不能把人变成傀儡。甚至根本不知道谁会捅自己一刀!

朝中那些貌合神离的文臣武将自然不必说,纵然是自己家中人,枕边人。又有几个是皇帝能放得了心的?

莫要以为,登上了君位,享受了众人的朝拜,便真能有鬼神庇护,刀枪不入了。

以臣弑君者:春秋,晋献公死后,奚齐丶卓子被大臣攻杀于朝堂之上,晋怀公丶晋灵公丶晋厉公皆被大臣当众攻杀。

除了这些死的较为血腥的之外,还有一些死体面些,比如晋文公,

《左传》:“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也就是说晋文公被装进棺材快被下葬的时候,从棺材里传出了牛叫的声音!

人死后又怎么会发出牛叫声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人其实没死,还活着,但是棺材是密封的,人在里面闷着,挣扎喊叫的时候,听起来会像牛的叫声!

需要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常识,在周礼中,诸侯与天子等贵族死后,或许是考虑到当时那个医疗条件确实有点对不住,所以为了防止出现医疗事故:人本来没死,只是暂时昏死过去,却被当成死人埋了的倒霉鬼出现。

在贵族死后,都会按照周礼停放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再下葬。

《荀子·礼论》曰:“三月之殡,何也?曰:大之也,重之也。所致隆也,所致亲也……故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皆使其须足以容事,事足以容成,成足以容文,文足以容备,曲容备物之谓道矣。”

所以,你猜晋文公是怎么死的?

千万不要以为雄才大略就能够安度晚年,对此,堪称战国第一君,以一己之力,让中不溜秋的赵国成为了能与秦国分庭抗礼的的赵武灵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手足相杀者,一代霸主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先后登上君位,却又先后被自己的兄弟所杀!

父子相残者,齐桓公被儿子们饿死不必多说,曾与齐桓公争霸中原,绑票宋襄公的雄主楚成王,也被自己太子商臣逼杀。…

上述的君王还都是比较有作为。能力也比较突出,威望也算比较高的明君了,但即使如此,想要混个晚年太平也着实不易。

可见,君王实在不是个人能干的活!

但是,人有的时候确实挺贱的,怕名字那个位置上是刀山火海,可屁股一旦坐上,哪怕自己已是垂垂老矣,也不愿意下来。

所以,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君主。就只能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尽可能的多些保障了,什么样的保障最为可靠呢?

答案:当然是军队!

枪杆子里出政权,古代的皇帝们或许没听说过这句话,但却一定有类似的意思!否则,为什么,明明真正被武将颠覆的王朝没几个。可厉害的武将大都会死那么惨呢?

中国大部分已知王朝的皇帝,为了防止哪一天被人刀斧加身,基本上都会在原有的国家军队体系之外,建立一只禁卫军,这支禁卫军不归国家正规军之列,他们的开支也都由皇帝自行承担,只服从于皇帝!

如西汉的中央军,为南北二军,而汉武帝则又设立了专门由皇帝亲自统领的羽林军。

唐朝的中央军原本应该是南衙r十六卫军,而皇帝又在此之外设立了百骑(后又不断扩编,成为万骑)。

虎贲军的性质与此类似,虎贲军的官职调动,皆由天子直接负责,大臣们一般是无权干涉的。也不能干涉。

因为虎贲军的地位太敏感了!作为防守王宫的军队,可以说天子的生死,都寄托在这些大爷们身上,你一个大臣对虎贲军的人事任命,指指点点的。

诛心问一句:你想干什么?

后来,汉武帝游甘泉宫时,据传有匈奴骑兵想要偷袭关中,当时的大将军卫青得知消息后,靠着个人崇高的威望调动羽林军前去护卫,结果反而引起了汉武帝的猜忌,被汉武帝一顿臭骂!(得亏卫青平日素来忠厚,又不揽权,再加上与汉武帝的关系紧密,是汉武帝的姐夫兼小舅子,否则当场就得凉凉)。

所以,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在长期的君臣博弈中,大臣们都对虎贲军是天子,不可动摇,不可染指(至少是明面上)的后花园有了共同的默契。

同样,对于虎贲军的犒赏,也要天子自行承担。(由于这些禁卫军们都被皇帝看做了自己生命最为坚固的保障,所以那个待遇是相当的高,而与之相应对的开销也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皇帝都拼了命的捞钱的原因,实在是缺钱呐!)

……

厉王三十三年春,太庙祭祖,关中诸侯皆至京城朝见天子,厉王携王子姬静告太庙,册封己满三岁的姬静为太子。

同年,共伯姬和入镐,被天子任命为太傅,负责为已经三岁的太子进行启蒙,并代替太子统管东宫。

……

在这几年中,大周的中央虽然有些变动,但仍然还是在有序稳定的运转着,可是边疆的形式却日益恶化。

东方三川战场上,毛公一面联合江汉诸候南北夹击,另一面则分化瓦解戎人。效果还算不错,蛮氏之戎见败局已定,率先主动降伏。

有了一个领头的二五仔,接下来周军的行动就更加顺畅了,伪军要比鬼子更可恨的原因,一是这些伪军不仅会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会变本加厉的欺压自己的同族。

二来,与外敌相比,知根知底的自己人背叛,那伤害才是最狠的!

在蛮氏的帮助下,毛公率领的周军,总是能精确的打击到那些戎人的老弱妇孺聚集地,并以此进行要挟,若是愿意主动归顺的发还家人,只不过要被周人迁走为奴。

死不低头的,老人婴儿一律杀死,抛尸荒野,女人自然就发配给甲士为奴。

为了断绝这些戎人的根本,毛公还下令,将这些戎八在山中所修筑的房屋一律烧光。

看着横尸荒郊任由野兽吞食的家人尸体,望着山中祖祖辈辈营造的家园,被大火烧光,戎人们毫无意外的被彻底激怒,哪怕有少数人保持着清醒,并试图劝说族人:

“忍住!那是周人的陷阱,他们在逼着我们与他们决战!好将我们一举灭族啊!”

可惜的是,他们的劝告毫无作用。

怒火中烧的戎人再一次群集于平原之上,浩浩汤汤的队伍,带着无边的怒火,要向周人报仇!

结果,就被整装待发的周人彻底击败。

300辆战车,在御戎的马鞭声中,无情地冲击着戎人的散漫不堪的大阵,将那些勇士碾在车轮之下,而后五千甲士、三万徒卒在战车的后面接踵而来,轻易的便撕碎了戎人们看似声势,浩大的大阵。

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两个时辰,戎人们便全线溃败,即使有少数勇士拼死抵抗,但也被周人的长戟轻易刺倒。

接下来,则是漫长的追杀,面对漫山遍野,四散奔逃的容忍,周仁则以战车为单位,开始有条不紊的在荒野中将被彻底被打垮了的戎人们一一找出。

投降者,活,变为奴隶!

抵抗者,死,抛尸荒野!

……

在毛公的有效威慑下,伊洛之戎大都选择臣服,只有少数仍然在负隅顽抗。

至于噩人大部分被曾人降伏,但有少部分人(以贵族为主)南下投靠了楚国。

前后四年,毛公所带领的天子之师,斩杀戎人丶噩人计两万,俘虏人口二十余万,中原烽烟暂息。

但,为此,周人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近百辆战车损毁,超过600名甲士以及上万野人伤残。

在这四年中,为了供应毛公所率领的大军,不仅倾尽了洛阳王畿府库,而且也榨尽了中原不少诸侯的库存。

总之,现在的中原,周人已经无力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了。

接着,因为草原北方数年来不是大雪,便是大旱,频频遭灾,为此无数的草原部落,为了生活开始离开了祖上留下来的草场,南下寻求生机。

多诺米骨牌效应开始。

正如后世,从东方而来的匈奴人踏进了欧洲的土地后,原本在欧洲大地上与罗马人相安无事的蛮族,为了生存,便不得不逃命向西,试图从罗马人的土地上寻找家园,并最终终结了了西罗马帝国一般。

北方部落的南下,无疑挤压了原本南方部落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南方部落的被迫南下。

原本就不太稳定的西北戎狄,以及泾洛的猃狁族,南至河西,河东的戎人,都开始了重复着游牧民族日复一日的千年轮回,南下抢粮!

歧山以西,泾洛以北,以及河东河西,烽火连天,负责拱卫关中的诸侯们,求援信件如同雪花一般,几乎淹没了周厉王的王案。繁杂的菌物,让这位天子疲于奔命,而更让这位天子揪心的是,府库的日益见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