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战地记者(求评论,鲜花,推荐票!)

诺卡蒙德。

位于埃尔坦亚共和国的一处边陲小城。

在这里人口不到50万。

资源也少的可怜。

再加上恶劣的风沙天气。

闭塞的环境让诺卡蒙德简直可以用鸟不拉屎来形容。

但就是这样一个边陲小城,却已经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战争。

埃尔坦亚共和国政府无能。

政府军,叛军以及外部势力三方介入,鱼龙混杂,让当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在这里,能一觉安稳睡到明天便已经很很不容易了。

无数人在这场无意义的战争中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据统计,连诺卡蒙德在内,整个埃尔坦亚共和国一年便产生了近70万的难民。

轰!

听着远方传来的炮火。

在诺卡蒙德市内,环球国际新闻社的记者廖春霞有些担心的眺望着远方升起的浓烟。

身为环球国际新闻的大记者,廖春霞本可以在一年前诺卡蒙德战争开始前便离开这里的。

但为了探寻这场战争的真相,廖春霞选择留在了这里。

因为廖春霞明白,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已经流了太多无辜的鲜血,这里的人民已经没有了作为人的尊严。

如果连自己这样的战地记者都要弃这些人而去,那将没有人为这里再发声说什么。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

廖春霞一直在致力于搜集着这场战场的罪证,廖春霞不明白,诺卡蒙德明明是一个没有任何资源,也没有任何地理战略点的边锤城市。

为何那些侵略者会在这里发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身为战地记者廖春霞明白,任何战争都离不开一个词。

那便是“利益”。

所以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廖春霞一直在寻找着这场战场真正的起因。

而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不懈努力。

廖春霞终于找到了这场战争背后的真相!

而真相让人不寒而栗!

廖春霞万万没有想到,这场战场所争夺的资源竟然是“人”!

主谋者是一名名为“巴德尔”的人。

是他引发了这场战争!

其目的就是为了掠夺那些在战场中失去家庭的孩子和女人。

这个结果可以说让廖春霞难以置信。

因为廖春霞怎么想都没想到,一个人口贩子竟然有能力发动这么大一场战争。

要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话并不是单纯代表着战争会给侵略者带来巨大的利益,同样也说明着战争的花费。

一支军队开战后的花销是巨大的,这个巴德尔怎么能承受如此大的开销的?

廖春霞想不明白,但时间已经不允许自己调查下去了。

就在前段时间,自己环球国际新闻社的主编已经快把自己的电话打爆了,而主编如此急迫给自己打电话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赶紧离开诺卡蒙德。

因为主编得到了确切消息,叛军不日将会攻城,到时候城内必然是一片尸山血海。

如果再不走,那就再也走不了了!

可廖春霞却坚持不走,原因也很简单,自己还在搜集着有关于“巴德尔”的罪证。

如果能将这份罪证公布于国际之上,那这份罪证将会激起世界人民的愤怒,到时候巴德尔便会被迫停止其罪行接受审判,那么诺卡蒙德的百姓也可以获救。

这是自己努力一年的结果,如果现在就离开诺卡蒙德,那自己的一切努力将会将功尽弃!

“谢特!廖!你疯了吗?再过三天叛军就会攻城,到时候你就算拿着通行证也无法离开诺卡蒙德了,你难到不想要命了?”

电话中传来主编咆哮的声音。

听到这话,廖春霞咬牙道。

“汉斯先生,你一直教导我们真相的重要性,我是一名战地记者,而想要获取真相,就要无惧危险。”

“你……!你打算怎么做?你带着叛军的证据,那些叛军会砍掉你的头的,听我的话,如果你真想将证据公布于世就先将你的证据藏起来,先离开那里逃命再说!”

“不,汉斯先生,我已经联系好科学基因里的一位朋友了,科学基因的人在这里建立了战地医院,救助难民,他们会帮我把这些证据送出去的,你现在立刻为我腾出一期报刊的位置,我需要向世界公布这些罪证!”

“唉……好吧,我明白了,你要保重自己!”

电话另一这传来了重重的叹息声。

很显然,在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廖春霞后,汉斯也放弃了继续劝说的想法。

将电话挂断,廖春霞也同样叹了口气。

向着自己办公室那昏暗的墙壁上看去。

在那里,是一名黑白照片。

照片之中是一名拿着照相机蹲在战壕里拍摄的男人。

这个男人便是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

在一次拍摄过程中因为被炮弹击中而身亡。

他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这句话成为了所有战地记者心中的精神图腾。

在而那照片下方,是廖春霞自己给自己写的一句座右铭。

如果你没法组织战争,那就把真相告诉世界!

时至今日,这句话依旧是廖春霞心中的支助,也是廖春霞坚持至今的话语。

自己一定要拯救诺卡蒙德!

哪怕在外人看来是螳臂挡车的行为,自己也要将真相告知天下,或许自己的证据能让那些可能成为诺卡蒙德的地区免遭炮火侵袭!

为了这个愿望,自己就算死也再所不惜!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