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待我功成名就之时,便是迎娶她之日。

一个时辰后,北倾泽就地罢黜薛定远的职务,除去军职,永不录用。

事后,命人将薛定远抬去薛府。

由于薛玉山是兵部尚书,北倾泽还命人将薛定远的罪状,一并附送给了薛玉山。

至于如意……

既然时锦都没杀如意,北倾泽便随了时锦的意思。

不过,对于如意接下来的命运,北倾泽不用想也知道。

一个卑贱的军妓,毁了长势最好的儿子。

放在任何一个家庭,那军妓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事实也如北倾泽所料。

半夜,薛府。

当薛玉山接收到北倾泽送上的薛定远和如意,以及一封薛定远的罪书后,险些当场晕厥了过去。

看着全身是伤,还昏迷不醒的薛定远,薛玉山再多的责备亦下不去手。

不仅如此,还不得不即刻叫人请来了大夫治疗。

如此一来,薛玉山的怒气,全都压到了如意身上。

他大手一挥,“来人,给我把这个女人拖下去乱棍打死。”

如意惊恐至极,忙跪行向薛玉山,大声求饶,“大人,饶命啊!我已经有了薛将军的骨肉,还请大手高抬贵手,看在孩子的份上,饶了我吧!”

“孩子?”

薛夫人从内房出来,一把抓住薛玉山的手说,“玉山,定远的孩子要保下来。”

意思就是,让薛玉山放过如意。buhe.org 非凡小说网

薛玉山最成器的儿子被如意毁了,一腔的怒火恨不得全砸向如意,哪会松手。

只是,当薛夫人在他耳边耳语说,“玉山,大夫说定远……以后不能人道了。”

薛玉山大惊失色,“什么?真的吗?”

薛夫人点头,看向堂里跪着的女人说,“如果这个女人肚子里是个男孩,那孩子很可能是我们府中唯一的继承人了。”

薛玉山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两个儿子分别是薛杰和薛定远。

薛杰是原配夫人所出,现在奄奄一息,已经是个半死人。

薛定远是这现任夫人所出,一直身体健康,无病无痛。

他一直没有斥资医薛杰,就是想着反正他有一个身强体壮,功成名就的二儿子薛定远。

以后他的养老,以及薛家的传宗接代有薛定远来做。

可是现在……

想到现在的情景,薛玉山仿佛老了十岁般无力道,“那你说怎么办?”

薛夫人说,“玉山,把她交给我。”

薛玉山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就这样,如意算是暂时逃过了一劫。

……

次日清晨。

时锦早早就起了床。

正在伸懒腰的时候,时晴端着洗脸水从旁走了过来,“锦姐姐。”

“怎么不多睡一会儿?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时锦关心地问。

昨夜,她回来时,时晴和长安都昏迷着。

马车停在花语苑中,长安已被人带走了。

至于时晴……想来是小白的关系,没人敢动时晴。

因为小白盘坐在时晴身上,虎视眈眈地望着众人,似乎谁敢动时晴它就咬谁。

大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式。

看到那一幕时,时锦笑了。

愈发觉得小白成精了。

于是乎,她打着去给时晴配解药的空隙,去了王府药房,给小白配了好多剧毒药物。

直把一指大的小白吃成了两指粗。

到现在,小白都还窝在她兜里睡懒觉。

“没有。我很好。”

时晴局促不安地问,“锦姐姐,我是怎么回的夜王府?”

“长安送你回来的呀!怎么了?”

时锦不想时晴的世界复杂,便隐瞒了所有真相。

时晴摇头,“没什么。是我多心了。”

她的记忆止在了与长安一起在路上吃饭的情景。

之后的事,她全都不记得了。

她是昨夜半夜醒来的。

她之前也猜测是她睡着后,长安把她送回来的。

只是,她的瞌睡何时如此大了?

进城,回府,被人移进房中……她竟全然不知。

她的睡眠是不错,但这种睡法就有点不正常了。

可锦姐姐都那样说,应该是她多想了。

“嗯!”

时锦肯定地点头说,“还是我把你抱进房的呢!你应该多吃点,瞧你廋得,一百斤都没有,全身都是骨头。”

时晴把疑惑撇开,看了一眼时锦说,“锦姐姐比我还要瘦,还好意思说我。”

“瘦吗?”

时锦抬起手,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腕,然后禁声了。

是挺瘦了。

据她估计,这具身体可能九十斤都不到。

时晴在旁补充,“比我瘦多了。”

“既然我们这么瘦,那我们就该补补了。”

时锦洗了一把脸,漱了口说,“走,我们去星月楼吃饭。”

昨天因为担心时晴出事,那一桌子的菜,她只闻到了点香味。

今天,她定要吃回来。

“锦姐姐。”

时晴想了想道,“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

时锦不介意地说,“说吧!别吞吞吐吐的,听着难受。”

“那个……那个……”

“怎么了?”

除了一开始胆怯的时晴,时锦很少看到时晴在她面前有这副局促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是不是二叔他们有什么事?”

“不,不是。”

时晴连忙摇头否定,然后凑近时锦说,“是谨哥哥回来了。”

时锦眨了眨眼。

谨哥哥?

何许人?

见时锦愣住,时晴压低着声音道,“谨哥哥是回来执行军令的,说是时间太紧,就不来看你了。”

话到这份上,时锦也终于想起‘谨哥哥’是谁了。

不就是原主的青梅竹马吗?

谨哥哥,原名司徒谨。

大河村人。

父母早亡,二十岁便出外从军,到现在已经八年了。

司徒谨从军前,与原主走得最近,两人关系极好。

司徒谨从军后,原主还伤心难过了好一段时间,一直是茶饭不思地想念司徒谨。

这也导致后面村中众人皆不在时锦面前提‘司徒谨’三颗字,导致时锦也没记起这号人。

而书中,这种不着边际的人,更是没有记载的。

司徒谨走时,原主只有七岁,七岁的孩童记事强,望性也大。

这不,她从原主记忆中,找不到有关司徒谨的相貌。

只知道是个很好很好的少年郎。

那应该是原主的感觉。

再多也就没了。

时晴见时锦不说话,以为时锦在伤心,也就没把司徒谨的话带给时锦了。

司徒谨还说:告诉锦儿,待我功成名就之时,便是迎娶她之日。

时晴不说,也是不想给时锦以希望。

在时晴看来,夜王对时锦很好。虽然两人间没有夫妻之实,但夜王很迁就时锦。

她也记得时天说夜王是个好男人,让她不要把司徒谨的事告诉时锦的。

思绪再三,她还是把司徒谨回来的事说了,至于司徒谨让她带的话,她也觉得没有说的必要。

“锦姐姐,你别伤心,夜王很好,我觉得他是锦姐姐的良人,你……”

时晴安慰的话,戛然而止,因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