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041 红红火火的农产品推介会,太平……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江县这场备受期待的农产品推介会, 终于到了。

这两天时间,裴宝来等差役们, 先是在商铺街搭建了摊位棚,给水点、给药点。

然后又和确定租赁摊位的散户卖家签订契书,同时提前检查猪崽、羊崽等将要售卖的活物健康情况,一个个忙的脚不沾地。

当然,县衙方面还特地强调:诚信经营。

若是在推介会上故意浑水摸鱼、坑蒙顾客的卖家,一经发现,给予十倍罚款处置, 并禁止该卖家在商铺街摆摊开店。

这些真正利民的好政策,被百姓们口口相传。

一可以去逛集市, 一还不用担心会被坑骗, 谁不想趁着大丰收的间歇期,去放松凑个热闹呢?

等过两天田地晒出来,马上就该犁地、秋种了, 那时候可真是连个喘口气的时间都没咯!

所以推介会当天早上, 县城里到处都是人。

甚至还没离家, 都能听得到外面各种笑闹声、叫喊声。

陈家, 饭厅。

“儿子,那紫云英的秸秆,当真如推介书上说的那般神奇, 可以提高庄稼生长速度?”

陈申早早放下碗筷, 看着明显非常意动:“如果效果当真,那一亩地紫云英秸秆一百文钱, 也不算贵。”

毕竟一亩紫云英秸秆得有三千到四千斤呐!buhe.org 非凡小说网

邵芙蕖则是对紫云英蜂蜜相当喜欢:“别的不说,就那个蜂蜜,我昨天喝了一次, 味道清甜,比白糖味道更好!儿子,待会儿去了推介会,咱们买上一些。”

当然还有那个紫云英种子,能清热止痛消肿,陈家自己需要备上一些,药材铺也准备进一批货。

没错,这次推介会陈庚年小任性一把,偷懒回来准备陪爹娘一起逛街。

因为他最近太忙了,爹娘一直在抱怨见他一面都难。

而且农产品推介会嘛,目的就是刺激消费,让大家放松下来凑个热闹,没必要搞得太严肃。作为一方父母官,除了正经办差,偶尔融入集体与民同乐一把,也是亲民的表现呐。

“大江村的蜂蜜一共产出六百斤,这个肯定都能买到,而且卖不完,后面得想办法带一部分去凉州售卖。但紫云英秸秆,他们种植了三百亩,一亩地的秸秆粉碎以后,估计能当做五亩地的固氮绿肥来用。”

为了今日能偷懒回来逛街,陈庚年昨日加了个班,这会儿还有些困倦。

他揉了揉眉眼,略显疲惫的说道:“这次江县三十四位乡绅,都确定会参加这场推介会,紫云英秸秆化肥肯定是畅销产品,得靠抢的。”

陈庚年话音刚落。

就见他爹蹭的一下站起来:“你这孩子,怎么不早点说!好歹是个县太爷呢,也不知道给自家行个方便,像是这种好东西,你直接搬到咱家来就行了,你爹我又不是不给钱!”

陈庚年有些无言。

天然固氮绿肥本就稀少,是他用来给推介会热场子的主推产品,都搬家里算怎么回事儿。而且接下来,他肯定会带着江县民众做化肥的。

但陈老爷已经明显等不及了,饭都没吃完,催促着一家三口火急火燎出门。

江县县城并不算大,属于‘一字型’格局。

而商铺街位于最好的中心带,一条街区从南到北贯穿县城,连县衙的地理位置都没有这般优越。

这也是为什么陈庚年决心去打造‘商业一体化步行街’的原因,不把商业街搞起来,简直浪费这得天独厚的街区条件啊!

因为心里惦记紫云英秸秆化肥,陈申走的很快。

他从巷子拐角迅速走出来,霎时间和商铺街主路上恐怖的客流量、以及叫嚷吵闹声撞了个满怀。

陈老爷看的目瞪口呆。

乖乖,这人也太多了吧!

曾经的商铺街,近乎九成商铺全部关闭,虽然是主路,但凄凄惨惨清冷的可怕,路上都遇不到几个活人。

现在呢?

街道两边卖香烛灯油的、卖麻布成衣的、卖酒水吃食的、卖日用杂货的,各种笑闹声、叫卖声,吵的人眼前直犯晕乎。

而商铺街上,到处都挤满了来赶集的民众。

衙门似乎早就提前预料到这种情况,所以做了简单的分流处理,路中间每隔一段距离都有木板做格挡。街道左边是往前走的,等走到尽头以后,再从路右边折回来,所以虽然看着乱,但仍旧很有秩序。

这样就会避免出现踩踏拥挤事故。

怪不得在家里都能听见这热闹的动静,陈申在心里惊叹。

老天爷呐,这才刚刚早上辰时啊!

“夫人,儿子,你们跟紧了啊。”

陈申招呼邵芙蕖和陈庚年跟上步伐,一家三口挤进拥挤的人群里。

这个时候谁都没注意到,县太爷‘微服私访’,悄悄混进了民众,因为大家都在新鲜热闹着呢!

好多人,好多卖东西的,好多新鲜玩意儿。

民众们都看花眼了呐!

商铺街一角。

张阿花鬼鬼祟祟摆了个小摊位,正在叫卖自己做的腊肉,除此之外还有咸鸭蛋、白糖、桂花酒。

而在她的摊位前。

李泉脸色涨的通红,不停小声央求他老娘:“娘,你赶紧回去吧,实在不行改天再来卖!”

倒不是李泉嫌弃她娘卖东西。

可这猪肉,是当时县衙发的节礼,因为家里吃不完,所以被他老娘做成了腊肉。

当然只卖腊肉还好,但其余像是咸鸭蛋、白糖、桂花酒这些,一看就是带有明显的‘衙门标志’。

现如今这街上,差役们来来往往巡逻,只要看到张阿花的摊位,肯定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

李泉臊得慌啊!

甭管在衙门里怎么成长,到了这种时候,全都剩下难为情了。

“哎呀,你说你这孩子,咱家又吃不下去这么多东西,娘悄悄卖出去怎么了!而且这些好东西,娘吃一口都觉得折寿,哪舍得吃啊!娘这还不是为了你,咱家多攒些钱,以后也搬到县城里来住,然后再给你说个漂亮媳妇儿!”

张阿花摆摆手,示意儿子赶紧走人:“这街上人这么多,哪能那么容易碰上县衙的人?你穿着差役服站在这里才招眼呢,快走快走,别耽误你老娘做生意。而且就算碰到了能咋地,这东西是县太爷发给咱家的,又不是偷得抢得,咱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卖——哎呦!哎呦!泉儿!赶紧蹲下!”

李泉听到他娘这一通唠叨就觉得头大。

没等他想好怎么反驳呢,就见他娘跟猫躲耗子似的慌忙蹲下,还顺势把他给拉扯着往人群里躲,于是紧张问道:“有衙门差役过来了?”

结果就听他娘哆嗦着说道:“娘好像瞧见县太爷了!”

李泉闻言眼前一黑。

救,他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今天县太爷休沐,应该是陪着爹娘来逛街来了!要是让县太爷看到,自己奖励给差役们的节礼,被偷偷拿来街上售卖,这得多要命啊!

母子俩哆哆嗦嗦躲在人群里,跟做贼似的。

等了许久,张阿花才说道:“走过去了,县太爷身边跟着陈老爷和陈夫人,人这么多,他应该是没瞧见咱。你快走,我把东西带上,换个位置卖。”

说完后,张阿花用麻布卷着一堆货,着急忙慌溜了。

李泉正准备拦,肩膀被人从后面勾住,下一刻就听胡铭气喘吁吁说道:“泉儿,街中位置你去顶一下。丁晴那边的生意实在太火爆了,人多到有些控不住。”

李泉倒抽一口凉气,心里庆幸胡铭没有瞧见自家老娘,嘴里应道:“行,我马上去。”

随后,他一路艰难挤进人群,往街中区赶。

但这个时候,街中区已经彻底堵死了。

县衙的丁晴厨娘,前些日子因为做馒头、花卷、鸡蛋面糊汤,在民众中打响了名头。

今天,她在街中区支了一个摊位。

摊位上,有四口大铁锅。一个油锅里炸茄盒,一个铁锅里煎萝卜丝饼,还有一个铁锅里做茄丁臊子,最后一个铁锅里煮面。

因为活儿太多,人手不够,丁晴还把姐姐王氏、以及姐姐的婆母喊来帮忙。

就这都忙不过来!

茄盒的香味、萝卜丝饼的香味、茄丁臊子的香味互相混合。

那近乎霸道的味道,凡是在街上路过的,无不瞪直了眼,路都走不动,瞧着那摊位直流口水。

还有更王炸的!

在丁晴的食摊外面,摆放着几个用草扎的靶子,上面插满了山楂做的糖葫芦!

这当然也是县太爷的手笔。

把野山楂洗净了,两头用刀子剜除,用削尖的木签剔除山楂籽儿,顺便串起来。然后,把白糖放进锅里炒成黏糊的糖浆,最后再把糖浆裹在山楂串上。

山楂的酸,被糖浆的甜尽数中和,吃着酸酸甜甜的,那个滋味,真的一绝。

而且摆在摊位前的糖葫芦,颜色鲜红诱人,任何路过的小朋友,都无法抵抗这种诱惑!

别说小朋友,连大人看了都馋得慌。

“娘,我要吃糖葫芦!”

“吓!两文钱一支?这么贵!”

“还有那个萝卜丝饼,小小的一个饼,竟然要一文钱!但吃起来可真香啊。”

“茄盒两文钱四块,里面裹着的全都是肉!”

“要我说,最好吃的是肉末茄丁臊子面,满满一大碗面,不仅有肉,那面都是小麦精面粉做的,香啊!”

大部分人们都在吐槽价格贵。

可偏偏也是邪门,这么贵的东西,丁晴那摊位上,人一直都是爆满。

其实也正常。

江县的集市,在好些年前都已经停了,人们甚至忘记上一次赶集买东西是什么时候。

前些天,大家刚收获了一场大丰收,家里目前都不愁余粮。

如今瞧见好吃的,可不就会报复性消费,跟着奢侈一把嘛!而且,丁厨娘做的东西是真好吃啊!冲动消费在什么时候?可不就在这种人多的时候嘛!瞧见别人吃,你不眼馋?

邵芙蕖也眼馋!

因此她干脆抛下丈夫、儿子,去丁晴的摊位上点了一碗茄子肉丁面,还加了一份茄盒。

陈老爷也馋的不行,可还惦记着大江村的紫云英秸秆呢,于是最后只好买了两串糖葫芦,跟儿子两人,一人分了一串。

丁晴太忙,甚至都没发现县太爷悄悄来过。

昨天糖葫芦刚做出来的时候,陈庚年在县衙已经吃过了。

可这会儿还是想吃。

他上辈子小时候生在农村,生活贫苦,所以特别羡慕别家小孩吃这种零嘴儿。再后来爹娘相继去世,他被送去福利院,就更没机会吃上这些了。

等再后来长大了,自己考学成功,也做了兼职赚钱,每次在路边瞧见糖葫芦,都忍不住想要买一串。

人呐,总是会对小时候得不到的东西耿耿于怀。

现在,他和陈申父子俩一人拿着一串糖葫芦,走在热闹的街道里。

山楂酸的让人倒牙,但偏偏又有糖浆的甜,一边酸的不行,一边又甜的舒坦,两种味道中和,再加上走在这熙攘的大街上,被周围许多艳羡的目光盯着,顿时就觉得,这冰糖葫芦好吃了一万倍!

一根冰糖葫芦下肚,陈老爷还有些意犹未尽。

但再往前就是大江村人的紫云英摊位,于是陈老爷将手中的木签棍丢进路边专门放置的垃圾桶里,随后用手绢细细擦干净嘴角,这才朝着前面严肃走去。

半点没有刚才吃糖葫芦被酸到龇牙咧嘴的搞笑模样。

陈庚年没跟过去,他作为县太爷,去了那边难免要引起骚乱。

惬意的咬了一口糖葫芦,陈庚年一个转身,刚好跟同样在咬糖葫芦的富春老先生对上视线。

富老先生被酸的正在龇牙,瞧见县太爷,沉默片刻后,正色道:“县太爷出来微服私访,考察民情?不如草民陪您?”

不愧是少年雄主啊!

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民情,心系百姓。

再想想自己,只顾着口腹之欲,富先生觉得很羞愧!

啊,这么严肃的吗?

陈庚年有些懵,但还是迅速咽下来不及咀嚼的一大口山楂,纵使被酸的快要掉眼泪,还得强撑着说道:“那就有劳先生和本官一起了。”

好不容易偷偷逛个街,放松一把,还能遇见老夫子。

县太爷真的太难了!

另一边,陈申老爷终于挤进了大江村的紫云英摊位。

这里的热闹程度,比丁晴那边更夸张!

因为,他们的摊位上,写着一个‘县太爷强力推荐’的横幅!

这个横幅可谓是整条街独一份,相当扎眼!

而且大江村售卖的东西,同样非常令人侧目。

“这是蜂蜜,比白糖都要甜,售价60文一斤!”

“快来看看这紫云英种子,有止咳止痛消肿的功效!平时觉得上火,眼睛干涩,身体疼痛,都可以用这个种子熬制汤药,喝上一段时间就好了!五文钱一斤!”

“嫂子,你过来咱悄悄地说。平时觉得来事儿以后小腹疼痛,或者白带异常,喝这个也管用!”

“要是身上长了脓包、疥疮,疱疹或者痔疮等等,用紫云英的秸秆熬制汤药进行药浴,坚持一段时间就能管用,我家小子最近一直在泡这个汤药,疥疮减轻了很多!”

“还有这紫云英的嫩尖,鲜的很哟,炒菜蒸菜都好吃!”

“紫云英秸秆还能做化肥,切碎了以后埋进地里,能加快庄稼的生长速度,让麦穗更加饱满!”

哎呦!

围观的民众们听得目瞪口呆,合着这紫云英浑身都是宝贝啊?

要是平时,没人肯信。

但偏偏大江村的摊位前面,摆放着‘县太爷强力推荐’的横幅啊!有县太爷作保,谁不信?

而且很多人也都听说了,县太爷前几个月带着大江村人开荒,还在那荒地里种了草。

原来这不是草,是宝贝啊!

当天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那林姓乡绅,带着妻儿老小,兴冲冲来买紫云英,结果一瞧见那种子和大江村的佃户,差点没气晕过去。

这不是他先前不要的草籽吗,怎么会这么值钱?

林姓乡绅的夫人也知道丈夫把草籽当做粮食给了佃户们这件事,如今听说这草籽这般值钱,当场就闹了起来。

夫妻俩在街上大打出手,围观群众得知前因后果,对着这夫妻俩一顿臭骂!

陈申在摊位前碰见了胡志峰、裴仲一人。

三位老爷兴奋吃完瓜,又各自美美买了十亩地的紫云英秸秆,以及紫云英种子、蜂蜜若干。

他们得凑够三两银子,去拿下县衙的贵宾名额。

唯一可惜的是,紫云英秸秆,每位乡绅家庭限购十亩,因为买多的话,大家不够分啊。

大江村的摊位生意异常红火。

田大山等人笑的嘴角都僵硬了,等这批紫云英卖出去,他们就能有活下去的本钱了,也不用为过冬发愁了!

不仅紫云英摊位在热闹。

另一边,邵安家的木匠铺,和其余几家木匠铺摆的摊位,在售卖曲辕犁、耧车播种机。

如今民众们已经彻底知道这两样农用工具有多好使。

再加上这次秋收粮食收成好,因此,许多先前没有在县衙预定上曲辕犁、耧车的人,都选择来摊位上买。

还有几个工匠,在卖石磨!

这玩意儿,大家当时在县衙见过,绝对是方便的好东西呐。

除此之外。

商铺街的裁缝店、陶瓷店、香烛店、小饭馆、百货店等等相继开门营业。

街边还有衙门设立的垃圾桶、给水点、休息处、给药点。

有时候真累的不行,街道上人又多,挤不出去。

商铺街的老板们就会热情招待:“客人来店里歇歇脚吧,没事没事,不买东西也没关系,咱人不能累着不是。”

老板们心里都清楚。

客流量这么大,完全没有必要欺负客人啊,而且江县的集市停了那么多年,如今好不容易被县太爷给热了起来,老板们感激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宰客?

客流量这么旺,还能愁没生意嘛!

等客人真进来坐了,再顺势推销一些产品:“哎呦,有县衙做保证,咱也绝对不坑人。我看大妹子你也是实在人,这年头谁家里都不容易。我这里有一批灯油,放了有好些年头了,实不相瞒用起来肯定多少会有些熏得慌。但咱价格实惠啊,而且下地里挖掘坎儿井,也不用着特别贵的灯油,有个亮儿就行,你要真想买,我便宜出给你。”

县衙现在明文规定,下井挖掘,必须带灯油。

这玩意儿还挺贵的,所以大家都小心紧俏着使用,一听灯油便宜,也都乐意买。

事实上不仅灯油。

平时没有集市的时候,日子过得对付抠搜,可如今一到了集市啊,真是什么都想买!

今天李福也来逛街了。

他家五岁的小孙女,非得闹着吃糖葫芦,李福给买了。可过了会儿,小孙女又闹着要买蜂蜜。

一听那蜂蜜60文一斤,李福老脸都皱了起来。

可看着小孙女可怜巴巴的眼神,李村长最后一咬牙,不顾婆娘反对,买了一两。

糖嘴儿这玩意儿,谁家过年不得备着点,一年辛苦到头,就该吃点甜的啊!

像是李福这样的人家不在少数。

大部分都是婆娘管家管钱,来之前仔细敲打男人小孩,到了以后不许乱买东西。

可来了以后,根本忍不住嘛,连婆娘自己都忍不住!

“那大江村的紫云英,有县太爷作保,肯定错不了!咱家小子丫头身上长了那么多脓包,夜里疼的一直哭,得买点紫云英秸秆洗洗药浴。”

“夏天的时候没舍得买曲辕犁,今个买一个吧,锄头挥多了,身体实在遭不住。”

“你那衣裳都破的不行了,刚好我瞧见前面百货铺里有针线,咱买点。”

“前面那家卖陶碗的,去看看,家里好几只碗都用不成了。”

“家里老娘一直喊着最近咳嗽的厉害,不如去买点紫云英种子熬汤药试试?”

“冬天马上就要来了,要不去裁缝铺里扯点布料。”

逛街之前,大家就只想着逛。

可在这种热闹的氛围里,越逛越上头。

到最后,很多人都是大包小包往回拎。

这年头大家是穷,可再怎么穷,手里也是有点能支使的小钱的。

平常没有集市,都对付着过,可到了集市上才发现,家里这也缺,那也缺,索性把好几年都没舍得花出去的钱,都精打细算花个利索!

回去以后,还能得意跟没有来县城的人吹嘘。

哎呦,你是不知道那天的县城有多热闹!江县好多年都没这么热闹啦,放眼看过去全都是人!街上丁厨娘卖的肉茄盒,和肉丁臊子面,香的人直迷糊!还有大江村的紫云英,那浑身都是宝贝!街上那家香烛店还在打折——

总之,那热闹的场面,听得人心驰神往,直后悔自己当天怎么没去凑个热闹!

商铺街的人群里。

陈庚年正跟着富先生一起闲逛,看着民众们喜气洋洋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他笑道:“您看,这就是发展商贸经济的意义所在啊。地里粮食收成起来了,只是能让人们吃饱饭,但人活着,可不仅仅只图个温饱。要住更好的房子,穿更好的衣裳,要吃肉,要有钱治病,要活的有滋有味儿,要享受生活,要过的惬意舒坦。将来的将来,等这条商铺街发展起来了,到时候的江县,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定会大大提升。活着,和幸福的活着,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呐!”

活着,和幸福的活着。

听到这句话的富春微微侧过脸,年轻的县太爷走在熙攘的人群里,笑的一脸和煦,说出来的话,却足以让富春这个游历天下数十年的谋士深受震撼。

他这一生颠沛流离,见过太多民生疾苦,这到处都是哀嚎的天下,每天都有民众被饿死、冻死。

人们活着所求无非就是一口饭。

但在陈庚年这里,吃饱饭,是最低级的基本准则,他要自己辖区的民众享受生活,惬意幸福的活着。

这真的很难不让人触动啊。

富春轻微磕动嘴唇,发现自己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接这句话,他的目光越过县太爷,看向这熙熙攘攘的集市,最后越来越放空,仿佛看到了绵延数千里、遍地苦难的大晋王朝。

富春在心里想。

县太爷所说的‘幸福’,应该类似于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在江县扎根发芽,最后总有一天,会温柔的蔓延至整个世界。

而如今的江县,已经有了太平盛世的雏形与缩影。

谁说征战沙场只需要铁血兵马?

单凭能够让民众们幸福的活着这一点,将来县太爷振臂一呼,就会有无数人不远千里、争相赶来江县投奔。

那场面,想想就让人觉得热血沸腾啊。

“您一定会成为——”

富春想说,您一定会成为一位全天下最英明的君主。

但恰逢这时候,前面摊位上,买家和卖家吵了起来,打断了富春的话。

卖家摊位上是两包白糖。

买家对此质疑道:“你这是散卖的,我怎么知道你这白糖有没有偷偷打开过,万一你偷偷捏走了一撮,我也看不出来啊!”

散户买卖就是这样,很多情况是无法精细保障的。

“哎呦,妹子,我这白糖,是当时过年买的,到现在一直没舍得吃。因为家里想买曲辕犁,钱不够,这才拿出来便宜卖的!真不诓骗你,我买来以后,就没舍得打开过!”

卖家是诚心卖的,可一时间也确实没有佐证,最后被逼急了,干脆说道:“这样!我对着县太爷发誓!行了吧!我跟你保证,这糖绝对没动过。”

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那买家听了以后,还真就掏钱买了。

周围一群人都在哄笑。

连陈庚年都无奈捂住额头。

富春未说完的话被打断,他啼笑皆非看着这一桩迅速交易好的买卖,在心里想,能得民心到如此程度,这样的人,将来怎么可能没有一番大作为?

且等县太爷在江县好好搞发展,将来随意一股东风,都能将他轻松送上青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