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编写史册,大禹太祖禹洪!

转眼。

一月过去。

徐道秋每日的生活,都在重复之中进行,简单又平凡。

外界纷扰,都与他无关。

只不过翰林院的变化大了不少。

王仁垣在朝议上献策后,名声大噪。

翰林院也得了恩旨,添了不少新人。

人生旺盛了许多。

但徐道秋却无人来打搅。

他如今也算是升格为翰林院的前辈老人。

后来人也对他恭敬,不过却是敬而远之的那种。

徐道秋也乐得清闲,对此并没有什么芥蒂。

不来打搅他是最好的。

他潜心阅读,废寝忘食。

领悟的君子之感,给他打开了一道新天地。

他想要在这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在这个月的时间内。

他翻阅的书海一般的书籍。

如鲸吞牛饮,汲取着书籍中的知识。

化为己用,完善法门。

受益良多,所获颇丰。

“赵兄。”

“稀客啊。”

徐道秋有点惊讶的抬头,赵象怕是有半个月没来了。

赵象一屁股坐下来,道:“累啊。”

“以前清水衙门的时候,屁事没有。”

“而今我们翰林院登上舞台后,什么事情都接踵而来。”

“先是要迎新人,而今又要修史编撰。”

“累。”

“不是一般的累。”

话里话外都在说累。buhe.org 非凡小说网

从他的神色却看不出来一点,反而是乐在其中,甘之若饴的状态。

“修史?”

徐道秋问道:“怎么就突然想着要修史了?”

虽说修史编撰,是翰林院的主要职能。

但实际上,修史多久没修了。

大多时候,就是整理下面交上来的记录,分门别类,校验差错后,归档入库。

工作就是这么简单轻松。

自然也就造成了,没有多大的工作量,大家都清闲得很。

不是读书就是闲聊,打发时间。

“九皇子提出来的。”

赵象说道:“他说大禹立国八百年,发生了不知道多少辉煌的大事。”

“当是理清脉络,时间有序将的大禹朝的名臣名将,军事功绩,民生大计等等,编写成为一本大禹史册。”

“再将其他各国的国史,也一并研究,编写出一部世界史册。”

“我大禹国排在第一。”

九皇子准备从文学史记中入手。

将大禹的历史编写的华丽,粉饰一番后,再将其他王朝的历史踩在脚下。

捧高踩低。

想来大禹国人都是乐于见到的。

这种事情。

武者干不了,只有翰林院才能做到。

目的也很简单。

博得莫大的名望,也是将其视为一大旷世功绩。

要知道。

几大王朝之间,争夺不断。

明争暗斗,层出不穷。

私底下的摩擦,几乎没有断过。

他们皆是有着吞并其他王朝,一统各大王朝之心。

但文学历史上,却没有人入手。

九皇子算是另辟跷径。

在这方面压一头,说不得真能赢得大禹王朝的喝彩。

最为重要的。

武者也不是不爱名,他们也虚荣,也需要有人吹捧称赞。

在史册上。

把那些高手进行极好的评价,不吝啬言语的称赞,名声广布天下。

试问。

有多少老牌高手对此会抗拒的呢?

还有许多老牌家族,族中老祖陨落,若是在史册上,来上一句功绩彪炳。

没有什么实质的好处,却也博得不菲的美名。

这些人。

就算不支持九皇子,也必然有着好感。

这等阳谋。

也是一石多鸟的操作。

徐道秋听完后,不由感叹。

看不出来这九皇子的心计与谋划,如此之深。

连这等计谋也想的出来。

看来还是有点小觑了这位九皇子的能力啊。

为了皇位。

把全部潜能与智慧都激发出来了。

“这是一件大工程啊。”

“没有三年五载,怕是难以完成的。”

徐道秋说道。

八百年的历史,何其浩瀚。

短时间想要完成别想。

再有其他王朝的历史,工程难度系数,提高了不知道多少。

还要为大禹昔日的大人物的事迹,进行编撰粉饰。

这等工程量绝对浩大。

“是啊。”

“不过,编写出来的话,我这一辈子也算是无憾了。”

赵象笑着说道:“徐兄,最近你可能也要忙起来。”

“王大人对此极为重视,也受到来自九皇子的压力。”

“我们要尽快的完成,迟则生变。”

“王大人要全院的官吏都行动起来,全力完成此事。”

“你也不能幸免哦。”

“你清闲的日子,可不多了。”

徐道秋轻笑,道:“大人有命,莫敢不从。”

“哈哈,放心,不会交给你太多的。”赵象挤眉弄眼,道:“我知道你惫懒。”

“回头我请大人,安排一些简单的事情给你便是。”

“怎么样,够意思吧。”

徐道秋哑然失笑,:“多谢赵兄了。”

“回头请酒?”

“赵兄还有喝酒的时间?”

“与他人没有,可与徐兄喝酒,必须有。”

“那成,回头安排。”

徐道秋对做事没有什么好抗拒的。

这是翰林院的大工程。

全院都在行动,有安排就做便是了。

“徐大人。”

“这是上头吩咐送来的。”

几个文吏,送来了好几筐的史书。

打眼一看,就少不得上百本。

“赵兄,这酒是白请了嘛?”

他好笑的想着。

如果自己都这么多。

那其他人做事的人又是多少?

好在。

上头还安排了几个文吏协助他办事。

减轻了不少的压力。

徐道秋要做的,就是将大禹朝开国一些人物的事迹整理出来。

负责的只是一部分。

这些都有清晰的记载。

他只需要将其事迹摘出,按照时间线详细的列出即可。

“开干!”

上头没有确定多少时间。

徐道秋不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但每天还是进行着一定的工作量,将当日部分完成,由手下的文吏交上去。

“大禹开国皇帝,太祖禹洪,少有大志,微末而起,五岁智慧过人,八岁步入后天,十二岁成就先天。”

“十六岁为宗师。”

“二十五岁大宗师。”

“三十岁屹立武者之巅,成为绝代武圣。”

大禹太祖禹洪。

生平事迹,成长经过,在史书上写的夸张骇然。

说是绝世妖孽都不为过。

各种神迹,都发生在他的身上。

但徐道秋从其他文献典籍中,却找出蛛丝马迹。

什么绝世妖孽。

都是假大空,放臭屁。

当年这禹洪就是一个修防洪提的泥腿子。

二十岁都还没有老婆,光棍一个。

连武者都还不是。

后来防洪提垮了,前朝追究责任。

禹洪带着一批人,逃进深山老林当起了盗贼。

在大山之中,藏匿了五年之久,前朝天下大乱,才跑出来。

在他出来之后,禹洪就变得不一般,实力一跃大宗师不说。

手下还聚集了一批高手。

这一批高手,最后成为了大禹王朝的开国功臣。

这些记载都极为模糊,看起来却是格格不入,处处都透着怪异之处。

五年的时间。

太祖禹洪怎么就成为大宗师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