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划边界

《借口》全本免费阅读

林云想过很多种他们再次见面的可能场景,从最希望出现的林芸对他至少是友善的态度,到最坏的可能会用十分苛刻挑衅的眼光来将他这个新室友从头到脚的省视一番,他都做好了接受的准备。反正,他坚决要在她那儿赖上三个月。

“虽然很不要脸,但是现在也只能用这个办法直接将我们‘捆绑’在同一个空间里朝夕相处三个月。或许时间和空间的浓缩,能让她更快习惯我,适应我,了解我,更快地接受我。”

看似冲动,实则是林云根据这些年与女人交往的经验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最终想到的能够平衡他的“事业”和“爱情”,想要两者兼顾的最佳方案。

或许林芸会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但是他认为那不会是什么大问题,最终一切都会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而他需要做的,只是更加主动,更加理解和包容林芸可能会在最开始的时候对他展现的种种抗拒、敌意,甚至是直接动手的攻击行为。

这段日子,林云也了解了不少抑郁症的专业知识,知道具体情况还是会因人而异。再结合了他观察到的林芸身上最明显的“与人隔绝”的特点(也是她最吸引他的特点——他这辈子都没有勇气践行本性所想,而她却是自然而然地就这么生活着),就算她真会对他动手(哪怕以他目测的她的体重应该不会超过80斤的身体力量,根本伤不到体重超过她应该不止50斤的他),他也做好了当她出气沙包的准备。

只要不被赶出去,他一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直到她对他的死皮赖脸最终麻木,最终适应他强行闯入她的生活,强行要加入到她的生活——这一现实,并最终接受他。

林云的脑袋里早已规划好了具体步骤,就等着他一步步递进至最终目的的达成。

所以,一到达目的地,即便林芸从头到尾没回过他任何信息,没来机场接他,他也是一脸兴奋地自己打车照着地址带着22寸大行李箱,去了她家。

“我到了。”

打电话她不接,林云只好发简讯。

大约等了两分钟,她终于回复:“密码:203306。”

输入密码,林云开了门。他有些疑惑:那密码既不是她生日,也不像是什么纪念日,难道是什么预约日期?

“2033?难道都预约到十年后了?”

想过林芸既然不在家,那屋里头应该什么也没有为他这位新室友准备,却没想过,一进屋林云就看到沿着去向一间卧室的路线,一路贴了好多便利贴,上面都写了字。

第一张:这里是鞋架,最下面两格留给你放鞋。只能容纳你四双鞋(包括拖鞋)。你得把鞋脱了才能进屋。如果没买拖鞋,就把一次性鞋套套在自己袜子外面再进去。如果没穿袜子,那第一条规矩,在我家,你必须穿袜子才能在你卧室以外的空间活动(除洗澡外)。但是你之后必须给自己买双拖鞋,不要浪费我的鞋套。

第二张:客厅虽然是公共区域,但是不许你放自己的除水杯、个人专筷等只能自己用的餐具之外的其他东西来占用我的空间。你可以将一些冷冻食品放在我已经给你腾出的两个低温区和一个冷冻区的冰箱格里。

第三张:你除了已付的房租之外,每月的水电费、燃气费、网费,必须跟我平摊。吃饭我们各吃各的。公用生活消费品(比如卫生纸、抹布、洗洁精、地板清洁剂、各种厨具、垃圾袋、还有厨房里的米油盐等调料),每次补货都必须平摊购买费用。

第四张:你需要准备个人洗漱用品,不准用我的。否则我要你双倍赔偿。洗衣袋也必须各用各的。你需要添置两个收纳篮,一个装你的清洁用品,一个装你的洗衣袋,放置在我在浴室给你腾出的两个收纳格里。另外,晾衣架你也要自己买,不许用我的。阳台的空间分你一半,你的衣服必须集中晾晒在一边,不许与我的衣物混晾。

第五张:家务平摊。每周前六天,单日我收拾,双日你收拾,主要是打扫卫生和扔垃圾,换垃圾袋。自己吃的碗盘自己洗。地板每日要拖一次,必须用地板清洁剂。周日我们就轮流负责,这一周我负责,下一周你负责。我已经在挂在客厅的月历格上标明了各自的轮流值日日期。以此做标。如果你没做值日,我要罚钱,第一次一百,第二次五百,第三次一千,如果还有第四次,你就给我滚蛋。而且我不退租。

第六张:我家作息规律必须随我。每天21点后,我就锁门,你从外面开不了。所以你必须在21点前回来,否则就自己在外面过夜。我每日22点前会睡觉,早上4点半起床。这段时间你必须给我保持安静。要是打扰到我的睡眠,我就赶你走。这点我已经跟姜琳报备过。也是我允许你暂住在我家的前提条件之一。

第七张:其他的新规,等以后再慢慢加。先遵守前面六条。

看完全部七张,也走到了他的房间门口。

此时,林云算是对林芸具体的工作生活规律有了初步认识。不是不能接受,反而更多了几分更加具象的了解:除了她的可能生活习惯,他还隐约看出了她的个人偏好——应该是个极简者,而且相当自律。李锋的形容还挺准确的。

虽然一进屋就看出来了家中的设计、摆置、颜色,不是有助保持心情平和的主打苹果绿,就是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处就没有一件只是装饰而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东西存在。

但看了她贴留的那七张字条,林云就更加清楚:她是已经把“极简”过成了她的日常。那些与其说是规矩,不如说是原则吧。真是条条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一旦触碰,就等同再无可挽回的余地。被赶走是迟早的事。而在触犯底线的那一刻,他就等同是被她给彻底在感情上判了死刑。

林云开始真正理解了姜琳特地跟他强调的“林芸只给人一次机会”的真正意思。

临近16点时,林芸回来,恰巧林云不到一刻钟也后脚回了家,还拎回两大袋东西。

“你回来得正好,我想着你应该会在天黑前回来,并且应该会在天黑前吃晚餐,所以算好时间去买菜,打算亲自下厨给你做顿饭。让你尝尝我的手艺。以后我们就是室友了。我搬来第一天,就当是为我们以后能友好相处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吧?”

林云的说法无形地在给林芸施压。然而,从小到大的经历早让林芸练就出能抵挡“群体压力”的铜墙铁壁般的抗压能力,她根本不在乎别人、多少人对她是怎么想、怎么看的,他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