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残山梦碎

陈易简依然与孟弢约定,正月中与他话别后,才会启程远游。

这段时日,孟弢忙碌着教导师弟们行游江湖的秘法和常识。

孟弢忙碌着处理虎娃夫妇的小插曲。

还要忙碌为师弟们准备路上的行礼盘缠。

总之很忙碌。他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

是什么呢?

不管了。眼看时日将近,正月又是该热热闹闹的时节。孟弢准备安排欢宴,安排天庆观传统的剧目表演。

总要推陈出新,很是伤脑筋。

随着“叮……”的一声。师父走进后殿,坐下,看着孟弢。不语。

孟弢莫名其妙。师父不语,继续看着他。

孟弢懂了。他把师父给忘了呀!

孟弢捂脸。柴娃、虎娃都游历去了。师父谁来服侍?当然是他孟弢呀。

孟弢开口,道:

“师父,要不等柴娃、虎娃外出游历。您就随我山下暂居?”

师父不语,看了一下老君像。

孟弢颓然,点了点头,道:

“弟子知道了。会搬来山上,日夜服侍师父的。”

师父这次露出笑容,敲了一下孟弢的头,起身,走了……走了……

孟弢捂头,沉思。师父这一敲,似乎有点东西呀。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jiqu.org 楼兰小说网

似乎是哀叹一个王朝的覆灭。孟弢有一种冲动,在元夜的街市上,唱此一曲,来怀念他的父亲。

他需要陈易简在场。一起用歌声来缅怀先人。

然后,孟弢就这么做了。

元夜,平乐镇,灯市。今天苏洵、苏夫人都在,还带了两个儿子。

因为苏洵听闻陈易简又欲出行。也起了行游的心思。加入了他们一行。

陈易简,不好推脱。已经这许多人,不多苏洵一个。

于是他们商量,暂时把苏轼送到天庆观读书,不可耽误了功课。

既然如此就全家一起访平乐镇。送苏轼,元夜后再话别。

街心中,还是那三盏灯,还是睡在几案上的师父。不过送符箓的换了人。老家人现在饶州,是赶不回来了。

先是苏轼、苏辙一起上场的哪吒闹海。依然如当年一样,吸引了大大小小的孩童们。

这么精彩的皮影戏,他们的长辈,也是欢喜的。

终于又看到天庆观仙人的皮影了。不少当初的大孩子们,孩子都有了。很是感怀。

苏辙很得意,因为他是哪吒。

苏轼也很得意,因为他终于也当了回“爹”。心情舒畅。

师父起身,敲了下铁,递给陈易简,自己拿起笛子。开始了。

屏风中,出现一个文士模样的小人。

……………………………………………………

孟弢: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

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

把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

莫愁湖,鬼夜哭。

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1

……………………………………………………

孟弢和陈易简,已经泪下。掩住面目,和师父一起,走了。

师弟们,留下收拾残局,接待苏家。

看着他们三人,苏洵若有所思。他是理解的。只能长叹一声。罢了。

在虎娃家,一群人聚集。开始欢宴。

菜式中多了很多鱼,多了很多豆腐,总算不是满桌肥膏了。但依然少见蔬果。

其中有一道孟弢亲自烹饪的酸菜鱼。

用料倒也简单。大青鱼、酸菜、花椒、胡椒、芥菜这些。

只是手法确实特殊。

关键的就是指示虎娃,刨鱼切片的刀功,和擅用酸菜的调味。

端上,热辣扑鼻,酸香满屋,鲜味四溢。让柴娃流下了感动地泪水。

其实这道菜,很有些借鉴渝州老船东请孟弢喝酒畅谈时的吃法。

他们可不会什么精致的烹饪之法。总是调了香辣厚重的一锅汤,然后切鱼肉菜蔬,煮了就吃。

意外的粗粝又美味。只是一群人,往同一个锅里伸筷子,不太和礼仪。

孟弢是以想出了今天的菜式。

其实,如果能如船上一样无拘束的喝酒吃菜。孟弢是很愿意的。

今日毕竟是有客的宴会。苏洵苏夫人,他一向敬重。不好太放浪形骸。

众人吃了,新奇夸赞。但孟弢并无多少得意。许是心情依然有点激荡。

今日师父、陈易简,都喝了很多酒。但话不多。未有什么相谈。

苏洵很是配合。频频举杯。不多语。

只是叫来苏轼,对他叮嘱了很多。

苏夫人,还是忍不住流露出了不舍。大张氏看出,笑着建议孟弢每半月带苏轼回家省亲。这才缓和下来。

每半月?师父?你答应吗?

孟弢看师父。师父忙着喝酒,无所回应。

那就是可以了。孟弢点头,答应了。

翌日送别,孟弢有些不舍。他终究不放心柴娃。想着要帮他谋一门亲事,这样是不是可以按住柴娃心中的躁动。

更不舍的是苏夫人,两个生命中重要男人,不能常伴左右,她还是很焦虑的。但她不能说,她要给他们空间。

虎娃和苏轼,满脸高兴。大小不同身型的耿直汉子?

看着他们乐呵呵,倒是缓解了离别的伤感。

众人相互行礼。话别而去。

此次他们会先访峨眉,后沿岷江而去,到了荆楚之地,再谈下一步行止。

只是众人都未注意到元夜赏灯,围观他们表演的,其实还有一位“熟人”。

文彦博品味着“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确是好曲子!

他冷笑。这亡国思怀之音,竟然于闹市唱响。看来这位孟道人、陈道人,还有天庆观主,都是思念故国之人。

孟弢如此,文彦博理解。另两位呢?也是余孽?

回返官邸,他就招来下属,吩咐他们多加探访。

当然不会是那位专司宪务的下属。文彦博对官场的龌龊很明了。对怎么使用下属,也有自己的办法。

若是感悲一下,也罢。如有什么异志。呵……呵……

文彦博内心对这三人,其实颇为欣赏。文人对这些情趣之事,都是喜爱的。

只是,为人臣,忠君事。不可轻忽!

1注孔尚任哀江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