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东坡肉

第四章 东坡肉

孟弢推醒柴娃,拿走三角铁,隔壁厢房叫醒虎娃,打发他们去挖萝卜、熬面酱,去前殿“叮……”敲三角铁,给天师上香,回后殿,“叮……”敲三角铁,给老君上香,回厨房,把三角铁挂在门口,舒了口气,终于正常圆满了。

不,孟弢还要趁着太阳没落山,给柴娃晒被子,还要把师父拉起来去磨豆粉,还要帮虎娃、柴娃搬运清洗师父的大酒瓮,还有已经缺了两日的功课,明天还要开讲《老子想尔注》第十四章,师父已经醒了,明天应不用我来开讲吧?

一脸“沉静”的孟弢,又长长舒了口气,确定?真的是很正常,很圆满了。

“叮……”孟弢打了个哆嗦,看到师父收回敲三角铁的笛子,笑眯眯的走进厨房,嚷道:

“师父我快饿死了!弢娃、虎娃、柴娃,跟我一起念……呦……呦……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开始做饭吧!”

所以,大概是正常圆满了吧?

远山的云,如流瀑一样游荡山间,观内雾气蒙蒙。在日出前一刻,没有仙风缥缈之感,只显得鬼气森森。

孟弢带领两位童子,礼拜过天师老君,吃过脆甜但还不入味的萝卜后,再次进入卧房,敲起师父的床板。jiqu.org 楼兰小说网

师父没搭理他,但已经听不到师父微微的呼噜声。于是孟弢决定,把今日的功课放在师父卧房门口。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

孟弢念得心不在焉,虎娃喊得气势雄浑,柴娃根本没出声,在默默流着口水,或是在想念着什么。

在确认虎娃记熟无误后,孟弢拿来蒲团和三角铁,吩咐虎娃颂念,柴娃敲铁。

师父会知道,他们是认真功课的好童子!

所以,跟着半扇猪肉踱进观内的两位青年士子,觉得不虚此行。

多么放旷逸达的古名士之风呀!

高卧的师父,或半睡半醒或清亮诵经的童子。在道德经文玄奥难明的意境中,伴随着幽远的铃音。

“小道长,眉山程濬(苏洵),访道至此,还请代为通传尊师。”

两人客客气气的对孟弢行了一个正正经经的道揖。

玄白衣衫,博衣小冠,孟弢觉得,如果他们两人有父亲的三缕长髯,会比师父更像正正经经的道士。

“哈……哈……哈……程兄苏兄,过誉了。哈……哈……哈……虎娃柴娃,你们一起去汲几筒半山亭畔泉水,为师要奉茶待客。”

跪坐蒲团上,几案也无,直接放在地上的竹杯,程、苏二人都显得有些迟疑。

程家豪富,平日团点斗分,也是颇为擅长喜爱的雅趣,这样古朴的饮茶。果然是真名士自风流呀!

当小道童提壶,往面前竹杯倒入沸水时,他们还以为只是清洗而已。而道长已经抬手相请二人品鉴了。

青绿的杯中,叶片载浮载沉,茶香袅袅。

二人相谢,饮过后,不禁赞叹连连。

程家经商,茶也是最紧要的货物。他连忙向道长请教。

“哈……哈……哈……程兄无需多礼,观中山茶是以炒青之法,由我弟子弢娃所制,你们随家人上山,必与我兄长相熟。下山后,可去兄长处,细细观摩炒青制茶之法。兄长豁达,必不相瞒。”

“今日高卧房中,醒来便见到猪肉……咳咳……见到程兄与苏兄,真是灵机一动,妙不可言,缘法呀……缘法……柴娃有口福了。哈……哈……哈……”

程濬、苏洵懵懵的看着又在大笑的道长,猜不透,猪肉、口福,与他二人之间有什么妙不可言的缘法。

名士高人,总是让人难懂呀!不虚此行。

而侍立一旁半梦半醒的孟弢,还在心中盘算,父亲大人送来半扇猪肉,又未腌制,孟夏天气虽不酷热,也不宜久存。该怎么炮制呢?他又烦恼起来。

……………………………………………………

我是高俅。(水浒传,曾为苏轼府中宾客)

自认文武全才,定会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身边的伴当们都对我敬佩有加。虽然对这伙文不成武不就的伴当,我从未放在眼里。但汉高祖未发迹时,身边的一群狐朋狗党,到后来不也封侯拜相了嘛。

而我也颇喜他们对我的注目追捧。

就像现在,鞠球在我身边来回飞舞,而伴当们在一旁兴高采烈的向街边众人讲解,哪一招是“海底捞月”,哪一式是“火龙吐珠”赢来片片喝彩。

所以,当喝彩渐歇,众人都围向不远处耍棍棒的外乡人时,我面色阴沉,光彩不再。伴当们自然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哈……哈……哈……

拿着药铺掌柜写给苏学士的荐书,虽然依然面目青紫,满身伤痛,但我心中已经没有了那刻的怨愤。

王进不过一武夫,又不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好儿郎。而跟从苏学士,不正是成为好儿郎的捷径吗?

我文武双全,必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辗转流荡于苏府、王驸马府,最终进入端王宅邸后,我明白,成为好儿郎,建功立业的志向,就快达成了。

文武双全的我,果然未辜负自己的这片苦心,哈……哈……哈……

接下来,名垂青史的志向,也可提上日程了,哈……哈……哈……

……………………………………………………

“叮……”清越幽远的三角铁被敲响,师父与程苏二位士子,从茶道、书画、诗词,谈到了乐器。

虎娃不再端姿侍立,依在师兄脚边蜷坐,听得眉飞色舞,对师父的博闻强记、妙语连珠敬佩不已,很是崇拜。

当师兄在众人面前,忽然“哈……哈……哈……”大笑起来时,顺从激动的内心,虎娃也跟着“哈……哈……哈……”笑起来。

而师父回身对他俩点头,也“哈……哈……哈……”笑起。

厨房中,柴娃盯着猪肉发呆,帮佣揉捏着发酸的腿脚,都感受到观中突然欢乐起来的氛围。

只有程濬与苏洵,茫然对视,想着,名士高人,果然很难懂呀!

笑罢,清醒过来的孟弢,听到师父吩咐:“弢娃,你带虎娃去厨房烹制猪肉,为师要留程兄苏兄,在观中用餐,去吧。”

程苏谢过,接着探讨起乐器。而师父拿出笛子,指点苏洵以何种节律敲打三角铁,程濬以何节律敲竹杯。

“呜……呜……呜……叮当……叮当……”之音响起。2

终于搬出来几案,程濬、苏洵端正了蒲团上的跪坐之姿。

而同样被道长请来案前的帮佣,有些局促、兴奋与感激。

午后的阳光并不酷烈,青石板隔着蒲团浸出一丝凉意。

谈性未尽的两位士子,对与仆佣同席,并不排斥。名士自有不同的风骨,他们已经很适应了。

几案四方、宽大,并不是一人独踞的小几。

在虎娃柴娃帮众人摆放碗盘筷箸时,道长还在为程濬、苏洵讲解,何为八仙桌,有何典故,是哪八位仙人,有何事迹流传。

听得众人悠然神往。

孟弢已经端来烹制好的猪肉,为众人分餐。都是一碗浓稠的米粥,一碟红白相间的酱菜和一大碗猪肉。

当然柴娃的猪肉比众人都多很多。

宋人喜食羊肉,禁售牛肉,鄙夷猪肉。

程家豪富,是以他是众人中唯一未食用过猪肉之人。

但今日与高士访,言谈甚为投契,也习惯了道长古名士之风,也就举箸尝试。

然后他就未能停下竹筷了。

食不言寝不语。众人运筷如飞。

餐毕,童子帮佣退下,又奉上清茶。

苏洵不禁感叹,道:“道长,观中餐饮,皆不是凡物呀!席间这猪肉可有名目?”

“嗯嗯,有的。称为东坡肉。有一道歌诀:邛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盌,饱得自家君莫管。”3

苏洵笑道:“呵呵呵,有趣有趣,东坡肉,东坡?东坡可是地名?在何州府?有此绝味。”

1注《道德经》十四

2注《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

3苏东坡的东坡肉歌诀

万宝路软盒·作家说

!-- 本周热推 S --

!-- 本周热推 S --

本周热推:

!-- 本周热推 E --

!-- 本周热推 E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