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最强大脑

和几个兄弟聊完,寇天放下了手机,想了想,总觉得还是不太放心,于是又打了个电话回家,先是问了下家里的近况,叮嘱父母下午多买点菜、检查下家里的常备药,这两天尽量不要出门,特别是父亲不要又去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看票友唱戏,母亲不要去跳广场舞。父母自然奇怪从来只是自己打电话给儿子,怎么今天儿子突然转性了,而且还叫他们尽量别出门。寇天不方便把真实情况告诉父母,如果说了,父亲肯定要告诫他少传播小道消息,母亲可能会思虑过度,不说把家里搞得和备灾备荒似的吧,肯定会担心死他,而且这种消息说到底还是小道消息,传来传去的知道的人多了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只好扯了个谎,告诉二老最近流感传播得很厉害,自己听说下关那儿已经有身体弱的老年人病死了。虽然寇天知道自己的可能是有点杞人忧天了,情况也许并没有那么严重,而且话说回来哪年流感不死人呢,自己这个不让父母出门的理由实在是不太充分,但不往家里打个电话说这些话,他总觉得不安心。

忙活了一上午,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去食堂的时候寇天发现员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想来还是在聊早上的话题,不过已经证实了不是谣言,寇天倒也没有再去干涉的意思。“让他们聊吧,聊多了总会上点心,注意下安全防护,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寇天心里想着便自顾自吃饭了。

今天在食堂吃饭的公司领导还是只有他,王总和老刘应该是又去什么地方和领导饭局了。这倒不是人家不叫他,之前也叫过他,不过寇天对自己定位很清楚,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当一把手,而且自己也没什么野心,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在这个单位站稳脚的根本原因在于母亲手帕交的老公是县领导,所以寇天参加饭局去蓄意结交那些个其他国企老总或者是局长们意义并不是太大。借故推托了几次后,王总他们不是县里领导参加的重要饭局也就不再叫他了。对此双方其实都很满意,寇天满意的是不用经常参加饭局,自己的业余时间丰富多了,王总满意的是小伙子不求上进对自己没什么威胁,也算是其乐融融一派祥和。

吃完饭睡了午觉,刚起来收拾好没多久,也就1点半的样子,桌子上的座机响了起来,寇天一接起来,居然发现是黄飞打来的,他十分诧异黄飞怎么不直接打手机或者发飞讯,然后听黄飞说以后才明白,这才又一次觉得人家官宦子弟的阶级素养真的不是盖的,搁普通人身上绝对没那么快想到这茬。

原来黄飞打听到消息后就一直在想这事,最后他决定趁此机会搏一把,囤点防疫物资。看到这里,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这个黄飞想趁机发财吧,没错,寇天一听到也是这么想的,可下意识总感觉哪里不对。因为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们是铁哥们,他很清楚黄飞的志向是仕途宦海,而不是商贾之道,对于赚钱这件事远没有进步那么热心,而且利用疫情赚钱这种发国难财的事必然会被千夫所指,根本和黄飞仕途上进的目标背道而驰。

结果证明黄飞果然还是那个黄飞,他要屯防疫物资根本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他考虑一旦真的爆发疫情,那么市面上所有的防疫物资势必会一瞬间就被扫空,因为民众平时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往年即便是流感季,大批的人得了病毒性流感发烧挂水,可就是没几个人天天戴口罩的。

没有需求自然供给也会相应减少,但如果一旦疫情爆发,仅仅下关市一天就可能要需求几千万个口罩,现有供应是绝对跟不上的,就算马上增加产能都来不及,势必会有一段时间防疫物资及其紧张,到时候如果他手头上有货,一是可以送给官场上各条关系的人,这比送真金白银还厉害,正大光明还不违规,可以做好大的人情;二是瞅准机会可以直接向海关系统或者下关市政府捐赠,到时候对仕途肯定大有好处。

至于大量防疫物资的合理来源,他都想好了借口,就说是老家表兄弟的医疗器械厂最近生意不太好,货物积压有点严重,但觉得一点小事又不是马上要破产倒闭了,不太想去麻烦他家老头子这个常务副县长,知道他在一线城市下关当官,私下请他这个当哥的帮忙,他一时虚荣心发作就答应了人家。至于这件事的真假,真要爆发疫情了,不可能有人还千里迢迢去他老家核实吧。再说了,凭他老家在当地官场的家族关系,即便万一真要有心人想找碴,也绝对能让你查不出一丝错漏来。

要说黄飞还真是黄飞,换做是普通人,即便想到了这个方面,恐怕会做的也就是去药店扫货,可黄飞却没有这么做,甚至也没有招呼下关熟悉的官场上的渠道去囤货。因为黄飞认为,去药店扫货扫不了多少,根本满足不了他设想的需求,而且目标太大;而通过官场上的渠道去囤货,那么势必会留下痕迹,下关可不是他老家,万一后面上头追查起造谣传谣者来,会被有心人利用成为攻击自己的武器。

黄飞迅速在脑海中搜索了一遍,首先放弃了直接向南方父亲求援的想法,因为两地相隔太远,他需要的数量又大只能走物流,说不定一星期还到不了货,而且在事情并不明确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让家里担心。然后他就想起一次聚会时,寇天说起和县里医药公司的老总吃饭,那老总说现在市面上几乎7、80%的滋补品像什么虫草啊、野山参啊、进口玛卡啊都是假的,根本没有什么疗效,都是骗钱的,如果真有需要可以找他,医药公司的中药科还是有些能保真的东西的。寇天给家里父母买过一些,据说确实比外面卖的有效,还和几个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弟说以后有需要可以找他。结果黄飞家里是官宦之家,根本不缺这些东西,也没人敢送假货;马健家里父母打死也不肯吃这几千块一斤的东西;杨腾他老爸老妈身体倍儿棒,成天四处旅游还一点都不累,吃嘛嘛香,根本不需要;最后还是马健弄了点玛卡巩固了下和女朋友的感情。

所以说人和人就是不一样,寻常人听了这些话记住的关键点无非是外面的滋补品都是假货,寇天有可以买到真货的渠道,但落在黄飞耳朵里,他记住的关键点却是寇天认识县医药公司的老总,然后碰到这次事情后脑海里很快就搜索到了这条有效信息,所以赶紧打电话来找寇天让他帮忙联系订货。甚至他为什么想通过寇天找县医药公司的老总都有他非常靠谱的理由。

首先,寇天他们县离下关不远不近,说近吧高铁都要2个小时,这边县里医药公司有人订购大笔防疫物资的消息不几乎不可能马上传到下关去,而且是通过寇天订的货,别人联想不到黄飞身上去,后面万一真的疫情爆发,那么全国的医药公司都会被防疫物资订购的单子挤爆,根本不会留意到;说远吧,走高速3个多小时就到了,无论是发货还是后面万一需要退货都不耽误时间,非常合适。其二,他知道医药公司是国有企业,只要不亏本,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比如他拿了货以后,万一押错了宝,疫情没爆发(这种可能还挺大),那可以商量着把东西退回去,最多自己贴点运费,然后给那老总一些甜头,亏不了几个钱。可要是在别的地方买,想退货恐怕就不太方便了。其三,他还给寇天订购大批防疫物资找了个非常高明的借口,就让说是因为米国爆发疫情,下关那边有做外贸的朋友想趁此机会做一波防疫物资出口,看看是不是能赚几个钱。因为防疫物资平时不常用,存货并不多,下关这边也不是只有一家外贸企业想到了这个点子,所以货不太好进,想在下面县里医药公司找找货源。

寇天听黄飞足足说了快半个小时,最后记下了黄飞要的东西和数量,然后告诉他联系了医药公司的老总再给他回话。放下电话,寇天不由长叹一声,果然货比货得丢,人比人得羞,同窗四年的同学,这脑子的差异咋就这么大呢!这全盘的设想盘根错节,无论是计划目标、实施过程、风险防控、合理借口、预留后路,从头到尾环环相扣,几乎没有任何破绽,仓促之间就已经想好了全盘计划,这就是再借寇天两个脑袋也是不可能的,当然,马健、杨腾也不可能,看来黄飞真不亏是四兄弟里的最强大脑!有这样的头脑和算计,黄飞看不上偏远老家县级干部的前程还是有道理的,最可贵的是黄飞从来没有把头脑用在算计兄弟身上,还老陪他们无效社交,寇天为有这样的兄弟感到由衷的高兴。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