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身世

百里老头继续回忆着......

时间仿佛退回到许多年以前…

那守卫听了赵母的讲述,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没有心思去理会这些看热闹的人,他站起身,长吐了一口气说道:

“西北干旱我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竟如此严重了,朝廷难道不管么?”

“朝廷?哼!他们又岂会在意我们这些普通人,只会中饱私囊罢了,我们每年上交朝廷如此多的粮食,干旱了几年,饿死了这么多人,也不见有一粒米来救济我们!”

赵母闻言恨恨说道,声音中不乏怨恨之意,曾经她也想过朝廷一定会派人来赈灾帮他们渡过难关,直到双亲在饥寒中去世,丈夫因为一只地瓜而死,从那时她就对所谓朝廷彻底死心了。

“嘘!这种话以后可千万别再说了,不然被官府的人听到可就有大麻烦了”

守卫听到这话赶忙插话制止,随后接着说道:

“这样吧,我先带你去城中做个记录,以后你就在这里住下吧”,

说着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递给赵母,

“这些钱你拿着,做完记录之后再去买些吃的。”

赵母接过钱,眼泪又要往下掉,对着守卫感激涕零道:

“真的太感谢大人了,不过…我真的可以在这里生活下去么?”

“没事的,我与城中户籍处的人有些交情,我带你去,记录一下你们母子的身份,以后便可在这城中常住,走吧,事不宜迟,我这就带你去。”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赵母口中连连称谢,一边挣扎着想从地上站起来,只是许久没有吃饱饭,此刻松懈下来之后只觉得浑身使不上劲,怀中还抱着赵和,所以半天也没能站起身来。

守卫见状犹豫一下便伸手将赵和母子二人从地上扶了起来,赵母又是连连弯腰称谢。就在他们准备进城时,后面一位老妇人叫住了他们,随后缓缓走上前来,从腰间掏出两枚铜钱抓着赵母的手放在她手上说道:

“闺女,你也是个苦命人,这点钱虽然不能干什么,但也能买两个馒头,也能少挨顿饿不是!”

周围围观的人听到这话,都纷纷走上前来,各自或从腰间、或从怀中、袖子里,甚至还有人把鞋脱下来倒出几枚铜钱,惹得周围一阵哄笑。

这些人走上前都把钱往赵母怀里塞,少的一两枚,多的四五枚,一时间让她不知怎么拒绝,不一会儿赵母怀里便多出来近百枚铜钱,让她感觉沉甸甸的。

赵母不知道该说什么,便一个劲地朝着人群鞠躬道谢,眼泪也再次流了下来。直到周围的人群都散了,她才抱着赵和跟着守卫向城内方向走去。

过了城门口那守卫对着赵母说:

“你在这里稍等一会,我去和队长说一声。”说完便朝着一处跑去,不一会儿又跑着回来带着赵母二人朝着城中另一方向而去。

守卫没有说谎,他的确和城中管理户籍的人相熟,所以整个过程十分顺利,不一会儿便从户籍处的大门中走了出来,到了街道上守卫对着赵母说:

“既然事已经办完,我也该回城门那边去了,你便带着孩子去买些吃的去吧,刚才来的路上就听见你的肚子在叫了。”

赵母抬头看了守卫一眼,像是有什么话要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点头“嗯”了一声,随后弯腰说了声“谢谢”,守卫挠了挠头,说了句“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事儿!应该的!”便转身朝着城门方向去了。

赵母站在原处看了看怀里的小赵和,又抬头看向守卫离开的方向,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直到那道身影在转角处消失不见,才缓缓收回目光朝着街道一处卖馄饨的摊子走去。

……

傍晚,太阳扶着远处的山峰懒懒地趴着,似乎赖着舍不得落下,夕阳携着晚霞的光辉向这座城市洒落而下,让人升起了些许倦意。

城楼边上的守卫都纷纷伸起了懒腰,现在是换班的时候,他们在这里站了一天,终于可以回去休息了。

“所有人,集合!换班的人来了,咱们可以回去休息了。”队长的声音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妈的,累死我了,兄弟们喝酒去咯!”一名守卫大声叫道。

“走走走,喝酒去!喝酒去!”其他人纷纷附和道。只有一些成了家的人,没有跟着一块去。

“他娘的,娶了媳妇真是麻烦,还是老子一个人自在啊!”一名守卫这样说道。

“嘿嘿,老子晚上有媳妇热炕头,你啊。。。”一个成了家的守卫对着刚刚那人说道,只是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去去去去去,赶紧回去陪你媳妇去,小心回去晚了,你媳妇就给别人暖了炕头了”说完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起来。

赵二也往回走,走了没两步就被人叫住:

“二哥,走哪去啊?这么早回家干啥,你又没有媳妇在家等着,喝酒去啊!”

“今天就不喝了,我还有点事,就先回去了。”

“你有屁的事,你有事,我们还不知道你,单身了这么多年,家里就你一人能有啥事,走走走喝酒去!”说着便被连扯带扛地拉去喝酒去了。

赵二和他的那群兄弟一直从日落时分喝到月上柳梢才散场,不过他的酒量还算不错,其他人都喝的东倒西歪,他只是脸稍有些红而已。

从酒馆出来,他便一路向家走去,街道在月光的照射下显得颇为明亮,街上的景象他还能看的清清楚楚,走着走着好像看到远处墙角蹲着一个人,他走近一看的确是一个人,他心想着

“是谁大晚上的蹲在大街上吓唬人呢”,

那人似乎察觉有人过来,忽的站起身来,吓了赵二一跳,仔细看去却是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正是赵和母子。此时赵母似是也才看清来人,叫了一声:

“大人!”

赵二这才缓过神来,原来是白天那对在城门口哭泣的母子,赵二用手拍了拍脑袋,说道:

“哎呀!倒是我考虑不周了,嫂子你才来我们岳塘城,倒的确是无处落脚。”

他顿了顿,后又接着说:

“要是嫂子不嫌弃的话,不如去我家暂住吧!”

说完便看向赵母,见赵母脸现犹豫之色便又接着说道:

“嫂子不必担心,我家还有空着的房间,平常家里就我一人居住。”

闻听此言赵母才点了点头,赵二见她点头便带着她往自家方向走去,赵母则低着头跟在后面,两人就这样走着,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走了一会,路过一户人家时只见那家主人正要关门,看见赵二二人,笑着调侃道:

“哟!老赵今天这么晚回来呀,这是带媳妇回来了?”

“去去去,别瞎说!”赵二朝着那人挥了挥手,那人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嘿嘿笑着关上了门。

赵二转过身来对赵母说:

“前面就快到了,先前那人是开玩笑的,这邻里街坊的,你别往心里去。”

赵母没说话,只是对他点点头。终于没过多久,赵二在一座院子前停了下来,随后推开门转身对着赵母说:

“就是这,咱们到了,家里有些简陋,请进吧。”

赵母也没有矫情什么,抬腿走了进去,院子的确简陋,就跟乡下的农家小院差不多,有一大一小两座屋子,大的是正房,小的是厨房,厨房旁边不远处有一口井。

赵和的母亲看着这个小小的院子,不由得眼睛又红了,她们一家三口背井离乡漂泊了这么久,做梦都想着能有这么一个地方让他们过个安稳的日子。

这一路风餐露宿,忍饥挨饿,有多少次都想就这么一死了之,可是看着怀中尚小的孩子,又不得不丢弃这种想法,如今终于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可以暂时让她歇歇脚,又怎么会不激动呢。

赵二见此情形,想开口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半晌才憋出这样一句话

“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翠儿,赵翠儿。”赵母抹了抹眼角答道。

“你也姓赵!可真是太巧了,我也姓赵,我叫赵二,没想到咱还是本家呢!真是缘分。”

“是吗?那还真是挺巧的,孩子他爹也姓赵,只可惜。。。”赵翠儿说着便没了声音。

赵二听她说过自己的事情,自然也知道赵翠儿此刻在想什么,于是对她说:

“以后你就在这里住下,既然咱们是本家,你也别客气,就把这当自己家就成。我去烧水,等会儿你和孩子好好洗个热水澡,把之前所有不好的事,统统洗掉,你先休息一会儿。”

说完便转身出去起锅烧水,赵翠儿本想帮忙,赵二却说让她照顾好孩子,赵翠儿看了看小赵和便不再推辞。当晚赵翠儿睡得十分香甜,这种踏实的感觉,她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

第二天,当赵二起床的时候,赵翠儿已经做好了早饭。

他和赵翠儿一起吃早饭的时候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他以前从来没有过。他一边吃着,一边时不时的偷偷瞄两眼对面的赵翠儿。

此时的赵翠儿自然不再像昨天那样脸上脏兮兮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精致的脸蛋,虽然算不上国色天香,却也是眉清目秀,只是连日的风餐露宿,皮肤看上去显得有些黝黑,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赵二想到自己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昨天还对着人家嫂子嫂子的叫着,不由得脸上一阵发红,现在仔细想想,孩子才一岁多点,娘能大到哪里去。

赵二的异常自然都被赵翠儿看在眼里,她虽然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可本身年纪其实并不太大,如今这样被一个男人偷偷盯着看,自然是一阵脸红心跳,显得楚楚动人。

此幕娇羞模样被对面赵二看在眼里,让他有些手足无措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悄悄往一个方向汇聚,为了不在美人面前丢脸,他匆匆丢下一句:

“我要去轮值了,你慢慢吃。”然后就飞也似的跑了。

赵翠儿见此先是一呆,然后看着那道跑出大门的狼狈身影,掩嘴轻笑起来。这是她自家乡旱灾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

就这样,赵和和他的母亲就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下来。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