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杀人是为出人头地

想到过去和现在,袁五号不禁颤抖了一下。

因为畏惧。

也因为期望。

还因为强大。

当面对实力远超自己的强者,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先上去打他一角再说。

这种做法的错误之处在于,并不是牛犊不怕虎,而是因为它想侥幸吓退敌人。

当袁五号弱小如蝼蚁时,他专注于团结周围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当有了一定的人脉与势力后,他则专注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声望,并借此一步步削弱对手的力量,从蚕食万福海的地盘到占领下滩头,到最后率领兄弟们攻打青峰山。

他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向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标前进。

在这条看不见终点的路上,他时刻保持着头脑的冷静与谨慎的清醒。

每迈出一步,他都胆战心惊。

江湖,从来不属于某一个人,它只属于强者。

唯有强者,才配拥有江湖。

但随着走进江湖的步伐加快,力量不断强大,袁五号这才真正意识到江湖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自己每一天所面对的,是怎样一个可怕又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

打倒一个万福海,就会有另一个万福海从血淋淋中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像疯狂的魔鬼一样迎接他的挑战。

他终于开始畏惧。

越接近强者的实力,就越能了解对手的强大与恐怖,就会越来越畏惧。

当一个人的畏惧达到某个未知的极点时,也就是他拥有了与对手一较高下的实力,然后雄霸江湖的时候。

袁五号与漕帮的角逐,让他不断地了解江湖的险恶与疯狂,也不断地锻造着他的心志,增强着他的实力。

而这一切,只为那个最后的目标:江湖属我,再无可惧!

以畏惧之心挑战据险而守的强敌,以悍不畏死的心态迎战最凶恶的敌人。

战胜了韩权雕以及另一个猛人朱常春,青峰山,这座雄关难越的大山,就会被他踩在脚下。而他本人,也将从此走向江湖的另一个高度。

剑指青峰夜流光,峰回路转望滨江。

朔风吹醒枭雄梦,问鼎江湖向战场。

胜利的曙光正在破开黎明前的黑暗,袁五号,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青年,正在夺向属于他的战场。

韩权雕,我来了!

朱常春,我来了!

距离天亮还不到两个小时的时候,袁五号的人马到达了猫儿岭。

为达到与韩权雕在猫儿岭一决雌雄的目的,他还派出数十个兄弟,封锁了韩权雕下山逃跑的退路。

袁五号经过反复的考虑,清醒地认识到,要彻底摧毁韩权雕,打通通往青峰山绝顶这一通道,唯一的方法是彻底摧毁眼前的猫儿岭。

猫儿岭真正的驻守者,叫朱常春。

他和韩权雕都是打架不计生死的猛人、狠人和狂人。

袁五号虽然没与朱常春交过手,但从当地猎户的叙述中,袁五号得到的结论是:要摧毁朱常春这样的猛人、狠人和狂人,就是自己必须比他还要猛,还要狠,还要狂。

和这样的人狭路相逢,任何犹豫和胆怯,都会摧毁自己强大的内心,自己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袁五号彻底烦了此前的打打停停,他不想再拖延下去了。

他没有想过退路,就是死,也要死在猫儿岭上。

他已经没有耐心了,既然你要据关而守,那我就撕碎你的关,彻底把你打服,看你还能拿什么与我较量!

当韩权雕和朱常春在猫儿岭汇合时,袁五号的人马也来到了猫儿岭下。

最后的决战就在眼前。

青峰山绵延数十里,夹江壁立,雄险异常,对当时的袁五号来说,可谓是固若金汤的风水宝地,能据此开辟属于自己的江湖,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它扼守滨江咽喉,往来于此的商船,都必须交纳一定的通行费方能确人货通行,不受损失。

毫无疑问,就地势而言,这是理想的战场;就生意而言,这是理想的聚宝山。

二十多年前,不世出的万福海初次登临青峰山,就被眼前壮美的山色和奔涌的滨江所吸引,辟此为勒索商船的险要据点,聚敛的财富何止万千。

现在,这个映照着滨海的地方,将成为袁五号施展流氓手段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即将上演这场流氓火拼中最为精彩的一幕大戏。

战斗即将打响。

这是袁五号畏惧的,也是他欺许的,输掉战斗就会输掉一切,赢得战斗就会赢得所有。

袁五号的思绪又回到了六七年前,那时他刚离开马场镇来到滨海。

如果那时他依规依矩当周氏馒头铺的伙计,他现在的人生会是如何呢?

也许就要在叫卖馒头的吆喝声中平庸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极其卑微而又艰辛的,从袁家大院到马场,又从马场到滨海,在尔虞我诈和巧取豪夺、阴谋和背叛、拉帮结派和流血杀戮中生存下来,就是他这一生躲不开也绕不过的宿命。

他的人生,注定要充满流血与牺牲、阴谋与杀戮、卑微与抗争……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撞南墙不回头,小伙计不能做了,小混混不能当了,甚至连乞丐也做不成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沿着流氓这条道路走下去。

要么成为流氓大亨,要么战败身死。

他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也忍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这是他的宿命,更是上天对他的眷顾。

为这一天,他已经等得太久了。

一定要打赢这一仗。

就算是死,他也让青峰山记得:从乡间走来的少年,曾用生命的鲜血,染红这道雄伟异常的山岭。

韩权雕,朱常春,咱们就以性命相搏吧!

我死,你们继续作威作福,享受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你们死,我就以此为据点,开辟属于我的江湖。

猫儿岭上的韩权雕和朱常春,也在思索属于他们的人生。

不过他们考虑的却是另一个问题。

从乡间的懵懂少年到拜入漕帮,虽然耳濡目染的都是仁义礼智信,可在他们的记忆中,似乎这些信条就从来没有扎过根,为了成为人上人,过上所谓的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杀了很多人。

他们虽然性格相近,勇猛不相上下,都是猛人和狠人,但他们杀人的手段,却大相径庭。

韩权雕杀人,一言不和即是借口。

朱常春杀人,看不顺眼即是理由。

韩权雕曾经的顶头老大,赏识他,提拔他,对他有知遇之恩,但他却杀了他。

朱常春曾经的带头大哥,是个老实人,对他很尊重,把他当着亲兄弟对待,但他因为看他不顺眼而杀了他。

他们杀人,并不是为了活下去,而是为了出人头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