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铁铉告状,朱元璋的难处

听到沐明张口便要银子。

朱元璋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这种要法的人,朱元璋还真没见过几个。

但是,恰恰是这个要求,让朱元璋有些犯难。

抛开老神仙这一点不谈,单单是在西南平叛,加之救援太子和照顾雄英的关系。

这功劳最少也是一个侯爵之位。

虽然这其中也有沐英的功劳,但是朱元璋了解沐英,他是不准备继续给沐英升官了。

作为平西侯,世镇西南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这些功劳最后都要落在沐明头上。

可他这个孙子竟然要他给银子。

当个侯爵他不香?一门两候,皆可世袭,他不香?

可若是给银子,没有二十万两,这件事怕是皆不过去。

可二十万两银子,他从哪拿?

现在整个朝廷都过得紧巴巴的,之前给沐英的三十万军费,其一半还是从他内库拿的。

此时的朱元璋只恨自己嘴快。

自己要是给他个侯爵之位世袭罔替该多好?

这大孙子也是,就不能体谅一下他这个爷爷?

就在朱元璋有些郁闷之时,沐明的喝声随即传来。

“爷爷看路!前面有人!”

朱元璋一个急刹车,便停在了众人的远处。

看到前方的士兵,还有被围住的难民。

朱元璋眼中的寒光一闪即逝。

“好孙子,拿着这个,去看看怎么回事!”

朱元璋递过一道金牌,上书:“如朕亲临。”

接过腰牌后,沐明便向着一众兵士走去。

看到这架势,沐明用脚想都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情况。

在前往京城的这一路上,类似的情况,沐明看的多了。

而且沐明还知道,从洪武年间开始,到明朝结束,二百多年的时间。

百姓的生存问题一直就没好过。

纵使经历了前期的五龙同朝,到朱瞻基那一任,大明对外的战争已经极少。

可是后来的小冰河时期加上天灾人祸,直接给了大明最后一击。

洪武年间,明朝有六千万人口。

能吃饱者尚不足一半。

再加上连年战争,万一遇到点天灾什么的,便会有大批的难民出现。

可是说归说,真在沐明近距离观察这些难民之时。

沐明的心中还是升起了一丝可怜之意。

“你是什么人!”士兵大喝,沐明取出腰牌。

看到腰牌,周围的二十名士兵齐齐跪倒在地,口中惶恐:“参见陛下!”

“起来吧。”

沐明淡淡一声,直接走到铁铉身前:“你是何地官员,这些难民又来自何处?”

“臣铁铉!着凤阳知县!这些难民皆是出自凤阳境内!”

“你身为凤阳的父母官,又是为何带着这些难民上京?”

“臣有本要奏!臣要上书陛下,停止北征事宜!与民休养生息!而这些难民都是来自陛下祖地,若是陛下继续征战,则我大明危矣!”

讲真,铁铉那洪亮的声音,吓了沐明一跳。

沐明本以为铁铉这次是要来举报哪个官员贪污。

却不想他要举报的竟是朱元璋。

而这一伙难民,便是他用来上奏的武器。

那么,他被人赶到这里,也就实属正常了。

你一个七品知县,每天不想着治理民生,却带人举报皇帝。

这种人又怎么能够讨喜。

能力是一回事,性子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沐明还记得,在历史上的靖难之时,朱棣派兵攻打济南城。

为了避免朱棣炮击城墙,这铁铉竟把写有朱元璋名讳的牌位挂在了城墙上。

此人却是不同寻常!

在了解到问题的原因后,沐明正想前去告诉朱元璋。

却被众人身后的黑山吸引了目光。

沐明三步并两步,跑上前去,捡起一块黑石后发现。

这一堆竟是煤炭?

而且还是露天的那种?

有此发现,回到朱元璋身边之时,沐明的脸上已经布满笑意。

“好孙子,前面那是什么情况?这些士兵难道在欺负难民?”

“爷爷,就那个,凤阳县县令铁铉,他这次是带着人来告你的状的。”

“嗯,告我?”

“是啊,原话忘了,反正那意思就是说爷爷天天打仗不好,您应该停下征战,与民生息。”

“哼!一个书生他懂什么?”

朱元璋虽然嘴硬,但是国家什么样,他再清楚不过。

如今国库紧缺,之前拨给沐英三十万两,哪里还有余钱。

可是北边的元廷余孽却一直骚扰边关。

如果可以,他朱元璋也不想打。

他又不是不知道打仗会劳民伤财。

可是,若是不打,放任元廷发展,他大明北面的子民,将更是凄惨。

不是他想打,而是此事不能不打!

不仅要打,而且还要把他们打疼,方能尽功!

等等!不对!那是以前。

回过神的朱元璋忽然看向了沐明。

北苑余孽的实力不弱,对其征讨便要调动大军,所费钱粮巨大。

可是若是用AK呢?

还需要调动几十万大军吗?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