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战司马懿

更何况,他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在徐州与兖州两地部署大陷阱。

而且有件事,夏侯懋一直没有对外公布,那就是兖州将在夏初迎来大规模降雨。

一旦曹军在野外驻军,必定伤亡惨重。

为了达到水淹曹军的效果,夏侯懋一面将暴雨之事告诉贾诩,一面让豫州庞统准备好一支轻骑部队,随时准备歼灭败退的曹军。

另外,夏侯懋为了防止七万曹军精锐奇袭徐州城,又让荀阳在小沛一带隐藏一支游击大军。

夏侯懋从前对荀阳不太了解,以为他只是个普通文人,所以才会成为荀氏的边缘人员。

可那一年,徐州迎来大规模迁徙,周边城镇出现许多流寇。

若不是荀阳领兵四处游击,那年夏侯懋会被累死。

三月底,张辽、李典、乐进三人领兵北上,兵锋直指陈留的曹军七万精锐。

原因是曹仁被调去司隶镇守,曹真接管了陈留。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懿是曹真的随行军师。

当夏侯懋得知这件事,立即通知各方将领,说明司马懿的谋略不弱于贾诩,让各方将领务必谨慎对待。

张辽三人没有别的想法,现在就想让曹操知道,他们不是好欺负的。

张辽起初觉得,自己的儿子受伤最轻。

可是细细问过才知道,张虎只是身体底子好,否则早就死了。

原来,他挨的那一百军棍,直接让他躺了一年才渐渐康复。

如今每到阴雨天,张虎都感觉全身骨头酸痛。

这种内伤后遗症,张辽比谁都清楚,理论上张虎活不过四十岁。

张辽现在每次想到这件事,他整个人都恨得牙根痒痒。

如果曹操打他张辽,估计他不会生这么大气,可那是他张辽的独子,全军没有人不知道。

可是,曹操依旧下了毒手,事后还跟没事人一样不断对他下达军令。

现在想想,过去一年与东吴对峙,每一次都十分凶险,不免让他联想到夏侯惇与夏侯渊。

根据贾诩的分析,曹操上了年纪,有意给儿子肃清朝野,这才不断对老臣出手。

尽管人人都知道,曹操这么做无可厚非。

但是事情轮到自己身上,张辽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四月初,张辽三人率领的五万铁骑,刚刚抵达陈留某高地。

那里唯一的缺点是有点缺水,其它方面都有很大战略优势。

曹真一看,立即下令出城迎战,因为他比张辽多两万人。

而且他的兵卒个个骁勇善战,是曹军精锐中的精锐,他觉得自己赢定了。

大军刚刚出城,司马懿就着急忙慌的追了出来。

“灵寿侯留步!”

司马懿大老远就喊了一声,而且称呼相当恭敬。

曹真勒住缰绳,不解的看向风尘仆仆的司马懿。

“仲达,大军出征在即,你为何如此缓慢啊?”

曹真长得五大三粗,个人武力值直逼许褚,所以在军中威望还算不错。

在他眼里,司马懿只是个无用文人,仅仅靠着一张嘴皮子就混到了军师高位,所以他有点看不起司马懿。

“灵寿侯恕罪,在下刚刚在分析敌军意图,故而出门晚了些!”

曹真不屑的撇嘴道:“那么,仲达你都分析出什么了?”

司马懿心说,你个二杆子,就这么冲过去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禀灵寿侯,那夏侯懋虽说久不征战,可他这些年从未有败绩!

即便是当初面对吕布、张绣等当世猛将,他的队伍也从未尝过一败!

而且后来对战东吴诸将,同样是轻松获胜!

所以下官认为,他让张辽等人驻扎松树坡一带,必定大有深意!”

“大有深意?”

曹真直接笑了,他觉得司马懿这个书生,就是个无胆怂货,所以已经懒得跟他闲扯。

“仲达啊,我是不知你都学了些什么兵法!

可你应当知晓兵贵神速的道理!

更何况,有一点你没有考虑到,那就是松树坡那边缺水!

张辽五万大军过去驻扎,不出三日必定缺水,那时便是我军出击之时!

如此良机,仲达觉得我能错过吗?”

驾!

听见曹真的话,司马懿立即陷入沉思中。

然而曹真一扬马鞭,直接策马离去。

等司马懿回过神来时,曹真已经跑得没影了。

看着大军源源不断的出城,再看看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司马懿下意识用袖子擦了一把汗。

仅仅擦了一下,他的袖子立马湿透,司马懿顿时想到了什么。

于是,他就在陈留城门口,用几块石子占卜。

上坎下屯,主水灾,三日之内必有暴雨。

司马懿瞬间张大了嘴巴,他心说夏侯懋军中绝对有高人,否则不可能把时间算得这么死。www.

他慌了,因为他今年也才不到三十岁,更是没有多少领兵经验。

他在城门口慌慌张张的转悠了一会儿,决定亲自追上去劝告曹真。

然而曹真的战马十分肥硕,根本不是他的小瘦马能赶上的。

司马懿足足追了一天一夜,这才在曹真第二天拔营时赶上他。

司马懿将自己的推测说了一遍,而此时的曹真,已经与手下校尉定好了作战策略,根本不听他的谏言。

司马懿还要再劝,可曹真却不耐烦了。

只见他用马鞭指着司马懿的鼻子喝道:“无胆懦夫,你若再神神叨叨的乱我军心,本侯必斩你!”

司马懿无奈,只好闭口不言,再次表现得像一只鹌鹑。

曹真见他这么怂,于是缓和语气道:“回去吧,你守城便是,战场不需要你!”

司马懿无奈,只好默默的拱手告辞,随后又垂头丧气的往回走。

这次他是牵着马缓缓行走,因为他的马已经有倒毙的征兆,他不忍心让自己的老伙计死在路上,这是文人的通病。

原本一天一夜的路程,司马懿足足走了两天,才堪堪看见陈留城的轮廓。

咔嚓!

正当他高兴时,空中突然来了个晴天霹雳。

紧接着,乌云快速汇聚,随即周围光线逐渐变暗,这是大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司马懿一看,赶紧上马准备进城。

哒哒哒......哒哒哒......

恰在此时,有一队轻骑突然从南边疾驰而来,而且打着曹真的旗号。

司马懿一看,这绝不可能,因为按照时间推算,曹真此刻刚刚在松树坡外围扎营。

换句话说,那对骑兵很可能是敌军假扮的。

于是司马懿急了,所以赶紧策马追赶,他想阻止那队骑兵进城,否则陈留必失。

然而他却高估了自己的小瘦马,也高估了守军的愚蠢。

眼看着还有三里地就能追上,前方那三千人已经进了城。

就在司马懿懊恼时,后方又有上万骑兵快速奔驰而来。

他吓坏了,于是赶紧找个田埂把自己藏起来。

等所有骑兵进了城,他这才敢出来。

那些人肯定是徐州兵,所以他现在根本不敢进城。

一旦自己的身份泄露,按照夏侯懋的尿性,他肯定把自己捉走。

到那时,以曹操的性格,肯定派兵去河内屠城,到时候自己全家必死。

一瞬间,司马懿想到了很多事,所以他决定去附近的小镇暂避。

淅沥沥......淅沥沥......

司马懿刚走出去二里地,空中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他被淋成了落汤鸡,行囊中的干粮直接成了面糊,小瘦马也是深一脚浅一脚在泥泞中踱步。

他心中凉透了,因为卦象已经应验,接下来只能期盼曹真尽快撤军,否则七万曹军精锐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他的想法虽好,但是曹真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聪明。

曹真在松树坡外围刚刚扎好大营,就开始下起瓢泼大雨,所以他令士兵全体休息。

在他看来,大雨来得正好,自己长途跋涉来到这边正好需要休息。

等大雨之后,自己的兵马也休息好了,接下来只要决一死战就行。

在曹真看来,夏季的雨水来得快去的也快,绝不会一直下。

第二天,大雨停了两个时辰,随后接着下。

第三天,大雨停了一个半时辰,随后再次接着下。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在同片天空下,你渐渐感到士气低下。

大雨下到第八天,曹真忽然发现营寨积水已经没过膝盖,这显然不太正常,因为这里不是积水洼地。

因此他立即派兵出去侦查,想要看看是不是敌人在堵下方排水沟。

然而回来的斥候说,下方排水沟方向已经成了湖泊。

曹真不信邪,于是亲自策马出营查看。

然而他刚出营一里地,就发现前方已经无路可走。

五里外的环形小河,已经被筑起一道高达六丈的水坝,看上去不是一天完成的。

曹真再向后看,出了松树坡就只有一条蜿蜒山路向北延伸。

在曹真看来,那边肯定有张辽的伏兵,所以那边绝对是死路。

如果向南的话,那就需要士兵蹚水过河,但是危险会小许多。

只要离开松树坡范围,就算用两条腿跑,也不可能全军覆没。

于是,曹真当即下令,全军立即蹚水过河,以突破张辽的包围圈。

此时此刻,曹真已经忘了来时的豪情壮志,只想着逃命要紧。

七万大军不是说着玩的,在大雨中缓缓行军,看上去相当壮观。

辎重是带不走的,因为没法过河,而且路上全是两尺深的稀泥。

万幸的是,张辽等人并没有沿途追杀,否则曹军必定伤亡惨重。

曹真不知道的是,这都是夏侯懋的军令,因为这七万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兖州东郡。

张辽要的是复仇,他恨的只是曹操一人,所以对夏侯懋的军令并不排斥。

而且作为领兵将领来说,张辽等人也认为一味的杀戮毫无意义。

曹真的队伍越往南走,感觉人数越来越少。

原因是这七万人中,有几千是夏侯懋的人。

这批人一早就收到了密令,当曹军大规模逃亡时,在军中散播谣言。

大概意思是,曹操在北方不得人心,兖州即将落入夏侯懋之手。

反正到哪都是当兵吃粮,徐州兵待遇比他们好十倍,而且家里还免税,孩子还能去私塾读书。

所以,曹军每当夜晚来临,都有不少人悄悄离开大队。

起初曹真还没发现,毕竟每一次行军都有一些逃兵出现,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然而逃亡第五天早晨,曹真发现七万人只剩四万人。

最要命的是,有一大批马匹不见了,就连粮草都少了一大半。

这是最要命的事,因为没有粮草,就意味着剩下的四万人随时可能哗变。

而此时,他们正好来到兖州和豫州的交界处。

大雨还在下,眼下他们已经进退两难。

粮食在发霉,很多士兵已经生病,看上去随时可能引发大规模瘟疫。

曹真找来地图,确认过地形之后,他果断领兵朝蔡国境内行进。

蔡国,从前是荆州领地,后来曹操进军荆州,蔡国被划入豫州,再后来又被划入兖州。

从地形上来看,蔡国的上蔡县城距离豫州比较近。

此刻曹真想着,只要进入上蔡县城内,他们就能得救。

两天之后,上蔡县边境。

曹真看着前方的旌旗,整个人已经如坠冰窖。

正在前方等他的,是等候了将近两个月的庞统。

“啊......奸贼......夏侯懋这个奸贼!

他一开始就在耍本侯,本侯立誓要宰了他!

噗!”

曹真在路上苦苦走了十来天,再加上士兵不断逃离,现在看到庞统在前方,他的情绪直接就崩溃了。

这场仗没有厮杀,伤亡人数几乎为零,但是曹真却败得十分彻底。

他吐血倒地之后,裨将直接下令向北撤退。

现在大雨已经停了,所以马匹跑起来还是相当快的。

可是,庞统的骑兵直接冲了上来,并且高喊“投降不杀”。

曹军精锐原本就疲惫不堪,而且很多人都生病了,此刻正是战意全无的时刻,所以很多人直接放下兵器蹲了下来。

曹军的大规模投降,使得庞统与张辽两人的兵力大增。

最可惜的是,还是被曹真逃了,他甚至依然拥有残兵六千。

那六千人全部是骑兵,而且全部是曹军中的超级精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