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孙策谢幕

说白了,他只是个满腹经纶的书生,身上根本没有上位者的气势。

夏侯懋笑道:“借粮这件事做不得,否则你我将来必定变成债务仇敌!

不过嘛,要解决东城县目前的饥饿问题,我倒是有个法子!”

“请大人示下!”

鲁肃心说,你个小屁孩现在威风八面,将来必定也有求我的时候。

今日之事暂且忍了,将来一定十倍奉还。

“我要在寿春加强防御工事,需要工匠来制作箭矢和攻城弩!

特别是箭矢,要奈保存的那种,越多越好!

至于定价......要比别处便宜一成!”

“大人,今年生铁涨价了!”

鲁肃的意思很明显,我想讲讲价,毕竟每多一分利,就能多养活很多人。

“那就没办法了,要不你去问问才华横溢的周瑜有没有办法?”

听到夏侯懋的话,鲁肃很是无语。

他真的很想发脾气,因为夏侯懋这人给他的感觉很讨厌。

摆架子、甩脸子等招数,基本被他用尽了,完全没有礼仪和道德可讲。

鲁肃无奈,只能先答应下来,否则东城县还不知会饿死多少人。

鲁肃走了,随后夏侯懋下令,徐州辖区人头税降至一人一年一枚铜钱。

李通得知此事后,立马慌慌张张的奔跑而来。

“大人,今年原本旱灾就严重,若是没有人头税,咱们怕是连贡粮都交不起啊!

此事一旦被朝廷那些爱嚼舌根的公卿大臣知晓,恐怕丞相会很难做的!”

夏侯懋笑着摆摆手,“无妨,就算你收十五文钱一人,老百姓也是交不起的!

与其明年无法春耕,还不如不收老百姓的人头税!

而且,有件事你可能不太清楚,丞相已经与我承诺,今年可以不纳贡!”

李通闻言愣了愣,随后长舒一口气,接着便笑了起来。

“好啊!其实我也不想收,毕竟都饿死人了,老百姓确实无钱交税!”

夏侯懋接口道:“劳烦李大人找人重新做个纳税印章,就刻‘徐州人头税已交’!

而且你得放出风去,有了这个凭证,可以在徐州任何辖区落户,当地官员不得怠慢!

当然,我这边也会立即传令下去,任何徐州官员不得怠慢!”

李通闻言,已经张大了嘴巴,他终于知道夏侯懋为什么这么大方了。

他不是不想要人头税,而是打算以人数补充税收的不足。

可问题是,一旦这则消息传出去,万一弄得徐州人口暴增,届时哪来的粮食养活这些人呢?

李通原本是想要询问的,奈何看到夏侯懋一脸轻松的表情,他又忍了下来。

等李通走远,夏侯懋的另一道命令已经传往徐州各地。

各县县令及署官的升迁,与当地荒田数量有关。

条条框框一大堆,大概意思就是末位淘汰治。

谁的治下荒地最多,谁的治下饿死人数最多,那就贬官,而且是团队制。

例如县令与县丞不合作的,那就等着年尾一起被降职。

一个月后,夏侯懋收到一则消息,孙策被刺客击伤,已经危在旦夕。

与此同时,夏侯懋与鲁肃的聊天内容,已经在东吴传得沸沸扬扬。

这个八卦不是夏侯懋在推动,也就是说周瑜在东吴得罪了人。

同一时间,东吴、兖州、冀州、荆州等地,有许多老百姓拖家带口的往徐州迁徙。

别的地方还好,兖州老百姓也往徐州迁徙,荀彧直接受不了了,他立即写信跟曹操告状。

荀彧的意思是,你这样乱搞,最终会害了自己,因为老百姓会不断暴动,届时徐州必失。

同一时间,整个徐州已经闹翻了天,因为那些官吏根本忙不过来。

平时半个月批阅一次公文,现在一天到晚根本闲不下来。

人一多就容易出现混乱,所以夏侯懋提前布置的军队就派上了用场。

而此时的曹操,正在官渡焦头烂额,因为他又没粮草了。

好巧不巧,徐州粮草刚好抵达官渡,而且是一大批。

曹操一问,徐州运粮官说是商业税,而且是一个小摊贩一个铜钱,只不过是每天。

曹操又问,那些小摊贩当真愿意给钱?

运粮官答道:“丞相有所不知,俺婆娘每日在街面上摆摊,最低也能挣二百文钱!

要不了几个月,俺家就要换大房子了!

所以俺婆娘总是让俺回家一起做小买卖,这可比当官强多了!”

这些话,不仅曹操听得愣住了,就连郭嘉等人也是一样。

等徐州运粮官走远,程昱抚须笑道:“主公真是用对人了!

这个二小子领兵不行,写文章也是一塌糊涂,可做买卖却是天下第一!

照这么下去,我看袁绍会率先撑不住!”

郭嘉也道:“还有荆州与东吴,我估计他们今年的日子会很难熬!

若要破解懋将军的这个阳谋,他们必须得伤筋动骨!

若是放任不管,估计他们撑不过三年!

我唯一担心的就是他的安全,因为懋将军已经将天下诸侯逼到了死角!”

郭嘉的最后一句话,直接让曹操打了个激灵。

“奉孝以为,派谁去保护懋儿比较合适?”彡彡訁凊

“不需要指定哪位将军,只需派遣一支暗卫即可!

暗卫一旦暴露,就得更换下一批,如此方可万无一失!”

曹操同意这个说法,因此立即命人去操办。

然而这件事刚有了决策,徐州斥候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这回又是夏侯懋的歪主意,所有官员的俸禄,在原有的基础上,用当地官方收入的一成来分红。

曹操惊呆了,他已经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郭嘉笑道:“此事不难理解!

百姓暴增之后,官员肯定忙得脚不沾地,所以有人就开始抱怨!

而如果当地县衙的收入,与他们自己的钱袋子挂钩,恐怕就没人抱怨了!

只是这一成分红,当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程昱笑道:“弄得我都想去徐州当县令了!”

呵呵呵......

曹操想了想,随后给荀彧写信,让他照搬徐州的管理模式。

同一时间,夏侯懋正在寿春大肆收购蚕丝,因为他的改良版绢帛机已经弄出来了。

又因为不知绢帛市场的深浅,夏侯懋只敢小批量收购。

第一批绢帛只有三十匹,光是蚕丝就花了五贯钱。

夏侯懋有点不好意思出门谈这么小的买卖,于是招来管家王揽去办这件事。

王揽从前是袁术的太监,上一回夏侯懋离开寿春,就是他在打理宅院。

王揽笑道:“大人,依老奴看,这三十匹绢少说也得值这个数!”

他伸出的是一双手,于是夏侯懋下意识问道:“十贯?”

王揽摇头道:“一百贯!

大人请看,这每一匹绢的工艺都很好,而且都是大匹!

老奴估摸着,可能有个五斤上下!”

夏侯懋心说,这人的眼力还真是不错,竟然猜得分毫不差。

王揽走了,可是大半个时辰后就回来了。

他身后跟着三辆马车,上面装满了铜钱,马车已经压得咯吱咯吱响。

王揽行了一礼,随后带人赶着马车入库。

夏侯懋心说,自己有高科技就是不一样,两天就赚了别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有了改良版绢帛机,就跟拥有一台印钞机似的。

他决定了,这玩意儿不能经常用,否则肯定扰乱市场。

就在他想着,接下来还要如何规划徐州时,东吴传来一条噩耗。

孙策伤重不治,已经在两天前病故,此刻整个江东人心惶惶。

夏侯懋心说,自己怎么也算与孙策相识一场,而且还跟他要了孙尚香,这个礼必须送。

他想了想,随后弄了一批五铢钱,以及一批金银玉石,外加一匹绢,全部送去给吴国太。

至于孙尚香的那份,自然也不会吝啬,甚至多了一批珍珠。

使者快马加鞭,总算赶在孙策出殡之前抵达。

因为夏侯懋的使者带来的是一支车队,所以孙氏并没有怠慢。

然而当孙权看过礼单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上面既没有他孙权,也没有孙策遗孀大乔,只有老太太和小妹。

他很郁闷,但是没有发作出来。

只见他皮笑肉不笑的问道:“不知你家州牧与我兄长何时相识,又是与我幼妹何时相识啊?”

夏侯懋的使者是个太监,因为这人能说会道,而且还识字,所以才被重用。

为此,夏侯懋还给他改了名字—小桂子。

只见小桂子掐着兰花指,随后抑扬顿挫的答道:“回吴侯,我家州牧与伯符大人乃是在淯水相识,与吴小姐是在寿春相识!

他们都是一见如故,故而相谈甚欢,最后伯符大人将令妹许配给了我家州牧!

此事有婚书为证,又有孙氏家传玉佩为媒,还请吴侯过目!”

主位上的孙权直接懵了,心说你特么炸我呢?

然而等下人将婚书和玉佩呈上来,孙权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他想拿孙尚香跟东吴权贵联姻。

这件事孙策之前就在办,孙权也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可问题是,那份婚书的确是孙策的笔记,家传玉佩也是分毫不差。

孙权心说坏了,大哥孙策肯定是打算谋杀夏侯懋,所以才一女二嫁。

谁也没想到,后来的事峰回路转,而且夏侯懋的动作也太快了。

这事被这太监说出来,估计待会儿就会传遍整个东吴。

如果做的干净的话,或许也可以蒙混过关。

念及此处,孙权的眼神中,立即充满了杀气。

然而小桂子机灵着呢,立即开口道:“吴侯见谅,此事虽然有些唐突,可我家州牧却没有恶意!

若小桂子回不去,依着我家州牧的脾气,那非得提着方天画戟来救奴家不可!”

小桂子虽然说话恶心,但是却令孙权猛的一惊。

夏侯懋打进皇宫的事,虽然被曹操隐瞒得很好,可却逃不过东吴的眼线。

而此时的徐州,当真可谓兵强马壮,而且夏侯懋很得人心。

一旦他不顾一切发动战争,东吴绝对挡不住。

要知道,现在徐州可是聚集了八百万难民,光是寿春就高达百万。

“呵!”

孙权咧嘴一笑,随后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

大概意思是,这件事还需要核实,至于夏侯懋那边只需静等即可。

小桂子心道,再继续逼下去也没意思,万一狗急跳墙,自己可就成了牺牲品,所以他直接告辞而去。

东吴的回礼不算寒酸,但也没有夏侯懋给的多。

小桂子走后,孙权立即召见周瑜,因为孙尚香与东吴徐氏联姻的事,他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周瑜来到侯府,听说夏侯懋派人来提亲,立即笑着摇摇头。

“主公,这个夏侯懋绝不是来提亲的,他是想试探主公的虚实!”

“试想一下,就算他是个无脑莽夫,也不可能在别人家的葬礼上提亲!

其目的,无非是想知道,主公是否有王霸之气!

若没有,主公多半会将小妹嫁过去!

如此一来,他一定发兵我东吴!”

“呵!”

孙权笑了,随后点头道:“这个夏侯懋,年纪不大,胆子倒是不小!”

周瑜笑了笑,随后给孙权推荐了自己的好友鲁肃。

他把鲁肃夸上了天,就差给鲁肃脑门上贴个标签了。

孙权很尴尬,只能不断附和周瑜,而且问了一些治国策略。

鲁肃学识不错,直接与孙权侃侃而谈。

可当孙权问到夏侯懋时,鲁肃整张脸都黑了下来。

随即,鲁肃将夏侯懋如何如何无礼,又是如何如何野蛮的细碎琐事说了一遍。

最后,鲁肃黑着脸道:“那个倒霉孩子就是个兵痞,一点教养都没有!”

孙权憋住笑,随后准备询问鲁肃想当什么官。

可却在此时,后院窜出来一道人影,手上还拿着长剑。

“小妹,不可无状!”

原来是孙尚香,她听说夏侯懋派了使者过来,立马从后堂赶来。

孙尚香见有客人,所以赶紧在门外行了一礼。

“二哥,寿春使者呢?”

“走了!”

孙尚香一听就急眼了,“二哥,你怎么能赶人家走呢?

你最起码也得留下使者吃顿饭,然后再给些回礼才对啊!

唉!

真是被你气死了!”

孙尚香机关炮似的说完,直接朝门外冲去。</ap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