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三部左侍郎王在晋

朱由检派人暗中调查过这个便宜大哥。

万历三十五年,大哥出生,一直以来都比较稀松平常,至于家里面,就是普通的百姓,靠着一亩三分地为生。

但是后来官府横征暴敛、再加上天灾不断,家里面的田地不知不觉就消失不见了,成了地主的佃农。

然后五年前,也就是天启二年,京畿发生了旱灾,田里颗粒无收,便宜大哥的爹饿死了,娘饿死了,他把仅有的糟糠煮了点粥给了弟弟,自己也快饿死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头出现在他们面前,将弟弟带走了,给他留下了一个大饼。

就靠着这个饼,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活到了现在。

只是为什么他会把朕认成弟弟,还不知道,可能他弟弟确实跟朕长得有些像?

那位欺压他的地主,也是在五年前暴毙,很有可能就是便宜大哥出手了。

现在的朱家村,已经没有地主了,便宜大哥依靠着一些极为奇巧的东西,使得朱家村百姓人人能吃饱,人人能穿暖,如同世外桃源一般。

而且这五年,便宜大哥几乎没怎么出过村子,却不知为何,能知悉天下大势。

这么厉害,是不是和当初那老头有关系?

“怎么,我说的不对?”

正当朱由检神游方外的时候,便宜大哥的声音再度传出。

朱由检感叹道:“大哥说的的太对了,正是十万三千石。”

朱仙之心道果然。

这些数字,后世都有记载,作为一个历史资深爱好者,混迹明吧的老油条,对于这些,还是记得住的。

“山西巨商卖国求荣着,最突出为八家,其中以范永斗为首。”朱仙之淡淡说道。

朱由检暗自咋舌,这大哥,什么都知道,堪称料事如神!有他在,何愁大明不能中兴?

“那以大哥之见,此事应当如何应对?”朱由检满脸期待的问道。

朱仙之想了想,说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八大商人全部杀了。”

朱由检深以为然。

“都是祸国殃民之徒,的确该全部杀了。”

朱仙之看着弟弟一脸怒容,暗嘲一声愤青。

“此事有些麻烦,八大商人牵扯极广,朝中大臣、勋贵、皇亲、或多或少都在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所以想要杀这些人,难免会遭到各种掣肘。”

朱由检有些惊呆了。

皇亲?难道皇亲也会卖国吗?他们不怕大明亡了,他们也死的很惨很惨吗?

其他人或许可以改换门庭,继续当他的人上人,但朱家子孙,不怕被人斩尽吗!

“还是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而且此时陛下要是退一步,那就得步步退了。”

朱仙之满意的拍了拍朱由检的肩膀,“你小子,还算是长进了不少,算是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这八大晋商,是非杀不可,而且得杀光杀尽!方能起震慑之效!”

朱由检看着大哥满脸杀气,一时之间竟然有些紧张。

杀光杀尽,那岂不是要诛灭九族?

他不过十七岁的少年皇帝,哪里做过这种事情?一时之间有些恍惚。

“诛灭九族?”朱由检低声喃喃。

“就是要诛灭九族!振之啊,你知晓如果不加以处置,八大晋商,是什么结局吗?”

朱由检抬起头,问道:“什么结局?”

“大明被这些人不断掏空!建奴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不断变强!最后大明亡于农民起义,而建奴南下摘取胜利果实!异族统治中原,神州陆沉,天地同泣!”

“而这些卖国的商人,却因为养活了建奴,被建奴朝廷封为皇商,世代享受荣华富贵!”

朱由检越听越怒,还皇商?

这些人,凭什么享受荣华富贵?他们就该死!

“你说说,他们配吗!”朱仙之乾音阵阵。

朱由检刚想说什么,朱仙之再度朗声道:

“配个屁!拿着大明无数百姓的性命换来的荣华富贵,背靠的绫罗绸缎,是累累尸骨,饮用的琼浆玉露,是淋漓鲜血!这样的人,就该死!”

朱由检目光逐渐坚定,该死,全都该死,即便是付出一定的代价,他也一定要这些人死!

朱仙之看了弟弟一眼,这位崇祯小儿口中的隐相,回去怕是又要和崇祯献诛九族之策了。

如果这一次,崇祯还是听劝,那他就真得高看他一眼,这大明,说不定还真有救。

“那大哥,杀了这些人之后,山西必定会出现各种问题,谁可主持大局?”

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要将晋商以及一众官员连根拔起!只是这拔起之后,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得需要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朱仙之想了想,缓缓吐出三个字。

“王在晋。”

朱由检在想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但其实并没有接触过这个人。

只记得王大人做过辽东经略,想在山海关外修建一座新城,和孙承宗还有些争执,孙大人觉得王大人是个白痴。

书面说法: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

朝中大臣,也都指责王在晋是废物,所以朱由检也先入为主的,认为王大人是废物。

“大哥,这王在晋?不是一个废物吗?”

朱由检嗤笑一声道:“废物?你见过身兼户、工、兵,三部侍郎的废物?”

有些东西,古往今来都一样,比如一个部门,做具体事物的,永远不会是一把手。

一把手,一般只负责抬头看天。

而二把手,才是做具体事物的那个,比如左侍郎。

而身兼三部左侍郎,这种人物,没能耐?

没能耐皇帝大臣敢让他身兼数职?

恰恰相反,就是因为这王在晋太有能耐,有他在,部堂们可以高枕无忧,所以他才能当三部左侍郎。

朱由检暗自点头,是啊,如果真是废物,岂能同时是三部左侍郎?此人不禁不是废物,说不定还是个全才!

“可是,为何孙承宗却说此人只会逞口舌之利?”朱由检再问道。

朱仙之心道这弟弟,需要成长的地方还很多啊。

“王在晋经略辽东,提出的措施是什么?是放弃山海关之外的广袤土地,扼守山海关,所以他为什么被人说是庸才,岂不明了?”

朱由检好像抓住了一根弦,许久之后才恍然大悟道:“那些地方是辽东将门的地盘,放弃山海关之外的土地,他们也就没了根,所以王在晋便只能下野?”

朱仙之觉得这弟弟好像还有点政治天赋,一点就通啊。

“然也!”

朱由检还是有些疑惑,瓮声瓮气道:“可是辽东辽西乃大明之土,就这样放弃,岂不是背上了失土之责?而且辽东辽西的百姓,就这样放弃了吗?”

“是啊,谁都怕失土之责,所以王在晋背锅了嘛。”

朱仙之突然语气一沉:“但辽东辽西,当真有继续维持的必要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