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乱世之中一少年

唐末黄巢起义后,天下大乱,藩镇割据成为了普遍现象。部分实力强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宁做盛世犬,不做乱世人。虽然透露着人性的悲哀,但这也确实说出了身处乱世的悲哀。

杨行密,杨吴政权的创始人。他本是庐州一农民,如果要问这庐州在哪里,那便是今天的安徽合肥。

起兵初期杨行密依附于淮南节度使高骈,后势力渐强,遂占领扬州,扩大地盘,于景福元年(892年)八月受封淮南节度使,而后逐步兼并东南各军阀,于天复二年(902年)受封吴王。?到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时,杨氏吴国已经成为南方最强大的割据政权。

杨行密死后,子杨渥继位,荒淫放纵,大臣徐温于天祐四年(907年)发动夺得大权,次年弑杀杨渥,立杨行密次子杨隆演为主,从此杨吴遂为徐氏所把持。天祐十六年(919年)杨隆演称吴国王,改元武义。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金陵是唐末南方最大的城市,历来便有六朝古都的美称。远远望去,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成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环绕,长江作为天然屏障,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城下有一少年,他很年轻,正是从少年向青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年过渡的年纪。身材不高不矮,体形适中,容貌只是中上之姿,但是那双柳叶似的眉毛衬得一双眼睛异常灵动,尤其是他那脸上时常挂着和逊的笑容,微微一笑,给人的感觉便是四个字:人畜无害四字。

他清清浅浅地笑着,温良如处子:“本公子姓沈,名不凡,打小就在这金陵城里厮混,六岁就光屁股满大街的跑,一晃眼现在已经二十有二了,城内又有几人不识得我沈不凡。我本生性纯良…”无聊沈不凡正在向城内的混混和沿街售卖的商贩吹嘘自己。

“听说了没有,昨天皇宫里出大事了?”沈不凡正说的眉飞色舞之时,不远处的茶舍中传来了几人的切切私语。“皇帝陛下退位了,不知道你们听说了没有。”

“开什么玩笑?皇帝陛下才二十出头,怎么可能退位,我看这事情不靠谱。”路人甲质疑不已。此年间,杨吴虽未建国,只是个割据政权但早已形成了对内称皇,对外称王,名义上还隶属于唐国。

听到有人质疑自己,于是继续说道:“我有亲戚在宫里当差,此事不可能有假。退位诏书都出来了,听说是让位给杨隆演,同时加封徐大将军为行军司马、镇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可想唐末天下呈大乱之势,掌握军权就等于掌握了话语权,行军司马掌握调兵、钱粮大权。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事实上的宰相,掌握行政之权。如果集两种权利于一身,那么离造反称王也就一步之遥了。

路人甲气愤的一拍桌子,激动之色顿时上脸:“司马昭之心,这种乱成贼子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定,这才几年啊,又开始折腾了。到最后受苦受难的还不是我们这些百姓….”

沈不凡听了几句,摇了摇头,微笑的离开了人群之中。他很少有机会能这样惬意的在城中闲逛,之前每次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出门的机会,都是侍女仆从随侍左右。浩浩荡荡一大群人,比之鬼子进村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来二去完全丧失了游玩的乐趣了,往往结果都是乘兴而出败兴而回了。

沿着中央大街一路直行,沈不凡很快就远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叫卖声也若有如无起来。沈不凡忍不住又回头看了几眼,或许是想多看一眼这个从小长大的热闹与繁华,脚步也慢了下来。再远的路都有尽头,抬头看了一眼门头的牌匾,犹豫再三,“咚咚咚”三声后,还是喊了一声:“彭奴。”

只是片刻时间,院内行来一大汉开了中门,将沈不凡迎了进去。

开门之人叫徐知诰,也就是沈不凡口中的彭奴。他出生徐州彭城,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市。六岁时一路乞讨来到江南之地,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骨瘦如柴,面有菜色的孩童如今已经是身高八尺有余,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身材甚是魁伟汉子。

见沈不凡登门,徐知诰欣喜不已:“你怎么突然来了?你我兄弟关系向来亲密,此间为了避嫌也不方便出门去找你,没想到你今天主动上门寻我,你我正好合计一番。”

当年徐知诰一路行乞来到南方,快要饿死之时是沈不凡的父亲收养了他。说来也奇,徐知诰和沈不凡的其他兄弟素来不睦,偏偏是和沈不凡犹如亲兄弟一般。

沈不凡迟迟未发一语,也或是因为彼此间现在所处的立场,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我准备离开金陵,去中原闯一闯。”

看到兄弟的落寞,徐知诰斟酌的说道:“离开也好,现在金陵城内并不太平,等事情归于平淡之后,你或许有性命之忧。”

“这也是我过来找你的原因,现在我没有通关文牒别说离开吴国了,就算这金陵城我恐怕也出不去。”沈不凡此时遥望着城门所在的方向,若有所思的样子。

徐知诰也听出了他的为难之意,忙着开口说道:“还请兄弟放心,我虽然没办法改变大局,但这通关文牒的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了,我现在就托人去办,明天一早,我亲自送你出城。你只管安心在我府上住下,我这就给你准备行李盘缠。

对于徐知诰的好意自是不能拒绝。二人言罢,沈不凡默默的跟随下人走向客房去了。昨夜突生变故,沈不凡一夜未睡,刚刚躺下,就沉沉的睡去了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