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崛起的密码(第一更,求订阅)

第382章崛起的密码

国王也是有花边新闻的。

这简直不要太正常,在英国甚至有一些报纸,专门喜欢报道皇家的花边新闻。

虽然在南洋没有这样的报纸,但难免的还是会有一些八卦传出来。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而且有些秘密都是公开的秘密。报纸上不写,不代表大家不知道。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李毅安,压根就不在意那些八卦。

人不风流枉少年嘛!

要是偶尔风流一下,难不成还要把别人的嘴堵上不成。那不过只是掩耳盗铃而已。

其实,一直以来,李毅安对于舆论还是非常宽容的,只是建立了审查机构,但是审查也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毕竟,在一定程度上的外界监督,对于官方是有益的,但是,必须在控制之中,不能脱离控制,毕竟,失控才是最危险的。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工作之中。

临近岁末,对于李毅安来说,工作也变得更加的繁忙了,在短短的一个星期里,他就视察了超过四十家企业,这些企业之中,既有正在建设中“BMW”公司――虽然尚未完工,但是第一批汽车却早已经下线――以战前设计的BMW326,已经开始投入市场,成为南洋官员用车。

在李毅安进入BMW公司时,公司的管理层并没有出来迎接他的到来,稍一询问才知道他们正在听课。

“戴明的课?”

李毅安一听,便说道。

“那正好,我们也去听听。”

很快他们一行人就来到了BMW公司六楼会议室内,在他进入会议室时,数十名公司管理人员正认真的做着笔记。而台上的戴明正在那里讲着课。

“……停止那种只依据报价选择供应商的做法,应当着重于减低总体成本……价格和质量密不可分,一味试图降低采购价格而无视质量的做法,只会使优秀的供应商因无利可图而退出……”

在戴明讲课时,李毅安同样也变成了一个学生,虽然这家伙是他亲自点名雇佣的,但这还是第一次听他的讲座。

威廉爱德华兹戴明是一名统计专家,在战争期间他是美国人口统计局的顾问,也正是在战争中,他把统计质量控制原理引入工业管理,把统计理论应用于战时生产。

但是战争时期的生产,只求更多,不求更好,尽管戴明在美国不断呼吁重视质量,却很少引起外界的重视,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不断的进行质量管理的培训,试图把统计学运用于工业生产,不过没有多少人对他的建议和课程感兴趣――战后美国经济一片繁荣,订单应接不暇,根本没有人有空去理这个抽样调查专家去谈什么质量。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收到麦克阿瑟的邀请,到日本从事统计工作。了也正是在日本,他的质量管理理论受到了日本各界的欢迎。

也正这个被美国视为“弃子”的管理专家,在异国他乡成为了“日本质量管理教父”,日本企业界对戴明感恩戴至极,不仅设立了“戴明奖”,奖励在质量管理领域有创新的人,在丰田公司总部,有三张比真人大的照片,一张是丰田创始人,另一张是现任总裁,第三张比前两张都大,就是戴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