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玉门关外千道林

虽然孙怀景不曾提起,但是当他从古战场回来之后,他心底那颗可以称之为野心的种子就已经彻底发芽,他不再满足于泉寨,他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广阔世界,甚至他开始向往师父所描绘的世界。

这个生于西北也长于西北的年轻人不甘于西北,他没什么“富贵不过云烟”的情怀,也没有什么“人活着最重要是开心”的心态,他的想法很简单,做一名人上人,就像那名骑着飒露紫的女子一样,贵不可言的人上人。

甚至在他心底还有一个从未对人付诸于口的想法萌芽,他以后的妻子,不该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村姑,最起码也要是末情这样的小家碧玉,若是有可能,最好是无晴那般的大家闺秀。

他不希望以后自己的儿子像自己一样,人生中有二十年时间都用来面朝黄土背朝天。

所以他就像一个溺水者一样,拼命抓住任何能抓到的东西,修为、学识、见识,不断充实着自己,他希望自己下一次站在杨平晏面前时,不是强装出的淡定,而是真的淡然镇定。

孙怀景很明白一点,一个世家子自出生起就拥有的东西,一个寻常百姓可能用一辈子也抓不到手中,即便能抓到手中,也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

更重要的一点,从一个世界到另外一个世界,不仅仅是努力就够了,还需要足够多的运气和机缘。

现在,机缘他已经有了,他要做的就是努力。

与末情一起吃过晚饭之后,孙怀景独自一人重新回到自己的房间,点起油灯开始苦读起千古一相写就的《书经直解》,这对于孙怀景来说无异于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之战,读了大半个时辰,孙怀景就已经有些头昏脑涨,这让他很是想念先生,若是先生在身边,肯定能给自己讲解其中内容。

一直到子时时分,孙怀景才上床休息,不过现在他已经很少睡觉,多半是用打坐修行来代替,争取早日汲取剩余剑气神意,突破三等境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手。

二等境界,就是放到京都,也足以担任二等内侍卫了。

武夫修为就像庙堂公卿,只有一品和二品的高官才算是进入整个帝国的核心,这其中有一条看不见却泾渭分明的界线。

另一边,南宫玄胤没有入城,而是沿着敦煌城继续向西行去。

在整个大周帝国版图的极西之处,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在两者之间,则是有一片连绵石碑林,共有八百余,三清、五祖、六御、四圣、二十四真人等石塑两千余座,故名千道林,是为天下之最。

南宫玄胤的目的地正是千道林。

千道林是当之无愧的道门一大圣地,其名声仅次于道门祖庭的中岳庙,不过与道门祖庭不同,这里并不禁止外人入内,游人信徒可随意参观,故而白日里来往信徒极多。

南宫玄胤没有在白天现身,而是很有耐心地等到晚上,一轮明月高悬之后,他才正式走进千道林的范围。

其实千道林还是有一位由道门委任的监事道人,防止有宵小盗取塑像和经文。

此时正值月明星稀之际,监事道人领着一名小道童,也是自己唯一的徒弟,挨个巡视祖师像。

监事道人已是中年,看面相倒是相貌堂堂,是个不逊于南宫玄胤的儒雅老者。毕竟男人如酒,越是上了年份,就越是香醇。

他一手举着火把,一手牵着自己徒弟,臂弯间搭着一把拂尘。监事道人人其实是对外的说法,道门内部都习惯称呼为守林人,这个职位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之久,多是用来流放犯事道人,中年道人也不例外,他是被道门掌教真人亲自放逐到这个地方的。

在来这里之前,他已经被削去道号,用回原本的俗家姓名,孙鹤文。

走到一座石像前,孙鹤文忽然停下脚步,仰头望着夜色下面目模糊的大像,轻轻叹了一口气。

然后他对自己的徒弟轻声说道:“今晚就到这儿,去睡吧。”

本就已经快睁不开眼的小道童点点头,迷迷糊糊地向住处走去。

孙鹤文转过身来,背对着石像,平静道:“请贵客现身一见。”

道人的声音远远传出去,覆盖了整个千道林。

稍后,一阵不轻不重的脚步声传来,背着剑匣的老者缓缓出现道人的面前。

孙鹤文将手中火把随手一丢,刚好落在身后石像的双脚之间,平淡道:“原来是南宫先生大驾光临。”

南宫玄胤仰头看了眼石像,笑道:“难得纤尘峰主还记得某。”

孙鹤文仍是古井无波,平淡说道:“我已经不是纤尘,更不再是峰主。”

南宫玄胤收敛了脸上笑容,叹气惋惜道:“把武力位居前三甲的纤尘峰主逐出道门,非是智者所为啊。是镇魂殿主?还是无尘老儿?”

孙鹤文摇了摇头,道:“不是他们,他们还没这么大的权利,是掌教真人亲自下令废黜我的峰主之位。”

南宫玄胤点点头,话锋忽然一转,说道:“我已见过伏羲无涯。”

孙鹤文似乎早有预料,冷淡道:“那又如何?你和伏羲无涯都被挂在镇魂殿的魔头榜单上,一个第二,一个第三,难道还想拉上我,去做那个第四?”

南宫玄胤继续说道:“我还见过张文籍。”

孙鹤文的神情骤然一凝,皱眉问道:“所以张文籍向你推荐了我。”

南宫玄胤摇头道:“张文籍只是提起过你,并没有向我举荐你,我和他不是一路人。”

孙鹤文点点头道:“也是,张文籍至今还是想着重返朝堂,自然不会跟你这个叛贼是一路人。”

南宫玄胤笑了一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

孙鹤文沉默许久,缓缓开口问道:“你这个仙剑宗宗主,还想着重立仙剑宗?”

南宫玄胤的神情有些黯然,“多少次梦回当年,终究是放不下执念,师尊虽然已经不在,但是诛仙尚在,奈何剑法尚在,我南宫玄胤尚在,只要一息尚存,此志不渝。”

孙鹤文叹气道:“逆势而为便是逆天而行,尊师百里有信通天彻地之修为尚要身死道消,你又能如何?”

行走世间已经将近一甲子的南宫玄胤没有说话。

孙鹤文犹豫了一下,沉声说道:“非是贫道已经放下心中嗔怒,而是大势所趋,纵使仙剑宗有你南宫玄胤又能如何?佛门大方丈还在,佛门二首座还在,八部众还在。朝廷那边,纵使李皇已逝又如何?首辅杨北枳没死,大都督顾渊渟没死,镇北汗周宗没死,梁王李铮没死,后玄国主太初北望没死,而且你别忘了李皇亲自给自己修建的梅山陵墓,谁也不敢保证他是真的死了。”

就在纤尘打算转身离去时,南宫玄胤忽然说道:“我收了个徒弟。”

孙鹤文顿了一下,道:“我也有徒弟。”

南宫玄胤向后退去,声音远远传来,“道家有普度众生的三清六御,也有镇压外道的四大天王,峰主是当代怒目之人,若是有机会,我会让我的衣钵传人再来拜会峰主。”

声音渐渐消散,南宫玄胤的身形也随之彻底消失不见。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