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向兄弟捅刀(求收藏)

母端儿站起身来,行走到李玄霸等人面前,突然扑腾一声跪下大礼参拜,三兄弟吓了一跳,李建成手快,把他拉住牵了起来,示意不必如此。

母端儿说:“没想到我竟做了无信无义,害友背约的兽行,今天看到三公子平安无事,我的心才放了下来。”三兄弟齐声道:“寨主言重了,我们在上山时已听了丘寨主的解释,来龙去脉复杂,事出有因,不能怪你。”

于是众人重新摆席入座,原来的酒食等物,正可重新利用,共叙别情。

原来,母端儿的龙门义军与绛州义军敬盘陀柴保昌军有结盟的意向,由于军粮紧急,龙门军急待补充,所以做得有些低眉顺眼。

反引起了绛州军的疑惧,以为有其他用意,久拖不决,直到前些日子才有回音,柴保昌亲自带着手下过来龙门与母端儿商量结盟细节。

可谁知其时丘权衡已经与李玄霸达成默契,打算投降官军,也约定商谈的日子。

母端儿意动。等到绛州代表来到,直爽的母端儿就把事情跟柴保昌和盘托出,本意是形势比人强,强扭的瓜不甜,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柴保昌表面表示理解,却在晚餐后带着绛州义军突然动手,控制住母端儿,现场击杀了几名不服的龙门义军将领,就此控制龙门义军,反客为主。wutu.org 螃蟹小说网

在龙门军与官军会谈时,李代桃僵,假借龙门义军之名,暗中设伏,射死李玄霸,原想把龙门义军和李府官军逼成水火不容之势,没想到李玄霸死而复生,所谋落空。

龙门军谋主丘权衡见状,只得顺势而为,表面逢迎绛州军首领,取得他们的信任,又筹思如何解围,觉得只有借助官府的力量,才能摆脱受制的被动局面,利用空档把计划与母端儿参详,母端儿自然乐于见到。

于是定下以下山劫粮为由,欲与官军取得联系,徐图后策。没想到天遂人愿,各事顺利。至此,逼退绛州军,夺回龙门军,向官府归降一事尘埃落定。

李渊留守府。喜事一桩接一桩,继李玄霸复生的另一件大喜事也到来:多次征剿不成功的龙门义军归顺,李渊胸口一块大石终于落地,皇帝痛斥之诏才传达没几天,就顺利成这样。李渊又相信三子确是他的天命辅星,相得益彰,命脉气运相连。

就这样,龙门义军有不愿归降的,李渊便让军士分发遣散金安置,要他们不要再做贼寇,任他们天高海阔任纵横,天高路长官匪不再相遇。义军中愿意从军的占有成,六千人左右,李渊把他们按体能能力安置到各支军队中,因材施用。至于义军首领如母端儿丘权衡等,本打算各自任为郎将,掌管军事。

无奈母端儿经此挫折,心灰意冷,自感能力不足为主,也不愿再到军中,有点无颜见旧时兄弟的意思,宁可留在李渊府中当下人,混口饭吃。李渊自不能让他当家仆之类,劝说无效后,便与几位儿子和将领商议,让他率府卫护卫李家阖府安全事务。

这一手极为高明,两全其美,既遂了母端儿的心思,也向世人表示李渊用人不疑,坦诚相待,全家性命都敢交给昔日的敌人。这也是李渊的一贯作风,收人先收心,收不到心的人才,只是别人的人才。

这些做法,主要是李玄霸与李渊商讨出来的。令人意外的是,经此一役,丘权衡也不愿意去军中,也不要官职,宁愿跟在李玄霸身边当亲随,与玄霸原来的贴身卫士齐季偶尔拌拌嘴,日子也好打发,更愿意跟在三公子的鞍前马后,既允了母端儿,没有道理不允丘权衡,李渊只得听从。

安排既定,李渊正要差遣手下到辽东向杨广报捷。李玄霸站出来主动请缨,愿意到辽东面见皇帝,陈说战绩和形势。他的内心是想看看后世有争议的暴君长啥样,以他的历史知识,知道若不快点,好像再过几年,杨广就得被乱兵逼死了。想到此,心有戚戚然。

李渊担心道路安全,丘权衡表示以三公子的武勇和智慧,天下大可去得,也愿同行,与玄霸共进退。李渊无奈只得同意,临走前,在府中摆下为龙门义军接风洗尘兼为李玄霸等人饯行的酒席。

席中众人对李府三位公子的表现赞不绝口,尤其对李玄霸在其中的表现和解救母端儿的谋划,大家都佩服不已,李渊听了又是笑得合不拢嘴。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赠点卷

(月日到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