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必修的降表

北海湖畔,雪野上,留下了一小片狼藉的战场。

矮壮青年将来袭的五百蒙古骑兵打散,想要追击,却被亲卫队长拦住了。

兴义军就三百人,无论他们的火枪再怎么犀利,如果碰到大规模的骑兵,也只会送菜。

矮壮青年只能收拾新装,坐上雪橇,匆匆而回。

等兴义军走后没多久,几千骑兵就出现在了战场上。

布里亚特部族,部首赤乌伦,骑着一匹蒙古马,脸色凝重地看着战场。

“用火枪?明军?罗斯人?”

布里亚特部族已经感觉到来自东西两方的压力。

在西部,有一些罗斯人,窥视着他们的领地。

现在又发现可能是明军的队伍出现在了北海湖畔。

其实布里亚特部族本来就是明朝的一卫,只是明朝文官,对于这种苦寒之地,根本就不稀罕。

渐渐地,这里也就脱离了明朝的管控,这里的部族也不会去明朝朝贡。

……

四月,北国的春光正浓。

兴义军的三支兵马推进得非常顺利。

杨渠之一部已经拿下保定府,攻进了真定府境内。

古阿多部已经攻占了河间府,攻入了山东道的济南府境内。

而刘文华部已经攻占了青州府,直逼兖州府。

杨延武则将新攻下来的府县,安排新招募的巡警进行管理,同时一路南下,考察着北方的农业。wutu.org 螃蟹小说网

大明北方,很多地方的士绅都跑了。

但普通的老百姓,只跑了少部分,还有大部分人都留了下来。

这里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没有能力跑,跑不跑也没有什么两样。

无论谁来了,他们都是生活在最底层,过着牛马般的生活。

为了减少普通老百姓对兴义军的戒心,杨延武特别派出了骑兵队伍,到处喊话,让他们放心出来耕种。

杨延武因此见到了大明的普通老百姓的耕种方式。

在冰雪刚融化的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有一个老汉,带着两个瘦弱的孩子,正在摆弄自己的田地。

他们手中拿着的工具,是一根木棍。

见到了兴义军,这个老汉很恐惧,但却没有跑,而只是领着两个孩子,跪在了田埂边,不停地磕头。

老汉有他的生存法则,如果他逃跑,激起了这些士兵的怒火,就会被虐杀。

而如果不跑,跪地求饶,这些士兵就没有兴趣理会他们这种穷汉。

只是老汉想不到,杨延武直接带着人走到了他的面前。

老汉已经吓得魂不附体,本能地求饶道:“军爷饶命,军爷饶命!”

杨延武走近了老汉,蹲了下来,轻声说道:“老人家别怕,我就是想问一下,你这是在干什么啊?”

老汉颤抖地求饶道:“军爷饶命!军爷饶命!”

老汉显然被吓得不轻。

旁边的半大小子,胆子要大得多,说道:“我们在挖地!”

杨延武又轻声问道:“你们以前都用这种木棍挖地?”

杨延武指了指半大小子手中的棍子。

半大小子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的,以前我们都会租举人老爷家的工具,但举人老爷们都跑了!”

杨延武一听,明白了,问道:“那举人老爷跑了,他们将这些工具带走了吗?”

半大小子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但我们不敢拿,举人老爷们说了,如果我们敢拿他们的东西,回来就会要了我们的命!”

杨延武笑了,对半大小子说道:“你很不错!放心,举人老爷们回不来了。来,我送你们几样工具!”

杨延武的亲卫很快就拿来了两把锄头,几把镰刀,还有一张犁,还有一头耕牛。

半大小子眼中放光,但还是拼命摇头,说道:“不,我们不能要,我们没钱!”

杨延武站了起来,说道:“放心,送你们的,不要钱!只要你们给我们兴义军说说好话就行!

我们兴义军,是保护普通老百姓的!”

半大小子眼中更亮了,再三确认道:“你说的是真的,这个真的送给我们,这牛也送给我们?”

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对于他们一家来说,简直是天降横财。

一头牛,对于农家来说,是非常非常宝贵的财富。

杨延武点点头,他喜欢这小子的勇气。

“都送你们了,如果你们有事情,也可以找我们兴义军,看到了没有,这样的服装,就是我们兴义军的标志!

还有这旗帜,黑底白月旗,也是我们兴义军的标志!”

半大小子死死地抓住牛的缰绳,狠狠地点了点头,将这些都记在了心里。

杨延武很快就带队离开了。

这些东西,对于现在的兴义军来说,真的算不得什么。

而且,杨延武也不只是送给这一家人,而是准备了几十万套农具,还会送十万头牛马过来。

这个时代的运力,太弱了。

杨延武占领了大明的北方以后,就想要快速地治理好这里。

拥有了这么多的生产工具,有了耕地的牛马。

杨延武只要保证大部分地方不乱,就能治理得比大明的士绅还要好。

这些大明士绅,可能想不到,没有了他们,兴义军治理这些地方,反而要简单得多。

杨延武带队前往刘文华部所在,刘文华部所在,正在攻打兖州府。

而据兴义军密探的消息,兖州府中的孔家安稳如泰山,根本就没有迁徙的打算,是算定了兴义军不敢动他们的意思。

……

兖州府,孔府之中,孔胤植正在写着什么东西。

兴义军的攻势非常猛烈,已经攻入了兖州府内,很快就要到达他这里。

而孔府在各地的庄园,到底怎么样了,孔胤植也失去了消息。

但孔胤植却没有想着逃跑。

根据他祖上留下来的经验,无论是谁来统治这片土地,都需要将孔圣人的牌坊供奉起来,以求愚弄世人。

想当年,宋辽金元,每个皇朝,都立了一个衍圣公,大明也同样如此。

孔胤植和他的族人们,都没有想要迁徙的打算。

他们在这片大地上拥有太多的田产和财富,如果他们跑了,这些东西,就很难守住了。

孔胤植停下笔,将所写的表文拿了起来,看了看,觉得很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