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巨大工程

在这个时代,修建一条翻山越岭的道路,难吗?

那要看是什么情况。

在大明,能修万里长城这么巨大的工程。

但大明的边墙,能不能起作用,就很难讲了。

历史上,皇太极带兵进长城,如同回家一样简单。

在大明的淮南地区,水患严重,修建河堤,都是当地官员的要务。

大明工部对这些地方修建堤坝的总结,十年十筑,无一成功。

大明的工部还是有些能人的,还能直指要害,说这些河堤,都建在浮沙之上,根基不牢靠,一切都是白干。

可惜工部却没有指出来,这些东西,都是当地官员谋政绩,捞财的手段。

如果这些堤坝千年不倒,那还有他们什么事情!

天灾,永远不可避免!

人祸加天灾,那就是有死无生了!

这一年的大明,依然是灾难深重。

淮河以北,至今是滴雨没有下,特别是山东地区,更是旱情如火。

这些地方种在地里的麦苗,大多数晒得枯黄枯黄的,眼看就没救了!

往年洪涝肆虐的黄河,此刻几乎要断流了。

上游和下游,为了争水,往往几个村寨,械斗在一起,打出了狗脑子!

当官的,倒是不瘟不火。

没事,不过就是会产生大量流民而已。

流民好啊,流民可以卖钱!

并且上报朝廷,还可以因灾免税,又可以吃上一笔。

运气好,说不定户部还有赈灾款拨下来,又能赚一笔。

这些官员修的是儒家学术,但算计的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强!

朝鲜半岛,还有东瀛岛,也同样遭遇了旱灾!

不过,这里河流众多,兴义军为了利用水力,更是在这些河流上面,建了很多堤坝,修建了很多的水利工程。

有了这些工程,这些地方的粮食作物影响有限。

而且兴义军领地,现在地皮大,不需要去那种高山上种粮食。

只是有一些果树受到了影响,牧场也受到了一点影响。

杨延武始终认为一点,在这个年代,有粮食就代表着一切,所以他一直就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

干旱还不到两个月,从大明而来的流民,就增加了一倍。

外出海外求活,在大明的老百姓中,现在并不是一个什么秘密。

无论是地方,还是京城,或者是皇帝,都有耳闻。

但这个公开的秘密,没有人弹劾!

因为大家都有钱赚,谁弹劾就是砸自己的生意。

当然,流民外出海外求活的地方,肯定不能是东瀛。

毕竟倭寇给大明众臣的印象太过深刻,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士大夫,更是恨之入骨。

他们得到的消息,这些流民都去了爪哇国,曾经三保太监去过的地方。

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去了就没法回来的地方,这让这些士大夫很安心。

这也是杨延武故意放出的消息。

如果这些流民,去了能影响到大明安危的地方,特别是东瀛,那他们还是会考虑一下风险的!

杨延武现在给大明制造了一种错觉,现在海外都是对大明毕恭毕敬的。

无论是东瀛,琉球,还是南洋等等。

杨延武派往大明朝贡的使臣,现在多达十几支。

当然都是假扮的!

都是南洋那种小得不能再小的国家,郑和以前记载过的!

朝贡一次,赚的可不少啊!

每次朝贡,大明礼部回的礼物,都不会少于一万两银子!

没办法,天朝上国的脸面,还是要保住的,即使是户部的库房可以饿死老鼠都在所不惜。

杨延武此时在江户城,杨延文也跟着来了。

“哥,你这个操作,太厉害了,就是派人装一下孙子,然后就被好吃好喝的供着,回来时还拿这么多赏钱!

为什么大明,对我们这些军户,却这么抠搜呢?”

“因为你是大明的自己人啊,他们害怕胡虏,对付不了胡虏,但是对付自己人,可是有一万种方法!”

杨延武也没有想到是这种效果,他只是想给大明群臣一个假象而已。

杨延武需要人,而大明就是为他提供人的场所。

看着一船一船的流民从大明而来,杨延武都要感谢大明这个输血机器!

这批流民里面,有一部分其实还不是流民。

只是有的老百姓家里,看到这个旱情,将家里多余出来的人丁给卖了。

卖掉的大多是姑娘家,也有小伙子,都是家里不太受待见的。

在这个时候,亲情可没有人想象的那么重要,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

杨延文现在也了解到了人的重要性,大量流民的涌入,使得汉民不再是少数,对兴义军的统治太重要了!

“哥,现在流民这么多,为什么这一批移民船,只送一万人过去,运这么多物资干嘛?这些好像都是用来修路的工具啊,要这么多吗?”

“那边有个神棍,准备学愚公移山,要在高山高岭中,挖一条大道出来!”

杨延武笑着说道。

杨延文一听就明白了,“哥,你说的是江夏先生吧,我听说他在那边可牛逼了,那里的土著都尊他为神灵!”

……

此刻在中美洲皮克镇的江夏友贤,确实被土著所崇拜,拥护。

有了杨延武的首肯,很多资源就近调拨,从温鸽花城,博特兰城,金山城,送了过来。

早就饿得两眼发昏的土著,有了食物,那还能说其他吗!

还有江夏友贤配制的草药,更是救活了很多生病的土著,江夏友贤的威望就更甚了。

中美洲之地的土著,都是有奶就是娘的主,否则也不会被几百个西夷,挑拨离间之下,将黄金遍地,白银遍布的中美洲,白白让给了西夷。

此刻,修路的人数已经多达一万人。

这么多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