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努尔哈赤的决策

1618年二月,冬雪漫天。

因为鸭绿江水的流入,鸭绿江口布满了浮冰。

但西安平城港早就对这个有所防备,浮冰都被修建的沙堤挡住了。

港口中,一艘大帆船即将出行。

刘文华送来了急报,说发现了大批的橡胶树林。

杨延武收到信以后,准备派遣工匠前往。

而此次一同前往的工匠,还有准备在巴拿马开挖运河的工匠。

杨延武决定开挖巴拿马运河。

很显然,想要开挖连通两大洋的运河,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也是一个漫长的工程。

杨延武打算现在就开始计划,一点点地去实现。

大帆船已经离港,船上的人们挥舞着双手,和亲人们告别。

杨延武也挥舞着双手,与站在甲板上的人们告别。

杨延武其实很想亲自去一趟美洲,但现在的形势,变得严峻起来了。

杨延武安排进女真的间谍,好不容易利用大雪天,将探知的信息传了回来。

努尔哈赤,正在厉兵秣马,积极备战。

赫图阿拉城中,王宫内。

努尔哈赤召集了自己的儿子和大臣们,商议要事。

“叶赫部是我们的生死大敌,我早就想出兵讨灭,但明朝总是从中作梗,让我不能得逞。

各位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和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太好的主意。wutu.org 螃蟹小说网

佟养性做为一个商人,现在是大金国的驸马,并且被努尔哈赤所重视,能够参与议事。

见大家都没有好主意,佟养性站了出来。

“大汗,辽东明军其实并不可怕,辽东的明军,积弱已久,而且欠饷严重,并没有战斗力。

特别是抚顺卫所的守备李永芳,更是个贪财怕死之徒。

大汗为何不先攻抚顺,将抚顺城中的军民迁徙来,充作各位贝勒爷旗下奴才呢!”

要和大明对着干,从努尔哈赤建国称王以后,就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

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和大臣们封赏都受了,自然不会有人为大明说话。

但是是否马上就和大明翻脸,心中有着疑虑。

努尔哈赤钦封的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站了出来。

“驸马爷,抚顺好破,但如果辽东明军来攻,我们的力量,能不能抵挡?”

佟养性老神在在地说道:“大人不必多虑,以汗王和各位阿哥的凶猛,现在的辽东,无人可与敌。

辽东劲卒,在入朝抗倭的战斗中,死了大半,剩下的已经老了,不堪大用。

现在辽东兵马,将各堡加起来,也就两万之数。

汗王拥兵五万,全是骁勇善战之辈,大明辽东兵马,完全不是对手!”

各位贝勒和大臣们听了,信心倍增,他们能有今日的局面,都是一刀一枪,随努尔哈赤拼出来的,论勇武,他们不认为比谁差。

努尔哈赤此时发话了。

“好,我看就这么定下吧!

本汗本想先攻下叶赫部,壮大力量之后,再夺辽阳。

但我们也知道,不是事事都能如愿的,有的事情,需要迎难而上。

驸马爷说得对,抚顺城有军民几万人,如果能掳掠而来,一定能大壮我军声威!

我们迟早也会和大明翻脸,既然大明要阻挠我们覆灭叶赫部,那我们就拿抚顺开刀!

各位贝勒,都好好地训练兵马,各位大臣,也要勠力同心,一起随我,开创大业!”

“渣,大汗所指,就是我等兵锋所向!”

众人齐齐领命。

众臣退出了以后,佟养性却留了下来。

佟养性一脸讨好的神色。

“汗王,我表演得还行吧?”

“嗯,还好,但你记住,千万别要透漏出一星半点!”

努尔哈赤盯着佟养性严厉的说道。

“渣,奴才知道,奴才告退!”

佟养性高兴地退了出了,犹如一条得了奖赏的狗。

努尔哈赤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内。

如果大明所有的人,都能像佟养性这样就好了,只要丢根骨头,就会摇尾乞怜。

……

大明的群臣,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对于蛮夷,他们都希望能用一点好处,就能将他们打发点,希望蛮夷们做一只顺从的好狗。

但蛮夷们,往往贪得无厌。

万里长城,喜峰口外,有一鞑靼部族的头领明叫伯彦秃,对大明很恭顺。

大明每年的赏银就有一万两,加上卖给大明的马匹,可以达到两万之数。

有了这些银子,伯彦秃就可以从大明购买到很多的粮食,铁器,布匹等。

用大明的钱再买大明的商品,简直不要太爽。

不过伯彦秃还想要把官职往上提一提,赏金也往上加一点。

但是伯彦秃想来想去,却没有想到什么好方法。

最后他想了一个自以为很聪明的方法。

伯彦秃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仆儿阿杜,三个字改成了四个字,而且名字还带了奴仆的意思,狗奴才,这得赏啊!

伯彦秃其实有点小聪明,因为他有大明给的敕书,上面是有名字的,现在名字改了,不得另外给吗?既然另外给,不得加官进爵吗?

于是伯彦秃,不,现在是仆儿阿杜,向顺天巡抚刘日梧请求,要求升职加封。

顺天巡抚刘日梧对于此事,直接就懵逼了,还有这么请赏的吗?

他只能认为伯彦秃是外邦蛮夷,不通教化,才会这样。

但这个赏,刘日梧帮忙请了,如果不给请,这种不通教化的外邦蛮夷扣关强要就麻烦了,这会对他的政绩有很大的影响。

于是,仆儿阿杜成功加官进爵,升职加赏!

当然,他得到的赏钱,并不是来自皇帝,而是来自那些吃不饱饭的大明普通老百姓。

大明的边事,关系大明命运的大事,其实就是这么可笑。

大明对于武将的任命,也很随性。

大明的武将,在文官面前,就是个小虾米,被随意摆布。

曾经的辽东总兵杜松,刚到辽东的时候,就碰见了鞑靼入寇,结果他初来乍到,指挥不动辽东兵马,只能坐观鞑靼大肆抢掠。

杜松气愤之下,竟然将自家的军粮给烧了。

因此被弹劾,回京听堪。

杜松一样有些小聪明,回京以后,多次悔过,深表耻辱,多次要将自己的盔甲毁掉!

这种自污的方法,让杜松蒙混过关,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惩罚。

杜松不知道走了哪条路子,他现在,竟然又复起了,升任山海关总兵。

杜松虽然勇猛好战,但他的复起,对大明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历史上,杜松在萨尔浒战役中,贪功冒进,大败亏输,战死沙场,开起了大明的一败再败之旅。

如今,有了兴义军的搅局,不知道,迎接他的,是否还是同样的命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