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海洋事业

“韩东家,您向左打舵,轻点……对,就这样。”

半岛南的崂山湾,一艘小型帆船上,张四海一边指示着两名股东拉着帆绳,一边回头对后面操舵的韩松大喊着。呃,他就是张狗蛋,被韩松抓来教海军组驾驶古典帆船,因为嫌他名字太难听,给改了个张四海的名字,瞬间提升了20点忠诚度。

这艘船是从龙王寨那里缴获的,大约十二三米长,本地制造,传统海船形制,两头高中间低,尖底方帆,因为大小合适,被海军组拿来做航海训练,也不想起个正式的名字,就叫它“训一号”。

海洋部现在的成员不少,但除了张船长、韩松、王广金这几个专业人士,别的基本都没怎么出过海,只是以前对风帆战舰有些爱好,才加入了海洋部。

他们之前的工作主要就是在近海钓鱼,现在有了上船的机会很是兴奋,不过看多了后世的后期木帆船,对现在这艘小破船很是看不上,这几天一直在讨论新的帆船设计,什么横帆纵帆、飞剪艏、多甲板、,那确实当用沙船。南边江淮一带,北边清河一带,海船时常入江河,便多用沙船。而海之人,哪里有暗滩他们一看便知,又常常离岸入海,自然要用更能抗风浪的福船形制。”

平底沙船的形制早就出现了,但是“沙船”这个名字却是到了明清时期才正式定下的,这时不同地方对这类船各有称呼,但是为了方便,还是叫沙船好了。

有人可能下意识地认为平底船比尖底船更稳,实际上却恰好相反。尖底船在发生倾斜的时候,一边浸水体积减少,另一边却增加,使得浮力产生差异,进而出现一个回正力矩,使得船身恢复平衡。因此,尖底船是稳定性更高的船型,出海的船只大都会采用尖底。

“原来如此。”韩松恍然大悟,以前他只模糊地知道一个“北沙南福”的说法,没想到还有这些细节。

随后也没什么好看的了,他勉励了胡进宝和工人们几句,便带队回半岛区了。

唉,算来算去,伐木需要人,建窑需要人,半岛区那边也各种缺人,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啊。当初进了上百名劳工确实不少,但现在各部门一分,又捉襟见肘了。希望劳工部能尽快多招点吧。

div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