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 116 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花园里逗留了一会儿,黛玉就兴致勃勃的带着春纤去了隔壁。隔壁确实不小,格局也的确不咋地。推了重建是真的非常有必要。

黛玉告诉春纤,前院不会太大,后院和花园会占整座府邸三分之二的面积。春纤闻言便知道黛玉是什么心思。

女眷的主要活动区域就是后院和花园,就算这是黛玉的私产,她非必要也绝不会去前院。所以在黛玉看来,有限的缩小前院面积就是对自己好的表达方式。

“明年春天,我便让人将整座宅子都推了。先将地龙火道铺出来......”

春纤一边听黛玉对这宅子的规划,一边羡慕的在心里幻想自己要是有这么一处宅子要怎么建。

她也要弄个花房。

虽然她不是很喜欢花,但是可以在花房里中些冬天能吃的小青菜,还可以在里面弄个池子养些鱼和虾。再围个炕,没事坐在里面看个书,喝个茶,感觉也很有意境。

黛玉也算是走过南闯过北了,所以她不准备请人设计图纸,而是自己做设计图,然后再安排人按着她的图纸施工。

春纤见此,也拿起笔坐在黛玉对面开始画设计图,将自己心中的家画出来。

黛玉时不时的伸脖子看一眼,然后再跟春纤讨论一回,两人日常又多了一个消遣。

这样的安逸日子没过几天,荣国府那边就因为元春封贵人大宴宾客给林家父女下了帖子。

来呀,吃席呀。

林如海看了一眼请帖,只叫人去跟黛玉说一声,备上一份贺礼便罢。至于他...不是还病着呢嘛。

黛玉看着送帖子过来的林之孝家的,笑着请人入座,又小大人一般的说春纤这次去扬州给人家添麻烦了,多谢照顾的客套话。

春纤站在一旁,翻了个白眼,面上一副真拿你没办法的样子,可心里却微微犯着甜。

到秋天,贾敏的孝期才守了两周年,这会儿哪怕是之前就住了许久的荣国府,黛玉上门赴宴也说不过去。只是元春不是宝玉,到底不能跟宝玉一般视之。

于是黛玉想了想,便跟林之孝家的说了一声稍后,自己起身回内室换了身出门的大衣裳。

带着准备的贺礼,黛玉拉着嫌热不乐意出门的春纤就跟着林之孝去了荣国府。

提前来祝贺一番,正日子她就不过来了。既全了她守孝的礼,也圆了亲戚情份,元春的面子。

入府后,自是一番亲热不提。先将贺礼送上,又说了一通吉祥话。黛玉看着贾母和王夫人真心喜悦的份上,到底没将听说这个消息时就浮上心头的问题问出来。

一时荣光,一世寂寥吗?

看一眼站在一旁侍候的李纨,黛玉突然就释怀了很多。

包括舅舅的冷漠,舅妈的严苛,还有外祖母的虚情假意……

陪着贾母用了晚膳,黛玉看着时间不多,又说明天是宴客的正日子,她不好留下来,这会儿回去,晚上还不耽误给贾敏抄做大祥的佛经。于是贾母也不好留人,只得言语关切的叫人送黛玉回府。

一周年的忌日叫小祥,二周年叫大祥,贾敏是前年秋天没的,这会儿虽是盛夏,但做这些事情也不算早。

更何况孝心在什么时候都不会用到‘早’这个字。

荣国府的热闹与林家无关,林如海仍旧领着黛玉忙着两个未出生娃娃的胎教,黛玉的深度教育以及研究从春纤那里得到启示的归整和速记方法。

春纤和黛玉的课程几乎是重叠的,黛玉学了什么,春纤也几乎跟着学了什么。虽然有着成年人的教育和经历,但在学习方面,春纤跟别人比也许是普通学生,但跟黛玉比,那就是学霸与学渣的各中相爱相杀了。

春纤托张力俩口子找的铺面没几天就找到了,一听这话,春纤便拿了维帽要去看。黛玉眼巴巴的看着,最后眼珠子转了转,也跟着春纤一道去了。

如果是春纤自己出门,只要带上荷叶,让张力俩口子领路就行。可黛玉跟着出门,那丫头媳妇护卫小厮总要带着些。

一时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了春纤买的铺面处,一到地方都惊到了卖铺子的老房主。

也不用春纤和黛玉跟老房主说什么,自有张力家的上前周旋,春纤和黛玉便只要走进去看看宅子合不合心意。

春纤看了满意的直点头,黛玉...又是摇头,又是嫌弃,很不看好这间一看就有二十来年房史的铺子。

这一处,铺面是三间倒座房打通的屋子。原来是做绸缎生意的,所以里面还保留了许多放置绸缎的架子。

穿过铺面后侧的房门,便进了院子。院子不大,四四方方的,中间十字型的石板块将院子分成了四个小方块。每个小方块里都中了些蔬菜。

东厢两间屋子,一间做了库房,如今搬空了,里面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另一间盘了炕,听跟着介绍屋子格局的张力家的说这一间原本是给家里的伙计住的。

西厢也有两间屋子,一间也是下人房,另一间就是厨房。

厨房不大,里面因为常年做饭,墙璧等处都被熏得污黑,这对喜洁的黛玉来说,那是一脚都不想迈进去的。

当听张力家的说厨房里还有一口井的时候,瞬间睁大了眼睛,这么脏的屋子,水还能喝吗?

“何不食肉糜?”春纤斜了一眼黛玉,哪怕黛玉和她同样带着维帽,但春纤也能感觉到黛玉从心里散发的抗拒。

没理黛玉的嫌弃,春纤抬脚便进了厨房。

四下打量了一回,还不错。至少很附和这个时代的卫生标准。

出了厨房,春纤便拉着黛玉去了正对面的三间正房。

三间正房除了正中间是待客的堂屋,另外两间都盘了炕,一看便知道两间都做了卧室。

“还行,办手续吧。”原本就讲好了价钱,春纤也没一相中就装做不满意的样子跟人讨价还价。更何况这么多人看来,这点小面子春纤还是要的。

房子有些旧,但看起来还能再坚持几十年。铺子的位置绝对不算太好,但也不偏僻。正是春纤想要的那中不高不低。

张力家的闻言,便知道春纤做主买下了。于是便去找自家男人,让他跟着老房主去衙门办手续。

黛玉虽然被春纤那句‘何不食肉糜’噎了一下,但也明白了春纤想要说的意思。但同时,黛玉却越发心疼起春纤来。

若不是那些变故,春纤应该跟自己一样,也会对这样的宅子嫌弃的吧。

那么爱享受,爱吃爱玩的人放着候门千金不做...这乐家当真是虎窝狼穴呐。

买了铺面,办了买房手续后,春纤又叫张力帮着办了一份行商许可。

古代和现代一样,都是要交税的。办了行商许可你才能开门做生意,不然罚都罚死你。

不过商税一般都很高,所以商人都会想方设法的偷点税。

春纤到没那个想法。

虽然春纤自认觉悟不高,但却知道国民交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哪怕这笔税收会落在贪官污吏手中,但应该她做的事情她却不能因此就不做。

以前读史时,春纤就觉得乾隆留和珅这样的贪官在身边是昏庸到了姥姥家。嘉庆上台抄了和珅家的时候,春纤还觉得大快人心,附和了一句‘该呀。’

这现在春纤却突然改变了想法。

这乾隆都真特么不是东西,玩的一手好算计。他明知道朝臣德行,更知道和珅贪婪无限,于是便将和珅捧起来,叫和珅大肆揽财。

也就是说,他在知道国库空虚的时候,没有效仿他老子用抄家的方式充实国库,而是给他儿子留了一个‘外库大总管’。

抄了一个人人喊打的和珅,既充实了国库还除了朝中毒瘤。不但如此,名声半点不损的同时,还立了威,给那些朝臣一个下巴威。

这一举多得...真不知道这些都是乾隆的算计还是撞大运撞出来的。

→_→

不管怎么说,春纤绝对不会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还去主动触犯律法。所以办了行商许可,春纤便准备老老实实做生意交税了。

不过这宅子好买,生意也好做,就是这帮忙看铺子顺便收货卖货的人却不好找。

春纤不要那中精明的,最好憨傻一些,没什么心眼,也没什么不良嗜好的。

手杵在下巴处,春纤歪着头想着原著里有没有这样的人。可原著里出现的丫头几百上千,那么厚的一本书,春纤还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想到人。

春纤到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傻大姐,可那位又有些憨傻的超标了。春纤真怕她给自己看店,最后再将她自己给卖了。

但同时,春纤又想到傻大姐的家人是绝对不会同意傻大姐离开荣国府的。

如今这位傻大姐因为贾母怜下,呆在荣庆堂里干些杂事。活不多,不累人还拿的多。

每次贾母那边放什么赏,漏掉谁的都不会漏掉她的。

如今元春成了贾贵人,荣国府正是喜气洋洋之时,傻大姐就更不可能出来给她打工了。

一时间,春纤头疼的摇成了波浪鼓。

好半晌,到让春纤想到了一个人。

憨傻的不好找,但人好的却有一个。这人知恩图报,又精于世故,请她帮忙看铺子,未尝不是个办法。

连忙叫来张力家的,让她男人套车送她去荣国府。

“你去那边做什么?”黛玉从书中抬起头,一脸不解的看向春纤。“你往常不是最厌恶那府里的人,想了好几天怎么还想用那府里的人不成?”

“当然不是。”春纤一边换衣裳,一边跟黛玉说道,“我想到一人,但那人只有周瑞家的知道些底细,不在京城,得叫张力俩口子帮忙将人接上来。”

盛夏,无论是黛玉还是春纤家常都会穿些纱质的衣裙。只这纱质的衣裙都有些透,在家里内院穿还罢了,见人却必须要换一身的。

别说见外人了,就是见林如海,春纤和黛玉都会再在纱衫外面套个薄薄的禙子呢。

一时换好了衣服,春纤便又拿着维帽出去了。

黛玉扬头看了一眼,嘀咕了一句,“这会儿子到不怕晒成黑煤球了。”

黛玉继续忙自己的,春纤则脚下生风的去角门坐着车往宁荣街的方向赶。

路过大栅栏时,又买了些果子点心。到了宁荣街,又拐道去了周瑞家。洽巧周瑞家的在家躲懒,见春纤去了,笑着叫人眼前坐。

一番客套寒喧,春纤便将来意说了。周瑞家的闻言,愣了一下,“你要找刘姥姥?”

“正是她。前儿做了个梦,不知为何竟梦见了只有一面之缘的这位姥姥。前儿大姑娘买了处铺子,说是要租赁出去。那夜竟又梦到了这位姥姥对我笑。后来请街上的算面先生给破了一回。那先生的意思竟是叫我租下林家的铺面,开个杂货铺子,再请了那位姥姥帮忙看着。每年要拿出三分之二的收入买米买布的送到养生堂去。”将周家小丫头切的果子递了一块给周瑞家的,春纤才笑意莹莹的编瞎话,“那先生还说了些有的没的,到叫人为难的很。听他的不是,不听他的也不是。大姑娘便说既然都这样了,那就开间杂货铺子吧。甭管赚不赚钱,她都不收我的租金,全当做善事了。”

古人最信这些神呀鬼呀的,见春纤这么说,周瑞家的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却没有多怀疑什么。

回忆了一回上次刘姥姥找来的情形,给了春纤一个大致的范围。春纤认真记了,这事便算过了。

“前儿让人给大娘捎的土仪,大娘可吃了?我吃着倒不如咱们家常吃的有味。”说完了正事,春纤又说起上次她从扬州带来的一些扬州糖果,当时春纤除了送给林家各处,也给荣国府这边的人送了些。

周瑞家就是其中之一。

“到是吃了几块,确实没有咱们府里做的好。”周瑞家的也没跟春纤客气,就着春纤的话说了回扬州的糖果和荣国府的糖果有多少区别。

这是自然。

毕竟荣国府里一只茄子都需要五只鸡来配。除了茄子,其他的东西也是极尽奢侈就是了。

不能问了答案抬脚就走,所以春纤正经陪了周瑞家好久。从吃食到人事,再到宫里的元春和养病在家的宝玉,一边聊天,一边了解荣国府这些日子以来的各中八卦消息。

在春纤看来,再好的关系也得维护。更何况她本就是跟这些人没啥关系。所以平时又客气,又会来事的,到也叫她和周瑞家的关系看起来有几分亲近。

但真要是亲近之人,也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我怎么听说紫鹃那丫头得了林姑娘厌弃,前儿林姑娘来府里也不见紫鹃好丫头跟过来?”

春纤闻言,脸上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这是听谁说的?林大姑娘最信得过的丫头非紫鹃莫属了。老太太八月里的生辰,姑娘巴巴的抄了好些佛经供在佛前。原本是要亲自去佛前跪经的,可大娘也知道林大人多疼林姑娘,哪舍得她一走八十几天。再加上林大人腿上的伤还没好,家里还有两个孕妇要养着,最后便只好让紫鹃代替林姑娘去了。”

“真不是厌弃?”周瑞家的听这话还是觉得不对,不死心的又问了一遍。

“真不是。张道爷还是咱们老国公的替身呢。”

“林姑娘倒是孝顺。”周瑞家的不知想到什么,有了这么个结论。

“老太太是姑娘嫡亲的外祖母,老太太好了,姑娘才有人撑腰。”顿了顿,春纤伸出两只手指在周瑞家的面前比了比,“那两个再怎么样,也不是姑太太肚子里爬出来的,说的再亲也是隔了一层。”

周瑞家的似是听明白了春纤话里的意思,表示理解的点头。

这是怕林姑老爷将来偏疼那俩个小的,这才大张其鼓的给老太太供经,想要老太太看在她一片孝心的份上,多疼她几分,也叫林姑老爷知道她不是没外家撑腰的。

正说话呢,就有丫头来找周瑞家的,说是二太太唤她过去呢。春纤见此,连忙起身告辞出去。

出了周瑞家,春纤想了想,又叫张力家的又去买了些果子和点心,去了同住在后街的林之孝家。

林之孝俩口子都没在家,家里除了两三个下人就只有林嬷嬷和小红。

多日不见,又说了一回话春纤这才回了林府。

到了林府,春纤将她从周瑞家那里得来的地址细细说与张力二人,然后又跟这二人说了一通如何请人来,并叫他们明日一早再出城找人去。

“……我会跟姑娘和林管事说一声,你们只管出发便是。这是五两银子,你二人路上的花费。”

当日,春纤先跟黛玉说了一回这个刘姥姥的事,转头晚膳后又去找了林管事说了一回要用张力俩口子办点事。

自打春纤入府,林管事便对春纤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此时见春纤找来,又只说了这么一件小事,无不同意的。

春纤谢过林管事便转身回房间了,而林管事则抽了个空去找了林如海,将春纤这边的事说了一嘴。

林如海闻言,只叫林管事盯着些,看看春纤找的是什么人。林管事应下,又转头找了张力,令他用心办事云云。

……

刘姥姥就是乡间一寡妇,丧夫多年抚养独女长大。后来独女嫁给了王家村的王狗儿。后来外孙女和外孙无人看管,女婿和女儿便接了刘姥姥一块过活。头年家计艰难,刘姥姥又时常听女婿说他祖上与荣国府二太太的娘家王家连过宗,于是便带着外孙板儿硬着头皮来打秋来了。

当时就是周瑞家的帮忙接待,凤姐儿行了一回好事。得了从凤姐儿那里打回来的秋风银子,到是正经过了一个好年。

转年日子渐渐缓起来了,刘姥姥便心忖了几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们庄稼人靠天吃饭,头年都揭不开锅了,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还有下一次。像荣国府这样的亲戚总不能每次用着人家的时候才上门,便想着要有来有往。

正跟女儿女婿商量着富贵人家啥都不缺,咱家又啥都没有。好在满地的菜蔬不少,可许就稀罕些野菜,菜干呢,咱们不妨晾一些,送过去也是个意思。

女婿觉得多此一举,正要说话,便听到院外有人说话。

按着周瑞家的给的地址,以及春纤形容的刘姥姥家事,张力俩口子还真没费啥力气就找到了刘姥姥的女婿家。

春纤知道一件事如果说了谎,那么这个谎就必须一直说下去。不能你见这个人说的是一中,见那个人说的是另一中。

所以春纤让人来找刘姥姥,张力俩口子给刘姥姥的理由也是那见了鬼的梦。

“……我们姑娘说了,姥姥可以带着两个孩子住在铺子后面的厢房里,平时还能帮姥姥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姥姥算一个工,两个孩子合算一个工。铺子后面的院子原房主也中了些菜蔬,姥姥去了,也可以继续中着,家常吃着到是不用买菜了。”

这样的好事就跟天上掉下来的,刘姥姥一家再没不同意的。至于相不相信来人说的话,刘姥姥到是没有怀疑。

人家能骗他们什么,在明知道他们还跟荣国府扯过关系以后。

刘姥姥这个年纪,留在家里也未必会下地,下了地一年得的收成也未必有带着两个孩子进城打工多。于是想了一回,刘姥姥便又跟女儿女婿商量了一遭,最后由着女婿女儿俩口子护送她们娘仨去城里。

马车不算小,马前坐面着张力和王狗儿。车厢里则坐着刘姥姥娘女以及两个孩子和张力家的。

一路上刘姥姥时不时的打听林家和春纤,张力家的能说的都说了,还认真的告诉刘姥姥春纤是个性子极好,极大方展样的姑娘。

就是给人赏钱这事上,就从来很大方。

心里对春纤有了一个极好的初步印象后,等到了京城,再看到铺面和后面的院子,刘姥姥的心到是踏实了许多。

到了地方,里外看了一会儿,张力家的帮忙安置刘姥姥一行人,张力则驾着马车回林家给春纤报信。

刘姥姥的闺女和女婿这次来,一是看看这事靠不靠谱,二来便是认一回门路,下次进京城也能直奔这里。

院子里左右东西厢各有一间下人房,刘姥姥看了一会儿,便选了挨着灶房的西厢安置他们娘仨。

之后又指挥闺女女婿打扫铺面和各个房间,以及收拾院子里的菜。很是忙碌。

春纤带着荷叶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刘姥姥一家齐上阵打扫卫生的一幕。

心情瞬间明媚许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