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服装

一顿饭吃的那是很香。

其实也是废话,世界第一厨师做的饭菜怎么可能不好吃呢?

尤其是杨晨的老丈人和丈母娘都是不敢相信这么美味的饭菜是他们国家的首富炒出来的!

简直见鬼了这是,毕竟能够成为首富肯定金融方面是点满的,但是你这个厨艺为什么也被点满了?

最后吃完了之后,王宇就被杨晨给一脚踢开,活脱脱的一个做饭工具人。

………

“晨儿,服装厂搞定没?”

和杨晨一起出来后,王宇就直接问起了杨晨,因为看到了鸿星尔克的热度,王宇也是又起了开一家服装品牌店的念头来。

毕竟他被之前的李宁气到了,所以王宇打算也进入服装行业。

反正财大气粗。

不过因为是刚刚才交给杨晨没有多久,所以王宇虽然知道目前为止杨晨可能应该还没有什么头绪,但是还是问了一下,不过,这一问也确实被打脸了。

杨晨也就只是看了一下王宇,道,“服装厂倒是找着了,毕竟你给的钱多啊,不过现在正在谈价钱,我感觉还能在压缩一点,而且店面也没有弄好,所以也不算太急。”

王宇心里盘算着,看样子杨晨自己已经是有了大体的计划了,那也是,不然的话这几年杨晨也是白历练了。guhu.org 完美小说网

“我打算把服装厂交给你去做,你准备是朝着哪个方面去做啊?”王宇又问道,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往哪方面去做自然就是销售的消费对象也就是对客户的定位怎么去做,尤其是做一些比较大的层次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以后将一个服装品牌交给杨晨打理,所以王宇打算问一下服装定位,这个定位重要环节就是对客户的定位。

客户定位,是营销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他会首先让我们应该分析市场,为什么开店,然后细分市场,开什么店!

接着要做客户分析和定位,也就是即我们的客户是谁,是什么群体?

接着就是选择合适的产品定位,也就是我应该卖什么价格的产品然后我的客户才能接受。

这是任何的店铺经营应该走的“四步曲”。

请记住这“四步曲”的先后顺序千万不能乱。如果先确定了卖价格在多少到多少之间的服装,接着去分析为什么要开店的话,肯定是要闹笑话的。

因为服装的客户群体比较广泛,上至国家元首,下至乞丐贫民,无一不需要穿衣吃饭。

但是如果你认为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现在就开始沾沾自喜,觉得你的客户群如此之大,销量一定可观的话,那就要泼你的冷水了。

市场大,说明相对的竞争也大。

君不见单是一个商场或一条街道就有数十家的服装店吗?

举个例子就是鸿星尔克为什么这几年没有声音,那不就是因为被竞争下去了,不过鸿星尔克质量是有的,关键是营销不行,而且款式的确是有些普通了。

闲话少说,如果针对的是普通的收入群体,那么高端客户群的客源就流失掉了。所以还是放平心态,仔细分析客户,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服装吧。

杨晨听到王宇这样问他,也是开了口,“前期我觉得像鸿星尔克学习一下,先面向普通的消费人群,毕竟人口基数比较庞大,而面向这些普通消费者,我们还可以把价格销售的便宜些,当然自家不能亏本,先打响名气。”

王宇点了点头,还可以,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敢去卖的便宜的,毕竟,你卖的便宜,可能卖出去十几件几十件才有别人卖出去同一件的赚的利润差不多,而且,谁也不敢保证即使降价真的会有人去买。

不过适当的降低价格,那还是可以的。

毕竟经商讲究“物美价廉”,这是经营者自古以来相互竞争的基本战术之一。

一种商品如果价格低,势必会销得多、销得快,反之则销得少、销得慢,甚至滞销。

这个道理,应该说是不难理解的,可是当今市场上却有不少经营者在任意“宰“顾客。

这不是说他们不想薄利多销,而是,他们还抱着想法是,别人卖那么多件才和我卖出的一件利润那么多,而且人还那么累,不值当。

这并不是少数人的想法,而且真实存在的,毕竟,反正他这样卖也照样有人买,只不过会少而已,而如果有人卖的便宜,虽然人流量很多,但是也就差不多的收益,也就会自顾自的笑话,这种人其实是没有做大生意的天赋的,但是养活自己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种薄利多销,的确会很累,但是却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般,会形成一种效应,然后影响力扩增。

也就是品牌效应。

不错,这就是经过人群发酵,然后大家都认准一个店,从而扩散影响力,然后成为品牌的过程。

当然,也有许多人也这样做过,但是,没有创新和财力,再加上那一点点的运气,扑街倒不至于,但是的确是与另一种可以改变自己一辈子的结果失之交臂。

“那你打算将这个衣服面向的主要人群是哪些人?”

“我现在准备将服装的主要人群定位为成年人吧,也只有他们拥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去买。”杨晨说道。

王宇听着,但是没什么反应,杨晨说的也对,不过跟他心中想的不太一样,“你选的第一家店面是在街区里还是在哪里?”

“街区里啊,我打算用你给我的钱砸下来。”

“…………”

王宇无语凝噎,不过还是道,“店面周围有什么主要的人群吗?”

杨晨道,“附近有市八中,市十三中等几所学校吧。”

你大爷的杨晨!

有这么好的条件干嘛不用啊!

“你这家伙难道没想过将主要人群定位为新生代吗?也就是这些学生。”

新生代是指年轻的一代,现在应该差不多是00后的这种年轻一代,当然实际上消费主力还是8090后的多。

王宇想的年青一代永不褪色的原因就是,花钱太任性了,因为年轻这一类人群的特色的分析很多——

追求个性和差异化,对于价格不敏感,强烈要强并关注款式和规格,不重视服装的大小码,喜新厌旧的心理比较频繁,花钱较为大方,明星效应强烈,追星族多。

就说杨晨老婆的弟弟邓晓光,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喜欢新衣服,就现在每两天邓晓光的衣服,基本上都没有重复过的衣服。

当然,肯定是自家有钱才行,不过现在港兴市的发展,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了,或许现在对于买豪车什么的有些不忍心,但是买衣服,绝对是毛毛雨啦。

而特别是年轻这一类人群最大的优势就是一般不会关注价格,而只关注款式是否个性新潮。

这是新生代,也就是每一代年轻人最关键的定位的标准之一。

也因此,王宇才会问人流量的情况,像这种附近学校多的,简直就是有一种中大奖的感觉,当然,王宇实际上忽略了那是砸钱砸出来的,并不是说中大奖,捡漏那才叫中大奖,这一种情况,完全就是正常交易了,其他人或许发现了年轻人的钱很好赚,但是没有足够新潮的衣服。

一般情况下,现在网购都是年轻人,但是并不是说除了网购实体店不行了,大部分的实体店老板都会在进货时可根据当地的市场中,这一年龄段的客户群体最近比较潮流和喜欢的款式来选择,尤其最好以学校初中及高中的人群来定位。

不过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他们会“喜新厌旧”,对于过时的款式和规格,穿出去就会被人笑话,所以在进货和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而鸿星尔克之前就是这种情况,没有这种爱国情怀出来的时候,他们穿的都是李宁耐克之类的,所以对于款式落后的鸿星尔克,那么就是不太行了。

另外,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虚荣,好面子,也因此,宰人完全是很好宰……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耐克还能生存的原因……

不过有一点,一旦改向年轻消费者,这就比较难以捉摸了,毕竟,这个时候这群年轻人实际上已经有自己的品牌选择了。

但是王宇也不想放弃,这一类的市场有多么的庞大,王宇可不想放弃,因为他想把国外的品牌店给挤出去,所以他是一定要进军的。

因为年轻人的钱太好赚了,宁愿提前消费都要买!为什么呢?因为年轻人大多思维活跃,追求时尚,对未来充满希望,特别是一些刚刚开始经济独立的年轻人,心里被压抑许久的购买欲望在短暂的过程中得到爆发。

因为他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角色转型的时期,逐渐明了生活,明白世界,对任何新鲜事物、新知识都具有强烈的好奇感、渴望度,并会大胆地去追求,试图在追求新颖与时尚同时,力图站在时代的前列,领导消费新潮流。

追求新颖的自然是一方面,另一方也是绝大部分还没成家,几乎没有如何来自家庭的负担,甚至有家庭作他们消费的强大背景,因此,这类年轻人追求个性,表现自我,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希望能处处表现出自我价值,在消费过程中也彰显出与这个年龄阶层想吻合的个性特征。

如果不是王宇已经老了点,也有钱了点,加上自己也没有父母,恐怕这个时候的他还在为着几件衣服而在央求着老爸老妈买下来。

而且这是因为成长必备的过程,处于少年到成年的过度阶段,思想倾向、志趣爱好等还不完全稳定,行为也比较容易受情感的支配,经常会出现直接选择商品,也就是会往往因为款式、颜色、形状或价格等因素发生冲动性购买。

而这种冲动性购买也是大家广为人知的一些想要剁手的剁手党!

这不是特例,特别是网络购物更是将剁手党剁的绝望,感受过绝望吗?

剁手,很简单,从淘宝开始,从第一次购买开始。

“定位年轻人?”杨晨听着王宇的话,也是有些犹豫,毕竟他也不是没想过,但是,对于这群小年轻来说,认准一个新品牌的确是一个难题。

当然最为主要的是,什么衣服才能够足够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我也不是没想过。”杨晨悠悠的叹了口气,“我觉得吧,得看实际情况啊。”

“如果我说允许你前几年可以亏损呢?”王宇说着。

杨晨则是眼睛突然之间就亮了起来。

毕竟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地方,同样有着不同的价格,看王宇这情况,服装品牌王宇打算完全交给他从零开始,那么他就得好好的考虑价格了,然后还有货源,而且一个长期的优质货源有多么重要不言而喻。

但是好货源哪里找呢?

那也有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

更何况,服装品牌定位购买力是年轻人的话,这样的新鲜货源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就算进到原材料,自己设计款式,然后做出来,价格也绝对不是一般的贵。

所以价格如果贵的话,那么大家肯定是优先选择已知的服装品牌店啊。

而且不说这个,就算杨晨做了起来真的还是有一部分人来买,但是一件新款服装刚上柜,不久便有许多同样的款式出现在其他品牌的柜台中怎么办?

毕竟款式是为了年轻人原本是为了图个性,花钱买一件与众不同的服装款式,可是这种只需要不到一两个月,满大街都能够出现类似的款式,而且价格还便宜了一半不止……

这种服装市场上最流行的“盗版”现象怎么针对呢?

虽然说盗版的确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它给很多喜欢新潮又囊中羞涩的时尚人士提供了一个廉价享受前卫的机会。

但是,当众多粗制滥造的“盗版”成为主流时,悲哀的恐怕不止是服装生产厂家和服装设计师,消费者也会因为越来越多的“盗版”服装充斥市场而失去更多的选择空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