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神景帝的问题

站出来的人是吏部尚书张言玉,这位也是长公主的驸马。

吏部管理天下官员的人事升迁,是一个大权在握的部门。

“启奏陛下,臣知一人乃当世贤达,此人才德朝野皆知,臣想举荐此人于陛下。”张言玉说道。

吏部管理天下官员升迁,自然有举荐能臣的权利,张言玉作为吏部尚书,他开口力度是极大的,神景听了道:“不知道是何人能得张尚书亲自举荐,朕真是好生好奇。”

“陛下,此人是被先皇钦点的大学士张维,张学士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数十年来教书育人,光光是为我大曌培养的学子,就有上千,最近他抵京办学,弘扬礼教,实乃我辈楷模。”

张言玉一口气说完,众百官虽然都有预知,也还是纷纷议论出声,即意外也觉得理所当然,昨天张维面圣,今天张言玉来给他请命也是理所当然。

此刻明白此中关键的人,都非常期待地看着皇帝,而皇帝听了,却好像头次听说一般,神景在龙椅上换了个姿势,才开口出声。guhu.org 完美小说网

“朕对张维印象颇深,他在京城办学育人,朕非常敬佩,还答应他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朕。今天张爱卿举荐张维,朕也忽然想起,张维确实是个贤德大才应当为朝廷所用。那就交给吏部去办吧!若张学士愿意贡朝由吏部安排,若不愿,朕也不为难,让张先生继续教书,朕大力支持。”

神景话一说完下面百官就炸了锅,张言玉险些摔倒在地,皇帝的话说得漂亮,但是最后却让吏部自行安排,吏部怎么可能安排得了?

张维是先皇钦点的大学士,吏部虽然有人事调配的权利,但是这种高级人事任免没有皇帝开口,吏部就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安排啊?吏部要是能安排他还给皇帝举荐什么?

神景这是把皮球踢了回来,既没有说用这人,也没有说不用,但皇帝的安排确实也符合朝廷规章,人是你吏部举荐的,我同意了,交给你安排,难道有问题吗?

张言玉瞬间就摸不准皇帝的想法了,皇帝这算是接纳了张维,却没有给任何职位,张大学士还是张大学士,看似没有变化却有变化,看似有又看似没有。

张言玉偷偷斜了一眼方镜儒,他没有再说什么退了下去,似乎今天朝会的主题又过去了,又有几个大臣奏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百官中督察院的御史王文阁,终于忍不住了,他出来道:“陛下,臣有本奏。”

自他弹劾山东巡抚张世荣开始,到张世荣被押解进京已经有好一阵子了,但这件事就好像没有了下文,下面闹得沸沸扬扬,上面却没有半点动静,此刻皇帝还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没有人比他更着急了。

王文阁出来说道:“陛下,山东巡抚张世荣,欺君罔上,贪墨赈灾粮款,十恶不赦,现已押解进京,不知陛下是否安排三司会审。”

龙椅上的神景听了王文阁的话,开口说了一句话,就把事情定了基调。

“此事朕自有主张,暂时不议。”

一句话让王文阁呆愣当场,好在旁边的同僚赶紧拉他,他才醒转退去。

神景的话不仅让王文阁失神,也出乎了所有人意料,就是方镜儒和慕容修也没有料到!但两人顷刻间就意识到,皇帝的态度变了。

坐在龙椅上的神景帝扫视了一眼群臣,他当然知道下面这些人的心思,因为这些人的心思都是他所想看到,想要得到的结果。

可这种结果经过了昨天一晚,此刻在神景眼里就有些索然无味了。

神景从龙椅上起来,他从玉阶上往下走,来到群臣中间,边走边说道:“诸位爱卿,今天就暂时不聊国事了,朕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诸位。”

神景帝的态度叫人无法揣测,皇帝不说张世荣的大案,却来了兴致要问问题。群臣不明就里,当然也没有一个人敢打断皇帝。

神景走到人群中接着说:“常言道,创业艰难而守业不易!这祖辈人建立的家业。到了新一代手里殊为不易,都希望新人们再接再厉。然而啊,就拿我大曌来说,权贵子弟,酒色奢靡,鱼肉百姓的不在少数!”

神景就像唠家常一样,一边说一边瞧向众臣,皇帝这般批评众臣都耷拉下脑袋,瞧他们这副模样,神景帝徐晃一手道:“朕不是在说你们,朕是说这些人中,就有朕的子女。”

群臣听到不是在说他们的子女这才抬起头来,这时候神景帝又叹了口气,抬起头看着太和殿的穹顶道:“有时候朕就在想,大曌就像这片屋顶,有这片屋顶在遮风挡雨,才有这个天下,要是没有这片屋顶,他们该怎么办啊!”

神景帝一边说着一边叹息,朝臣们此刻却不知道神景帝是什么心思。

大曌祖训,坐朝之君不立储君。这句话的意思虽然是这样,但它的历史立意,实际上不是不立储君,而是将立储的争议从朝廷中剥离了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的大臣没有资格在这件事情上要求或者建议皇帝,大曌的储君除了皇帝本人,没有任何人可以去说这件事,皇帝说立谁,说换谁都是皇家的事。

这就是这句祖训的真实立意,现在皇帝突然说起子女,自然让群臣都想到了这件事情上。

百官的脸色神景看在眼里,他接着说道:“家大了,难免有些不出头的子女,父贤也免不了出现不孝的子孙。所以朕就想问问你们,你们都是大曌重臣,不说是富甲一方,也都是家大业大,朕想问你们的是,你们创造偌大家业,是为了什么?”

群臣面面相觑,皇帝忽然把问题问到了他们自己身上这转折有点大。

神景这时候来到礼部尚书赵元吉的身边,赵元吉今年68了,还是两朝老臣,神景道:“赵爱卿,你是老臣、重臣,朕知道你家子女众多,如今也是三代同堂,尽享齐人之福,所以就由你来先说说,你创造的这偌大家业是为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