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上流圈20

去村儿里的小店买了肉,刚刚出了小店门儿,天便哗啦啦地下起雨来,郑梅撑开雨伞,走进了雨幕之中。

回到家以后,郑家宝他们都回来了,此时正聚在房间里打牌,郑家宝从窗户口看见郑梅,连忙打开窗户喊道:“姐,你回来了,赶紧过来玩儿扑克啊。”

郑梅笑着摆摆手,只说你们去玩儿,便拎着肉去了厨房。

郑家宝眼尖儿地瞅见郑梅手里的肉,回头对坐在床那头的郑家贝和郑艳说道:“我看姐买回来许多肉,今天我们可有口福了。”

自打郑梅转了性子以后,其余三个的相处也融洽了起来。

郑家贝从前和郑家宝不对付,全是因为郑家宝和郑梅老是合起伙儿来欺负他和郑艳,现在郑梅有了大姐的样子,连带着郑家宝对他们也好了许多,原先的那些隔阂很快也就散了。

郑梅从厨房里出来后,便转身进了父母住的上房。

“二哥,柱子要结婚的事儿,你咋不提前告诉我一声?”

王琳一听王来禄说完来意,嗓门当时便提高了几度。

“二哥,你这事儿做的就不地道了,外甥都要结婚了,我这当人姑姑的才知道,你说说,这让人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编排我呢。”

“唉,王琳,你先别生气,二哥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你先听听再讲。”

见王琳似乎真的生气了,郑国强忙在后面打圆场,媳妇儿怀孕了,气性也变大了,往常就这么点儿小事儿媳妇儿才不会动气,二舅哥既然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先听听他怎么说吧。

王来禄这才将前因后果说了,原来是柱子和人家闺女睡了觉,人家闺女怀了胎,家里人找上门来让柱子负责,王来禄这才知道自家儿子做了什么事儿。

事情已经闹成这样,便索性直接结婚算了。

因为怕姑娘家怕闺女肚子大了不好看,这才将时间缩短了,掠过了定亲,直接就选了结婚的日子。

王琳听了王来禄的话,叹了一口气,只说柱子实在是太乱来了,别的也就什么都没说了。

郑国强作为姑爷,始终是个外人,媳妇儿娘家的事儿他也不好多说,只是心里却有些疙疙瘩瘩的。

还没结婚就和人家姑娘睡到了一起,弄大了人家的肚子,这柱子办的事儿怎么看都不太地道,家宝他们眼看着年纪也大了,以后还是离着柱子远一点,没得学一身坏毛病。

正说着话,郑梅从屋外走了进来,几人便将这话题打住了,到底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儿,哪里能在孩子面前透了底?只说柱子月底要结婚,王来禄是来送喜的。

郑梅点点头,也不多问,柱子的事儿她知道的说不定比郑国强他们都多,也是真没什么好奇的。

问了王琳中午做什么菜,得了答案之后,郑梅便去厨房里忙活去了,期间王琳过来帮忙,却被郑梅撵了回去。

王来禄带来的那一麻袋全部都是二斤重的白面馍馍,他们家这边结婚风俗,事主儿家要给亲戚们送写了囍字的馒头。

这些馒头分量足,味道也不错,只是现在天热,放得时间长了,味道便不好了。

郑梅想了想,炒了五六盘菜后,用剩下的肉做了一锅猪肉炖粉条,配着王来禄送来的喜馍馍,算是今儿中午的主菜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琳看着摆了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又将郑梅一顿猛夸,只说自己这姑娘是越来越懂事儿了。

王来禄听着王琳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郑梅做的事儿,对这个外甥女是越来越喜欢了。

“琳子,梅子现在这么会来事儿,柱子结婚那天让她一起去接新娘吧。”

王琳没想到王来禄会提着要求,刚想拒绝,转念一想,梅子做事儿是越来越有分寸了铁定不会误了二哥的事儿,便答应了下来。

吃过午饭,没歇一会儿,王来禄便打着伞走了,离柱子结婚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家里还有一大堆事儿要忙,他可不得手在这里多耗时间。

送走了王来禄,王琳将王来禄的盘算和郑梅说了,郑梅一听让自己去迎亲,下意识地便想推拒,她哪里做过这样的事情,要是坏了人家的事儿就不好了。

王琳又说了半天,只说没问题,到时候她把应该做的事儿教一遍就没问题了,郑梅推辞不过,只能答应了下来。

*我是分界*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

郑梅一家子提前两天便过去了王来禄家,结婚是大事儿,需要忙活的事儿有很多,她们作为亲戚,要忙的事情不比事主儿家少。

时间忙忙碌碌的很快便过去了,很快便到了结婚那天。

天不亮,郑梅便被王琳从被窝里挖了起来,她今儿要陪着新郎一起去迎亲,可不能睡过了头。

一把冷水毛巾敷到脸上,郑梅打了个激灵,很快便清醒过来,换上王琳特意给她准备的粉色裙子,郑梅将头发挽成马尾,收拾好后,郑梅便出了房门。

原以为自己起来的够早了,哪里想到人来的都差不多了,就等她一个了。

郑梅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钻到了王小燕身边站好。

砰砰,二踢脚在半空中炸开了花,欢快的唢呐声随之响起,迎亲队伍出发了。

这迎亲也是有讲究的,去的路和接回来的路不能走重复的,于是一堆人浩浩荡荡地绕着村子走了半圈才到了女方家里。

到了新娘家,却发现贴着大红喜字的门儿紧紧关闭着,这时候便轮到了郑梅上场。

郑梅从随身挎着的小包里面取出许多红包来,这是前一天背下的,每个红包里都塞着一分钱的毛票,这是专门给堵门儿的人预备的。

郑梅从底下的门缝儿里塞了进去,每塞一个,便喊一声:“够了没?”

躲在门后的女方家人哄闹着只说不够,郑梅也不着恼,这是乡俗,女方家的人自有分寸,塞了十来个红包以后,大门开了一条缝,与柱子交好的男人们便一窝蜂地挤了进去,拥着柱子朝新娘子的屋子里去了。www.)

姑娘的新房里坐了许多姑娘家的知底亲戚,郑梅一一散了红包,这些红包与之前的那些散给把门儿的人的自然不同,里面装着的都是些二分的票子,亲戚们收了红包,便也不多为难柱子,柱子顺利的接到了新娘。

新娘出门儿,脚是不能沾地的,只能由新郎一路背回家去,柱子的体格儿很壮,可是背着新娘绕着村儿走了半圈,也累得吭哧吭哧直喘气。

加上他的那些朋友还在一旁花样百出的闹着他,一时儿让他转个圈,一时儿让他蹲下去,可把柱子累得够呛。

郑梅今儿的任务便是看那些人闹得过分了,便上前阻挡一二,这大喜的日子,人家闹得再过分,也不兴生气的,只能好声好气的劝着。

得亏大家伙儿就是图个热闹,没人是想惹事儿的,事主家儿都发了话,便消停了下来。

顺顺利利地将新娘迎回了家,远远的,等在家里的人看见他们来了,便将挂在墙头的鞭炮点着了,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新娘子被迎进了家门,正是成为了王家的一份子。

开席时间在中午十二点,现在不过十点来钟,新房里一堆人挤在那里,闹哄哄的吵得厉害,现在也没了郑梅什么事儿,她也不愿意在新房里待着,一堆人都是柱子和他媳妇儿的朋友,没有一个她认识的,待在那里也没啥意思。

郑梅出了新房,在院子里绕了几圈,才找到了在厨房里帮着配菜的王琳。

见王琳系着围裙儿,忙得满头大汗,郑梅连忙过去,扶着她到一边儿坐下,小声地埋怨道:“妈,你还怀着身子呢,这些事儿让旁人去做就是了,你在这儿下搀和什么?”

王琳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看着贴心的女儿,笑着说道:“没事儿的,你二舅家这么大的喜事儿,亲戚们都忙成一团,我总不能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动吧?那像什么样子?你放心,我有分寸的,没事儿。”

见王琳这样,郑梅也没啥办法,总不能拦着母亲不让她帮忙吧?她只能跟在王琳的身后,帮着她忙着。

来帮忙的都是知根知底儿的亲戚,郑梅的情况她们多少都知道一些,原来听说这姑娘空长了一副好相貌,却是好吃懒做的性子,现在一看,哪里是那么一回事儿?

这姑娘人长得漂亮,手下做事儿也麻利儿,看样子就是做惯了的,哪里是传闻里的那样子。

耳闻不如眼见,这么一个好姑娘被那些传闻都说成什么样子了?也不知道是谁那么坏心眼儿,平白地败坏人家姑娘名声。

郑梅丝毫不知道这些亲戚对她的印象已经完全改变,只是跟在王琳身后,一刻不停地忙活着,在她心里,旁人咋看都无所谓,反正他们说他们的,她又不会少一块儿肉?只要她在乎的人知道她是什么样的就好了。

等到一切都忙得差不多了,时间也快到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