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打败孙策的祖郎

听刘基说到病痛,诸葛亮神情哀伤。

“珪死时,瑾年十五,亮年八岁”。

诸葛亮八岁的时候,父亲诸葛珪因病去世。

家中的顶梁柱崩折,八岁的诸葛亮、年幼的弟弟诸葛均、尚未出嫁的两个姐姐,只能由叔父诸葛玄抚养。

其中滋味,甘苦自知。

“孔明,要想有一副好身体,就要先练起来,你可愿跟我学一学健身长生、无病灾的妙法?”

刘基谆谆教诲,语重心长。

拉人结拜那样的招数,用在有求于刘基的陆逊身上可以。

对才气更盛的诸葛亮,则不可行。

“敬舆,你说的话可真?”

诸葛亮小脸上洋漾起希翼和憧憬。

刘基愿意将强身健体之法告知,对他来说,就是大恩。

“这个自然,孔明,我告诉你,我前些年,遇到一个仙人,他授我这一套强体之法,你跟着我学,若是小有成就,就能强健体魄,若是大功告成,可为猛将之姿。”

刘基看着一脸崇拜的诸葛亮,情不自禁的劝说起来。

文武全才。

这是每一个少年郎心中的梦想。

诸葛亮也是一样。

刘基就不相信,凭他三寸不烂之舌,凭前一世记忆里的耕宏操、六千步健走、太极八卦等等套路,吸引不了诸葛亮的关注。

实在不济。

刘基还有穿越的福利。

这一个月,有空闲下来,刘基就在揣磨神力的增长和使用,这力量的来源,无从查考,只能归属于穿越所致。

但力量的增长,却是有脉络有寻。

刘基已经能察觉到,除了锻炼之外,见识阅历的增加,也同样能辅助力量的加成。

就比如,阵斩孙静之后,他就明显感到,自己的身体传递来一种很是愉悦的情绪,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快速的力量涨幅。

这一身力量增长的方法,很是玄妙,刘基已经决定,以后打熬身体时,把诸葛亮一起叫上。

跟着学,可能达不上刘基一样的效果。

但总比不学要好。

说话间,诸葛玄、许靖等人终于缓过劲来,待分宾主落坐,刘基也不客气,向诸葛玄一拱手,询问起豫章郡的近况。

“诸葛太守,你是豫章郡的父母官,举贤是第一等的事情,不知郡中可有贤才举荐,我回去之后,也好和父亲提起。”

人才,是第一要务。

对地偏人稀的豫章郡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玄正要向小郎君说起,会稽郡人谢斐,现为郡中书佐,其人甚有口才,又有治政之能;南昌县人徐胤,名士徐稚之子,行为敦厚,孝顺友爱,可为孝廉.....。”

诸葛玄想了又想,最后向刘基提了两個豫章郡的名望之士。

刘基一边在心里回想谢、徐的记载,一边感叹,与人才济济的中原和荆州相比,豫章郡的人才储备实在太少了。

谢斐、徐胤。

这两人的事迹,在汉末三国并不突出。

刘基要不是钻研三国的老书虫,也不会知道他们的事迹。

零星的记载中提到,谢斐是孙权元配谢氏的族兄,后来做过一任豫章太守,徐胤则在父亲徐稚死后,干脆隐居不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