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封李象为周王

李家出身陇西贵族,对儿郎的培养也一直都是更注重文武双全。

比如他自己,但是他自己还是更加勤于武艺,毕竟自小也是在军营之中长大的。

可太子承乾成长于深宫,那点武艺也就是花拳绣腿,能打个猎什么的,但是好在太子读书读的很好,处理朝政也很好,对军事也上心,倒是能做个太平天子。

可是自己的老三吴王李恪倒是他儿子的这一辈里面最英武能干的,很有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征战沙场的模样,可是吴王恪武艺是好,可就是让他读书真是宁死不从。

老四魏王李泰倒是个会读书能读书,也读好书了的人,可也太过于文艺了,太过于肥胖了。

他们李家的第四代这些皇孙里面,吴王魏王他们家的孩子都还小,也没办法在自己面前表现出什么来,所以这个李象,是自己最喜欢的孙子。

但是他到底呢,也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可以文武双全,有读书人的仁孝明礼,也能开疆拓土。

李象倒是沉稳恭谨,是明礼的一个好孩子。

虽然现在已经是对林良娣很是不满了的,可是对李象这个孙子也是真的特别喜欢。

“皇长孙李象!”李世民的声音里,李象一下子抬起头来,大悲之下的大喜,让他的眼睛里的泪水都多了。

“朕之长孙,聪敏谦恭,才学多识,温和宽厚,至孝至诚。”李世民顿了顿,又道:“封,李象,为周王。”

李象高兴不已,“臣,谢陛下隆恩。”说罢,还朝着李阙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

一边的林良娣也是喜极而泣,“臣妾谢陛下隆恩。”

但是他不开口还好好的,他这一开口,李世民的脸色就立刻的拉了下来,自己好端端的一个抵触的孙子,却偏偏的叫这个妒妇给整天郑哲成傻子一样。

如果不是想着这是李承乾的灵前,李承乾这才刚走,李世民肯定要找她好好的秋后算账一番。

什么东西!

李世民这么多年君临天下,脾气也硬的很的,现在是看谁不顺眼,心里那厌弃就怎么也隐藏不住了。

只是冷笑一声,就拂袖离开了。

周王!

李阙在心里盘算着。

周王?

周,可是在开封,在河南那边,当初河南那边的那一块就是李世民在那打下来的,那里打下了李世民这一声最辉煌的战绩,虎牢关之战。

也是先皇后,他们的祖母,长孙皇后的祖籍所在啊。

就是在那里,彻底的决定了大唐一统天下的基础,或者说是决定了李世民一统天下的基础,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是有莫大的意义的。

看来,李象头上的那个周,也很是有别有意味的。

思及此处,李阙对上了李象的眼神。

不管怎么说,我的秦还是稳压你的周一头,有我秦王尊贵吗?

在大唐,天底下最尊贵的王,便是秦王!

在这条争夺太极殿宝座的路上,我抢先你一步了,之后我就会对你更加寸步不让了。

李世民离开了以后,李阙再次回到了大殿里,跪着在李承乾的灵前。

棺材中的这个男人啊,是他这一世的便宜老爹。

李承乾,居嫡居长,其实本来在历史上他当个平庸的普通咸鱼皇子其实也是可以顺利继位的。

但是在历史上,李承乾因为魏王李泰的争夺储君之位,受了魏王李泰的打压了,就不服气了,在居落下风了以后,就干脆开始自暴自弃了,甚至在东宫开始穿突厥人的衣服,学突厥人给自己搞葬礼,把东宫弄得乱七八糟的。

特别是弄那些突厥的东西,渭水之盟的那些,那可是李世民这辈子的奇耻大辱,即使说灭了DTZ,李世民心里还是长着那根刺在那,现在自己的儿子还是太子,学那些突厥人搞那些东西,是不是要把大唐都变成突厥的了?

那他李世民还能不被突厥人给笑死了。

更何况,身为一国储君,一举一动都有人在看着的,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男色,居然在贞观十五年开始,就宠着一个叫称心的男人。

身为太子,要什么美人没有,偏偏喜欢男人,尤其是皇家,最重子嗣,也重颜面。

一国太子喜欢男人,还喜欢突厥。

这让李世民怒火中烧,即使说看在去世的长孙皇后的份上,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何况,长孙皇后可不止这么一个儿子。

还有老四李泰和老九李治呢,再不济,他李世民也不止这一个儿子,他说万万不能把自己一手打下来的大唐江山托付给那样一个人手里的。

一阵凉风吹来,李阙的心里也叹了口气,还好,还好自己现在来的是时候。

李承乾也还没做出那些事情呢,就已经没有了。

李承乾的这一支也都还拥有皇位的继承权呢。

想要夺得太极殿上的那个位置,李阙除了要面对李象这个对手,还有李泰和李治。

要是当初李泰没犯傻去跟李世民说百年后传位给李治那些话,可能他就是太子了,这个人是傻,但是也是个聪明人,不然怎么会写得出《括地志》那样一本书。

李治,看似懦弱,其实也不是傻子,唐朝的版图就是在李治时期扩大到最大的,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都没完成的东征高句丽,就是在他手里完成的,大唐真正的盛世,傲立于东方,有盛唐这个称呼的,也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说武媚娘能控制他,这是完全不可能不存在的,一个被女人控制的帝王,如何能把大唐版图在他手里扩大到最大。

但是他现在年纪也不大,贞观十三年,也就是十二岁才。

还有一个是吴王李恪,李世民除了长孙皇后所出之外最喜欢的儿子,长得非常帅,母亲是隋朝隋炀帝的公主,身负隋唐两朝皇室血脉。

李世民甚至都亲口说:“吴王恪英果类我。”

即使是在历史上李世民把李治立为储君了以后,还一度能动摇李治的太子地位,李世民还以李治太过软弱,而吴王李恪英武像他,想改立太子。

要不是长孙无忌等一群老臣坚持,再加上李恪身上有隋朝血统,不是嫡出,那可能太子就是他了。

还有汉王李元昌,那个人,在历史上一个劲的和李承乾合伙谋反的。

都是李阙要考虑小心的人,这皇宫之内,要步步如履薄冰,谨言慎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