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飘在心里的云(求票)

可有人一见了美人,风流公子哥的毛病便犯了。

怜香惜玉表现一番,端茶倒水,含情脉脉的眼光流连忘返,忘了正事不说,还被萧祁轩捕捉到他们多情的眼眸。

结果,俩人三个晚上,都没有得好好睡觉,尽找那《千字文》和《诗经》了。

今日,明誉怀里揣着一本账本,想让萧祁轩转交给慕云吟。

“陛下,这是慕府在建康城的那些产业,这段时日的收支和说明,内人想让皇后娘娘过过目。”

萧祁轩亲和的收下,赵明誉作为自己爱妻的妹夫,萧祁轩看在慕云吟的面上,一般也不为难他。

但萧祁轩转身出来后,立即就把这本账本交给董贵。

“让内府看看,有没有什么猫腻。”董贵说。

萧祁轩没有说什么,转身离开。

董贵躬身出去,在萧祁轩回内廷前,内府的人已经查出问题。

“陛下,账本内的折痕连起来是一句话。”

萧祁轩一听,心里暗暗恼怒,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他赵明誉的娘子,要给他的云吟传递什么情报?

“说,什么话?”萧祁轩看也不看的命令道。

董贵小心的翻开账本,指着一页页看似是重点折起的地方道:

“这些有折过的字连接起来,倒过来念,便是一句话。”

董贵望了一眼萧祁轩,轻轻念出了那句话:

“夫在宫中妾在府,月月日日盼夫归。”

萧祁轩一笑,原来那个慕云兰,在向他的二姊抱怨把她的夫君禁在了宫中,让她独守空房。

晚上,萧祁轩把那本账本递给慕云吟,打趣道:

“小财主,慕府的账本请你过目。”

慕云吟奇怪的接过账本,翻了翻,怎么账本都送到宫里来了?

慕云兰出嫁那日,慕云吟曾经告诉过慕云兰,以后有什么不能明说的话,可以通过账本传话进宫来。

可是,账本里面里没有任何折痕。

慕云吟望了一眼萧祁轩,萧祁轩在睡阁的烛光下,笑容潋滟。

“皇后,看完了吗?看完我们为皇家的希望努力吧。”萧祁轩过来,从后面抱着慕云吟道。

第二日,慕云吟趁萧祁轩还没有下朝时,来到了藏书阁。

景怀和明誉两人见过皇后娘娘,慕云吟摆摆手,免礼。

“这里没有外人,你们不用这么多礼节。”

“明誉,这账本本宫已经看过了,没有什么问题啊?”

明誉不知道慕云兰用这个账本给慕云吟传递消息,老实的接过账本,嘿嘿的一笑。

“臣也不知道为什么云兰会要把这个账本让娘娘过目。”

“因为之前身体的原因,陛下没有再让秋桐进宫来探望本宫。

以后每月初一,秋桐仍就可以进宫来了,三妹若有什么事,可让让秋桐转告,或者同秋桐一起进宫来,本宫也想三妹了。”

慕云吟说完,端庄优雅的离开。

景怀望着慕云吟离去的背影,想起了在梅园画时,他和贾书玉,争相买慕云吟那幅梅花图的日子。那时的慕云吟,还是个清纯唯美的女郎,现如今,已是一个内心丰富的皇后娘娘。

景怀想起,刚刚贾书玉,竟没有出来拜见慕云吟,遂转身寻找,见贾书玉远远的拿着一本书。

贾书玉温润如玉的脸上,一直保持着书生特有矜持,在别人听不到地方,轻轻念道: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

几日后的初一,秋桐进宫来看望慕云吟。

“三妹没有和你一起来?”

“娘娘,本来兰姑娘是要一起来的,都说好了,但昨晚兰姑娘派人来说,她生病了,希望陛下开恩,能让她的夫君回家看看她。”

慕云吟才知道,原来萧祁轩一直让明誉住在官舍里,休沐日才得回家团聚。

慕云吟想起慕云兰托明誉带到宫中的账本,估计就是慕云兰让她求萧祁轩开恩,让明誉可以回家的事,但是,那信息,应被萧祁轩抹掉了,账本每一页,已经被熨平。

晚上萧祁轩来凤栖宫时,发现慕云吟看向他的眼光,泛着幽冷。

“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心里不舒服。”

萧祁轩把慕云吟拉到自己身旁,笑道:

“什么事惹朕的皇后不高兴了?”

“五郎,如果太后让你七八日才让我们见上一面,你心里会怎么想?”

“太后怎么会有这么无情的想法,要让我们夫妻分开?”

“既然五郎知道这么做是无情的,那五郎怎么会让明誉住在官舍呢?妾的三妹病了,想见她夫君一面都难。”

“原来是这事。”

萧祁轩不可能告诉慕云吟,他让赵明誉和那个景怀住在官舍里,是为了钳制住此俩人的父亲,他们的父亲,都手握重兵。

说白了,赵明誉和景怀,就是人质。

而那个贾书玉,萧祁轩想着,望了一眼慕云吟。有些人外表越平静,就是越想掩盖心里的秘密。

第二日早朝后,董贵还是来到藏书阁,告诉景怀他们说:

“陛下开恩,以后你们三个,每日晚上都可以回家了。”

明誉和景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的谢了陛下的恩典,只有贾书玉仍然如往日一样,只嘴角微微弯了一下。

在官舍里住了那么长时间,出了宫门,景怀望着西下的太阳,心情舒畅的道:

“宫外的太阳原来这么温暖。”

贾书玉淡淡的笑了笑,他并没有发觉,因为,他的太阳,就在宫中。

以后每日下午,当景怀和明誉匆匆离开藏书阁时,贾书玉并不急于离开,皇家的藏书阁里,有很多的藏品,这是贾书玉在外面无法看到的。

看书看晚了,贾书玉仍然留宿在官舍里,并不像明誉一样急着回家。

休沐日的头一日晚上,贾书玉从藏书阁出来时,红霞印染了天际。

贾书玉走在两旁垂柳依依的路上,偏偏公子哥的身影,被西下的夕阳,嵌入一幅清幽墨绿的画中,引得无数眼光停留。

一抹淡蓝色的披帛,从前面的拱桥上飘过,贾书玉眼睛一亮,待走到拱桥上时,那在晚风中飘逸的披肩,已经从拱桥上消失。

从此,贾书玉每次均从杨柳依依的路上经过,希望再次看到那抹飘逸的蓝色。

时光一晃就进入到了深秋,路两旁的杨柳,叶子已经发黄、飘落,但贾书玉的心里的相思,如秋意一般,更浓。

那抹蓝色,就如一缕缠绕在心头的云一样,飘在贾书玉的心里,挥之不去。

直到一个休沐日的清晨,在建康城一帮才子佳人的聚会中,那个身影,如一抹蓝色的云,飘到了贾书玉面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