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谁在推我

“好……”.

人群中这次的喊叫声,明显高过以往。

胜负已定,围观的人再次为陆铮等人叫好,这次比上一次还解气。

果真如此,对付无赖,动手比动口来的更直接、有效些。

作为意外,公孙信不再只是开口骂人,而且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有这么好的身手。

不都说他是个读书人吗?

他呀,还是个怪人。

王都头召唤衙役准备离去,看来这个结果他并不满意。

陆铮上前打声招呼,众人立刻让开一条道,衙役们很快离开人群。

片刻之后,人群再次围成一个圈、一个包围圈。

光头张的腿还在打颤,泼皮们准备搀他离去,围观的人群再次让开一条道,黑压压一片。

今日场面有些大,围观的人确实有点多,以至于两边明显感到了一阵拥挤。

“谁在推我?是谁?”。

陆铮喊了这么一声,人群中一只手快速伸出,用力在光头张身后一推。

几个泼皮大喊一声,瞬间被挤入人群。

“哎呀,我的腿啊……”。

“我的脚,我的脚,别踩……”。

“我的……”。

王都头和衙役们正朝这边赶来,奈何人太多,只得慢慢维持秩序。

良久之后,人群终于散开,也能分出了彼此。

陆铮此刻终于知道公孙信为何有那样的一双手,他不止读书,偶尔也在练剑吧?

有了这双坚硬无比的双手相助,陆铮和陈小刀完好无损。

待王都头走进时,那几个泼皮已是惨不忍睹,人人皆挂彩,光头张头上似乎有个脚印。

不知是谁的鞋,这只鞋该有多脏?

“你们这是聚众闹事,是谁踩得?”。

王都头向众人喝道:“谁踩得?自己主动站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一人言语。

王都头回头问那泼皮们,他们却只说了一句:“当时,我们只顾着抱头蹲下,什么也没看到……”。

陆铮准备离去,却见王都头走上前来。

光头张等泼皮无赖们惨不忍睹,而陆铮他们几个却一尘不染,还有所有围观之人,无一人受伤。

王都头意味深长的道:“这事,陆衙内就不想说点什么吗?”。

这时,一旁的陈小刀却说,明明是那些泼皮们上街闹事,怎么现在倒问起我们,你这都头好生无理。

王都头一愣,泼皮们闹事,自是要查,但有人被无辜踩踏,他也要查。

说的真不错,若真查这些泼皮无赖,何来刘二、光头张这号人为非作歹?

陆铮阴沉着脸,冷冷道:“该怎么查便怎么查,管本衙内鸟事,围观的这么多人,人证物证呢?不需要本衙内教你吧?”。

王都头欲言又止,只得转身开始训斥衙役们,再次盘问围观的人。

“这是蓄意伤人,到衙门是要挨板子的,后果严重还要坐牢”,王都头开始了他平日最熟悉的话语。

无人应答,依旧无人应答。

无视有的时候是无敌的存在,无视有时也是最大的伤害。

王都头叫人拿出铁链,他要将人群中最前面的几个人锁了。

公孙信刚欲上前理论,却被陆铮制止了……

一阵锣鼓声起,规规矩矩的仪仗队伍,众人再次转过头去。

这才是真正需要回避肃静的阵势,王都头和衙役们急忙靠边,乖乖的站在那里。

今儿是什么日子,真是越来越热闹。

欧阳修下了马车,一眼就认出了陆铮,还有他身后的陈小刀。

“方才有人来县衙报案,说是有泼皮无赖强拿硬要店家的财物,可有此事?”。

欧阳修照例先向王都头询问。

王都头:嗯……有人报案?

陈小刀找到书院的山长,山长找的欧阳修,报案过程自然无人知晓。

此事令众人也颇为好奇,早些年也有人将泼皮们告到衙门,结果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时间久了也就无人再去报案,这几乎成了这条街上大家默认的规矩。

之前的知县都是不了了之,大家心知肚明,而这位欧阳知县才刚刚来夷陵城,风格却与前任截然不同。

此刻,他竟亲临现场查看,怎能不令人震惊?

王都头一时不知如何应答,陆铮也走上前来。

“见过知县相公,确有泼皮闹事一案,王都头正在查办”。

陆铮指着前面的泼皮说道:“王都头秉公办案,大家有目共睹,刚才那几个泼皮还埋怨王都头,说他有意偏袒那些店家和伙计们”。

王都头偏袒店家和伙计们?

欧阳修似有不解道:“那……这些泼皮,哦,这些人身上的伤是怎么回事?”。

陆铮立刻将事发经过说了一遍,还叫了人群中几个证人予以印证。

欧阳修看了半天,那也无非因人群过于拥挤而致,并非某人刻意为之,所谓法不责众,人证物证皆无,故蓄意伤人一事无法认定。

欧阳修转而向众人说道:“至于刘二、光头张等人欺凌街坊、强拿硬要店家财物,有人证而暂无物证,本县已受理此案”。

之后,他向众人说此案已受理,从即日起,若大家有了新的物证,随时可呈送衙门,县衙自会秉公处置。

“若再有人上街强拿硬要财物,那些财物便是新的物证”,欧阳修特意补充了一句,

“你身为县衙的都头,为何要偏袒这些店铺的店家和伙计?以后切记要秉公办案”,欧阳修还不忘训斥几句。

王都头连连点头,只觉一阵风中凌乱。

众人皆激动不已,都有些不敢自己的耳朵。

欧阳修准备离去时,陆铮又想起了印章之事,欧阳修微微一笑:你可随时来县衙。

真不愧是高手,只言片语便了结此事。

泼皮们自然不会再上街滋事,否则就是自己将证据送到衙门。

而与泼皮们有勾结的王都头和衙役们,更不想再有人提起此案,自然也就不愿意再有人去街头闹事。

只有这样,他们以往勾结的罪证,也就不会再翻出来。

公孙信笑着说:“泼皮们恐怕不敢再造次了,因为店家和伙计们已学会动手——打人了”。

陆铮也笑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唤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