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剥皮、抽筋都不解气

孩子们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惊恐,被抱下车时还往后躲,男人们哄了半天也没把孩子们哄好,刘双喜让丫鬟们过去哄,毕竟比起一群大老爷们,小姑娘们更容易得到孩子们的信任。

看了一圈没看到云珞,刘双喜的心就提了起来,把初夏喊过来,“王爷呢?怎么没一同回来?”

初夏抹着头上忙出的汗,“这些都是从一个拐子窝救出的孩子,据探子回报,这样的拐子窝还有五个,王爷又带人过去了,我把孩子送回来,立马还得奔下一个拐子窝去呢。”

刘双喜吃惊地指着孩子们,“这才一个拐子窝里救出来的?那他们得拐了多少孩子?”

初夏一脸凝重,“我们带人过去时,看押他们的拐子都跑了,只剩下这些孩子在地窖里关着,据大的孩子说他们已经连着饿了两日,若是再不被找到,估计……”

初夏没再说下去,刘双喜当然也能明白,若是再找不到这些孩子,估计等找到时就只能是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赶紧催初夏带人快些去下一个拐子窝找,等粥晾得差不多了,又让人给孩子们每人盛一小碗,饿了两日,就是粥也不敢让他们多吃,吃过之后又让人带他们下去歇息。

据统计这几车孩子就有三十四个,而这样的拐子窝还有五个……刘双喜的心揪得更难受了,心里不停地骂废太子不是个东西,哪天真落在她的手里,剥皮抽筋都不解气。

到了傍晚时分,已被查到的拐子窝云珞都带人去了,救出的孩子有一百三十四人,为了不漏掉一个被拐的孩子,下午刘双喜就下令让人立刻传令周边,只要是丢了孩子的人家立即过来认孩子。

傍晚时分,云珞让人将县衙大门打开,来认孩子的人都登记了住址、姓名和孩子的名字后才放了进来。

县衙里已经聚集了临县和周边所有丢了孩子的人家,被洗得干干净净的孩子们怯怯地站在院子里,看着外面围着的大人们。

大些的孩子知道他们被救了,等着他们的父母来认领,红着眼睛、眨都不敢眨地盯着,就怕错过了爹娘。

而小些的孩子连着受了几日惊吓,又饿又渴地哭了两天,甚至大部分的孩子已经哭哑了嗓子,再看到黑压压的都是人,吓得又哭了起来,甚至有的孩子哭得几近惊厥。

刘双喜看了心疼,孩子的爹娘看了更心疼,焦急地在其中寻找自己家的孩子,找到了便抱在一起哭,瞧着乱糟糟的。

刘双喜对云珞道:“不如让他们都先在旁边等着,到时按着名字叫到了再上前吧?”

云珞沉思片刻,摇头:“看这些孩子本来年纪就不大,又都被吓傻了,这样怕是更慢。”

“那万一有人来冒领孩子怎么办?”

云珞觉得有道理,对身后的影一道:“待会儿认完孩子的都别让走,回头派了人跟着回家,让邻居证实了丢的孩子是他们家的再回来。”

影一出去安排人手,看着依然乱糟糟抱在一起哭的大人孩子,云珞大声道:“找到了就都到边上去,别挡着别人。”

立时院子中央就空了一半儿,接着又有之前没挤进去的人也找到了自家孩子,一边哭一边抱着孩子到一边,免得挡着别的父母认孩子。

好在到了最后来认儿女的都找到了自家的孩子,可院中还剩了五个孩子没人认,大的十三四岁,小的只有四五岁。看别人都被爹娘认走,只有他们的爹娘没在,孩子们忍也没忍住,‘哇’的一声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刘双喜看得好揪心,把乐乐交给别人,走到孩子们的身边安慰道:“先别哭,或许你们的爹娘还没得着信,回头就能来接你们了。”

小的孩子还哭得抽抽答答,大的孩子却一边哭一边摇头,“来不了了,我爷、我奶、我大伯、我大娘、我娘、我叔、我婶,他们被拐子杀了,我们亲眼看着的。”

“我要娘。”

“娘啊……”

刘双喜听了心里一疼,看样子这些孩子都是一家的,那些拐子为了抢孩子,还把人家的大人都灭了门,真是惨。

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云珞,若是这些孩子的家人都不在了,这些孩子只能带回去安置了。

云珞还没出声,初夏却灵机一动,走过来问那个最大的孩子,“你姓啥?你爹叫啥?”

那孩子抹着眼泪,“我姓云,我爹叫云德业,是新上任的县令。”

刘双喜和云珞都面露喜色,虽然云德业一家被杀了,但能留下这些孩子,也算是老天开眼,刘双喜赶紧让人去给云德业送信。

不多时云德业就从他住的小院冲出来,身后还跟着怕他想不开,这几日一直盯着安慰的老总管。

见到本以为也死了的儿子,云德业浑身都哆嗦着,扑过来把儿子搂在怀里,其余的孩子有叫二伯的,有叫二叔的,都被云德业搂在怀里抱头痛哭。

比起别人家里丢了一个或两个孩子,云德业却是灭门之痛。本来带着一家人来赴任,就是想要一家人跟着享福,可谁能想到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如今好在孩子们还在,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半夜,送跟着苦主回去确认孩子没有被冒领的官差也都回来了,比起云德业一家的凄惨,孩子们都平安无事地回了家,也证实没有被遗漏的拐子窝。

至于被拐子们拐走的少女们,被找到时也没带回衙门,直接找了地方让她们洗漱后按着她们说的地址悄悄地送回去了。

虽然除了云德业一家,事情还算完美地解决了,刘双喜和云珞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华阳城和临县这两处拐子窝是被他们碰上了,若是没撞上的呢?也不知废太子私底下还做了多少坏事。

云珞早就派人手到处去防范,无论是何处,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就派兵过去。

好在除了这两处,别的地方还没传出有拐子活动的迹象,但因为怕被遗漏,哪怕是一些小的苗头也不能放过。

结果就是定北王的封地上一时间风平浪静,连小偷小摸都不敢出来做案,百姓们也安居乐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