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留山寨精练骑射

射箭表演当然不能在聚义厅里进行。大当家带着李宽到山寨南面的练兵场,问李宽:“能不能来个百步穿杨。”

李宽说:“其实养由基的百步穿杨不可信,你想,要飞射百步,这弓和箭断然不能小,而那么大的箭,穿过细细的柳叶,必然会将柳叶击个粉碎,怎么知道箭是穿过柳叶中心的呢?”

“那你今天怎么表演呢?”大当家问。

李宽看了看四周,远处有一壁立的崖石,整块光滑赤黑,唯有中间有一枚铜钱大小的白色圆点。

李宽指着那白色圆点说:“你们看见那石壁上的白色圆点了马?我就射这个圆点。”

“那个圆点起码距离这儿有一百五十步,能行吗?”杨玉秀似乎有些不相信。

“这算不了什么,”李宽说,“打仗的守候,往往是在飞奔的战马上射箭的,在运动中射击难度会大大增加,可惜我们这儿没有马。”

“谁说没有马?你看,”杨玉秀指向练兵场的东北角一排山洞,说,“那就是马厩。三百多匹呢,我们弟兄人人一匹还有多。”

这下轮到李宽惊奇了,从这山寨的地势来看,人可以从云梯上来,而马是怎么上来的呢?

杨玉秀看出李宽的疑虑,便主动介绍说:“你在进山寨爬云梯的守候,有没有注意云梯的左侧立有一根很粗的石柱?石柱上有一根手臂粗的绳索,我们通过绳索把一块跳板放下,再通过一个类似桔槔的装置,就可以把马轻松地提上来了。”

李宽明白,桔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在竖立的架子上设一支点,将长杆横挂于上,长杆的一端用绳子绑着水桶,一端挂着石头,挂着水桶在一端落下井盛满水后,水桶在另一端的重石作用下可以省力地提上来,有效减轻劳动强度。

想不到他们用这个办法把起码有八九百斤重的战马,从谷地提了上来。

说话间,三当家的早就把一匹纯色蒙古种白马牵到了李宽的前面。

李宽也不客气,接过缰绳,飞身上马。

白马还有点欺生,高高扬起前蹄,几乎是直立了起来,发出长长的嘶鸣,紧接着又突然落地,尽力晃动身子后飞速奔跑。

显然白马是想通过这几个高难度动作,让骑在它背上的人见识见识厉害,没想到到李宽不用加进马背,而是只用一只脚踩着马镫,整个人像飘在空中一样。

白马见识了马背上主人的厉害,很快就驯服了下来,它撒开四蹄,欢快地飞驰起来。

只见李宽从身后取下弓箭,身体侧翻在马背一侧,搭箭连射三箭。

射完箭,李宽飞身一跃,大脚站立在马背上,向大家招手。

此时负责验箭的三当家骑马而来,向杨玉秀报告,三支箭,紧紧挤在一起,都射在了黑色崖石的那个白色圆点上,而且每一支箭的整个箭头都深深地扎进了坚硬的石头里,拔都拔不出来了。

而李宽射箭处于那个白色圆点的近距离至少也有两百步。

在场的人无不惊愕不已,一个个被这奇迹惊呆了。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呼喊声。

李宽走到杨玉秀面前,双手一拱说道:“见笑了。”

杨玉秀也没还礼,而是像第一次见到李宽似的上下仔细打量李宽,最后下了很大决心似地开了口:“有个不合情的请求,不知你能不能帮忙?”

“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我们现在是拜过天地的兄妹,小妹有事,大哥岂能不帮的?”李宽直爽地说道。

“我知道,大哥有更重要的事在身,不可能留在山寨做大当家的,小妹是想你留下一段时间,帮小妹训练一支箭手骑兵。”杨玉秀请求。

李宽爽快地答应了,他留在山寨整整三个月,硬生生练出了一支神勇无比,箭术高超的箭手骑兵队伍。

李宽先是在三百多义匪中挑选了六十人,挑选的标准是两项,一是奔跑的速度和内力;二是手腕和臂力较量。

杨玉秀主动要求与其他人一样平等竞选,结果杨玉秀是以第三名的成绩入选了。杨玉秀说要把她当做普通士兵来训练。

李宽每天都安排了高强度的训练,他让人双手各抓一块十斤重左右的石头,双臂平伸,在练兵场转圈跑。

这既能训练耐力,又能训练臂力。但这样的训练让很多人吃不消了。三天时间内就有十个人自动放弃了。

第四天李宽集合训练对全体成员,问:“还有没有人自动放弃训练的?有的话现在就可以离开。”

下面鸦雀无声,李宽见没有人自动放弃了。他说:“万事开头难,最难熬的是最初三天,我们这些人都坚持了三天最枯燥,也是强度最大的训练,接下来可能会比较轻松一些,但不再允许有人半途而废了。

我们的目的是成为骑射高手,那就是要掌握骑的本领,也要掌握射的本领。但骑射之术,绝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只不过我们的训练得一步一步来。”

李宽让人分发了经他亲自改造过的弓箭。李宽说:“这弓箭与普通弓箭没有多大差别,就是拉力增强了一些,因而比普通的弓箭射程更远一些。”

接下来就开始训练骑射最基本的三种姿态,分别是对蹬,抹鞦,分鬃。对蹬就是射击左边,分鬃是射击前方及小范围的右边,抹鞦则是射击正后方。

李宽做了简单的示范,一般情况下左手持弓,右手勾弦,眼睛、箭头和目标三点一线,动作要快。

李宽先是让全体受训者在静态下练习对蹬,抹鞦,分鬃三种姿态的射法足足半个月,见大家都非常娴熟了,就决定开始正式的马背运动中学习骑射。

李宽说:“如果要想在高速奔跑的时候还能射得准,那么无疑非常困难,需要大量的练习。但基本的射法与你们已经掌握的静止时候的射法是一样的。不过战场上情况千变万化,我们只有在多练的基础上才能应急瞬间万变的战场之需。”

大当家杨玉秀说:“让我们的大哥一个个手把手叫我们好吗?”

大家当然齐呼“太好了。”

李宽当然要先手把手教会大当家的。他让杨玉秀与他同上一匹马,并让她坐在他的前面,这样在马的奔跑中,杨玉秀就像在李宽的怀中抖动。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